《林徽因传》读后感

本周上下班路上听了《林徽因传》,陶醉于她的外貌美、情商美、理性美、爱情美、事业美、格局美!

1.情商美

林徽因的父亲续娶后,把林徽因母子放在后院不闻不问。如此境遇下,林徽因却凭着高颜值和高情商和弟弟妹妹们相处融洽,得到父亲的宠爱,得以去英国留学,她的见识和才华因为受到了高等教育得以显现出来。倘若她整天抱怨自己的出身、境遇、嫉妒自己的兄弟姐妹,那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2.理性美

林徽因的初恋是浪漫的诗人徐志摩,尽管后来徐为了她离婚了她也没有同意跟他在一起,这让我好生遗憾。但是也足以看出林的头脑有多清醒,她深知追求浪漫的徐不可能给她永久的爱,而梁思成的出身和学识,无疑是支持她梦想和才华的良配!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清醒的认知,实属不简单!在林徽因的世界里,尽管珍视爱情,甚至对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三个异性都互生情愫,但说到底爱情只占据了她的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她付出真爱但从不为情所困,而是把大部分时间经历留给了事业和梦想,这是足够值得钦佩和学习的地方!

林徽因的理性还表现在婚后和异性交往尺度的把握。尽管和徐志摩、金岳霖都没断过联系,甚至徐志摩为了看她的演出坠机而亡、哲学才子金岳霖为了她终身不娶,但她无论是和徐志摩还是金岳霖都保持着尊重和界限,也从未传出过任何绯闻,这也是她足够智慧的地方。尽管她和很多同性关系都不好,更有冰心、凌叔华、陆小曼等众多女性爆料她,甚至很多后人还给她扣上“绿茶”的帽子,但丝毫不影响她美貌才女的称谓,不影响她对中国建筑事业所做的贡献,不影响我对她的欣赏和喜欢!

3.格局美

林徽因说过一段话,足以见得她对生命的格局:“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无论他多么的平凡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总有一个角落会将他搁置,总有一个人需要他的存在。有些人在属于自己的狭小世界里,守着简单的安稳与幸福,不惊不扰地过一生;有些人在纷扰的世俗中,以华丽的姿态尽情地演绎一场场悲喜人生。”

林徽因爱美、爱打扮、能吃苦、有大国情怀,她让众多才子追随,让众多才女嫉妒,让业内人士敬仰,但我觉得林徽因最大的成功在于不拘时代枷锁、按自己的方式过完短暂但发光的独一无二的一生,活成唯美的人间四月天,已然无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林徽因传》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