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分类:读书笔记
阅读(90) 评论(0)
抵巇,就是弥补不足、度数漏洞的意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鬼谷子对我们的告诫。如何把握过去和将来,怎样了解现状?鬼谷子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漏洞,如果不能深刻觉察,加以抵御和防备,就可能酿成大错,一谬千里,不可挽回。
1.“注重细节,以谋大事”篇言,世间万物都有自身的法则和规律,聚合离散各有内在原因。注重考察人们的言行,以观测其心;反顾过去以预测将来,就会近情可见,远事可知。鬼谷子认为:“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为什么远处能看见而近处看不见?因为近处的东西太平常,看多了就难以刺激视觉。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当人们形成了惯性思维,就会习以为常。而想成就大事的人,必须注重小节,从细微处做起。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如果不注意修养自身,积善成德,也可能逐渐变坏。
越是干事业的人,越注重小节。即使个人再强大,他身上任何一个弱点都能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
在别人能看到的时候,言行有节,这是容易的;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依然不改操守,注重小节,这就很难做到了。真正的君子,做事不是为了虚名,而是为了坚持内心的信念。对自己诚实,有时比对他人诚实还要难。从一个人在处理小事的态度和做法,就能看出其能否成就大事。细节决定成败,小节影响大事。
2.“以小见大,防患未然”篇言,抵巇者,防患于未然也,这是该篇的要旨所在。体现了以小见大的道理,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察觉事物间的细微征兆,从小处做起。
聪明的人能预察危机,愚蠢的人则视而不见。处理事情要从细微处着眼。小事不管,就会成大矛盾;大矛盾不调节,离失败也就不远。
危机往往蕴藏于平静中,它的萌生,肯定有最初的诱因。防微杜渐,既适用于国,也适用于家。若小节不修,言行不信,虽是小事也能酿成祸端。
3.用赵简子收买阳城胥和阳虎的故事说明了“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的道理。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因势利导、审时度势是很重要的。有的人品耿直,敢于直言,遇到不平能够挺身而出,但却不会审时度势,处处受挫。所以,审时度势反映了人的智力能够全面发展。智慧是人的理智程度,是人的洞察力、决策力、运筹力和前瞻性。拥有较高的素养,就能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联系。
4.利用北宋前期的谏官制度说明了“巧妙周旋、据理力争”的妙用。当自己不被理解或被陷害时,有人退出纷争,有人则据理力争。历史经验证明,只有坚守原则,据理力争,才能赢得对手的尊重,实现平等对话与合作共赢。
5.用楚汉相争中,陈平离间项羽与范增的故事讲述了“巧施离间”的作用。堵塞小的缝隙,可以防患于未然。所谓缝隙,是指事物之中的缺点和疏漏。明察缝隙,可以窥察奸人,也可认清敌营中的隔阂,用离间计使缝隙变大,最终达到分化瓦解的目的。
6.“革旧迎新,顺势而动”篇言,任何朝代更替都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变革需要热情更需要冷静,需要勇敢,更需要智谋。要立足稳健,不宜贸然行动。如果不该变革而贸然行动,就会引来风险,甚至适得其反。若到了该变革的时候不变革,就会错失良机,误了大事。对于企业发展来说,面对激烈竞争,只有顺应形势积极变革,才能打败对手获得市场占有率。反之,若一味固守传统,就会掐断财富的萌芽。“当此之时,能抵为右”,这可以看做是鬼谷子对人们的忠告。
7.“韬光养晦、深隐以待”篇言,世上很多事,时机不到就不能强求,否则会弄巧成拙,甚至功亏一篑。有时候,时机未到但巧妙运作,促使形势变化发展,然后进而图之,也不失为一种谋略。树木经过剪裁才能成为栋梁,个体自我约束才能发光芒。不怕有缺点,只怕看不见缺点。勤于耕耘,荒地会变成良田。不然,良田也会荆棘丛生。创立事业,必在艰难困苦中磨练心性,才能禁受冲击,挽狂澜于既倒。
8.“谨言慎行,以防小人”篇言,抵巇作为一种谋略,不只是圣人君子的招数,奸邪小人也会拿它当工具,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纵观古今,很多人不经意间被诱入圈套,弄得苦不堪言,甚至送掉性命。这些例子数不胜数,触目惊心。小人没什么才干,但为了权力却施行奸诈,损人利己,对这类人不可不防。唯有头脑清醒,判断客观,才能正确识人,知道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对于奸佞小人,要远而避之。对付小人,要有一定的原则、策略、技巧。首先居安思危,勤于检点,让小人无机可乘;其次处变不惊,从容镇定,以不变应万变;再次胸有成竹,进退自如,进则必胜,退则能忍。
1.很多人的“巇”来自于对待事情的态度。古今事业必成于精,日常工作中,要提倡注重细节。很多人都有雄伟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但抱怨没有做大事的机会,面对小事又不屑一顾。事实上,把所遇到的每件小事做好,才能有做大事的机会。
2.从古至今,王朝更替,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于国家如此,于工作中亦如此。
3.不主动危害他人,但若受到危害也要能有尖锐反击的能力,此为读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