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唐诗研究》第四章

第四章 盛唐气象

本章知识结构

一、盛唐诗歌风貌的主要特征

二、雄壮浑厚与感激怨怼

三、盛唐后期诗歌与前期诗歌在艺术风貌上的共同点

本章重点

1.盛唐诗歌风貌的主要特征

2.盛唐诗歌雄壮浑厚与感激怨怼的特点

3.盛唐前后期诗歌的同与不同

第一节 盛唐诗歌风貌的主要特征

盛唐之 “盛” ,主要是表现在诗歌的质量与诗歌的韵

度风貌上,盛唐诗歌艺术水平高,同时具有可以称为“盛唐气象”的美学风貌。

一、诗人辈出,作品优异

盛唐仅五十年的时间、六千首左右的存诗,却不仅拥有李白、杜甫两颗巨星,还有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崔颢、崔国辅、储光羲、祖咏、王翰、王之涣等十多位艺术成就很高的诗人,以及大量为人传诵、为众多书籍引用、选录的优秀作品

二、唐诗之盛

高棅《唐诗品汇总序》云:“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

三、和谐统一

盛唐诗在呈现丰富多彩面貌的同时,又表现为和谐统一。在开、天时期教育兴盛、文化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的情况下,大批人材从各州郡、从庶族阶层中涌现出来。他们摆脱了对宫廷的依附,靠自己的才情学识,靠自己的拼搏,寻求政治出路。

四、笔力雄壮,气象浑厚

严羽在完成《沧浪诗话》之后写的《答吴景仙书》中说:“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是( )提出的?

严羽

“笔力雄壮”指不同于齐梁时期的委靡、纤弱,造语朴实而有力度,以及“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强大表现力。

“气象浑厚”则更主要地指向作品的内涵与精神面貌气象浑厚的作品都有由其整体艺术美所呈露的朴茂之气。美得深厚自然,无雕琢之痕。

明代王世贞云:“盛唐之于诗也,其气完,其声铿以平,其色丽以雅,其力沉而雄,其意融而无迹。(《徐汝思诗集序》)

第二节 雄壮浑厚与感激怨怼

一、对“盛唐气象”两种歧义理解

一方面有人望文生义,把“盛唐气象”理解为单纯的对时代的颂歌,对唐帝国文治武功的夸耀,以及对躬逢盛世、如鱼得水的清感抒发。

·另一方面盛唐许多诗歌表示对现状不满,包括对种种阴暗面的揭露、抗议,因而认为“盛唐气象”一词是对开元、天宝诗歌主流的歪曲。

二、盛唐诗歌分类

具有“盛唐气象”的诗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感动激发,希望趁时而起,建立功业;一类是理想与现实矛盾,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发出怨怼之词。

(一)雄壮浑厚类

盛唐人感动激发,不安于现状,希望趁时而起的诗作,理想主义色彩很浓。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岑参《北庭贻宗学土道别》)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压

(李白《上李邕》)

盛唐人的这种感激奋发,颇不同于一般狭隘的个人名利追逐,它往往表现出建功立业的荣誉感与使命感乃至奉献精神的结合。

“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李白《赠韦秘书子春》)”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二)感激怨怼类

感动激发遇挫会化为怨怼。李白等人的怨怼情绪,不是那种“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李商隐《宫辞》)的哀怨。不是低沉软弱,而是带有巨大的气势和力量。

第二节 雄壮浑厚与感激怨

像“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与后世流行歌曲中“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而去不可留”绝不相同。前者表现的是强烈地想抓住时机的激情以及对失去时机的痛惜,后者则纯属寻欢不得的闲愁。

第二节 雄壮浑厚与感激怨怼

盛唐诗人的怨怼,包含着诗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

不是薄禄微官问题。像高适放弃封丘尉、孟浩然告辞张九龄幕府、李白告辞翰林院等,说明只要肯接受层统治者的笼络羁束,一官半职还是可以得到的。

第二节 雄壮浑厚与感激怨怼

问题是这些人往往不愿局促阶下,而要做稷、契、姜尚、管仲、张良、谢安一类人物,要成就“济苍生,安黎元”的大事业。这种宏愿,在玄宗统治后期难以实现。

第二节 雄壮浑厚与感激怨怼

盛唐怨怼之作,仍然以它追求理想的热情、抨击现实的胆量、飞扬跋扈的人生意气,体现了整个时代的生气和魄力。

第三节 盛唐后期诗歌与前期诗歌在艺术风貌上的共同点

盛唐诗歌跨越半个世纪,但以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为界,前、后期诗歌在内容上、情调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前期各类诗歌都不同程度地散发着浪漫的气息,而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反映在诗歌里的景象,却是“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沉痛地面向现实的描写。

‘笔力雄壮,气象浑厚”,这种艺术风貌在盛唐后期诗歌中同样鲜明突出地呈现着。一方面经过唐代开国后一百多年的酝酿所形成的宏伟壮丽的美学理想,在开元、天宝之际蓄积了充分的能量,这种能量在安史之乱以后仍然要继续释放。

另一方面,开、天盛世造就了一代文人胸襟开阔、富有热情和自信的精神状态,也造就了他们的才思和艺术手段。而这批诗人中最杰出的代表李白和杜甫,其创作历程又恰好跨越了盛唐诗歌的前后两期,使之连贯起来。

杜甫、李白面对安史之乱以后的惨痛现实,更激发了他们那种拯时济世的要求。“流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杜甫《泊岳阳城下》)、“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李白《赠张相镐二首》其二),他们渴望用世,渴望王室中兴、太平重现。

李白的《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五色云间鹊,飞鸣天上来。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暖气变寒谷,炎烟生死灰。君登风池去,勿弃贾生才。桀犬尚吠尧,匈奴笑千秋。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旌旗夹两山,黄河当中流。连鸡不得进,饮马空夷犹。安得羿善射,一箭落旄头!

《唐宋诗醇》:“通篇以交情时势互为经纬,汪洋灏瀚,如百川之灌河,如长江之赴海,卓乎大篇,可与《北征》并峙。

《唐宋诗醇》是乾隆十五年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的诗总集。凡唐诗四家:曰李白、曰杜甫、曰白居易、曰韩愈。宋诗二家:曰苏轼、曰陆游。诗至唐而极其盛,至宋而极其变。

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此诗围绕“思归”,从逆境中焕发出积极用世的精神与永不衰竭的政治热情,闪耀着献身主义的光辉,苍凉中见悲壮,惨淡中见热忱。

本章小结

本章重点:盛唐诗歌风貌的主要特征;

盛唐诗歌的雄壮浑厚与感激怨怼;

盛唐后期诗歌与前期诗歌风貌的一致性

本章难点:盛唐后期诗歌与前期诗歌风貌的一致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唐诗研究》第四章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