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大》共勉
第一个习惯是及时,邮件及时回,事情及时做。交通拥堵、闹钟没响、妈忘了叫起床不是借口。
第二个习惯是近俗。尽管信息爆炸,要学会不走马观花。
第三个习惯是学习。一年至少要念四本严肃书籍。
第四个习惯是动笔。在现世能想明白、写清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第五个习惯是强身。每天至少慢运动半小时。
第六个习惯是爱好。争取培养一个你能长期享受的爱好,不见得很复杂,比如发呆。
第七个习惯是常备。除了睡觉的时候,手机要开机,要让你的同事能找到你。
第八个习惯是执行。万事开头难,所以见到事儿就叉手立办,马上开头。
第八个习惯是执行。万事开头难,所以见到事儿就叉手立办,马上开头。不开头,对于这件事儿的思绪要占据你的内存很多、很久。见了就做,做了就放下了,了无不了。
第九个习惯是服从。接到一项似乎很不合理的工作,忌马上拒绝或报怨。
第九个习惯是收放。阳光之下,快跑者未必先达,力战者未必能胜。从学校毕业之后,不再是每件事都是一门考试,不再是每门考试你都要拿满分和拿第一。练习的第一步是有自信,不必事事胜人。
找到一个平衡点,熟练掌握方法,从容地应对人事物时,便能张弛有度、进退自如。
绅士就是一个强大的精神的小宇宙,外面罩着一个人事练达、淡定通透的世俗的外壳。
精神强大需要修炼,事上磨,事上练。但是有的人会被练废,人和人的差距真的还挺大的。
就一路搭车到纽约,在电话黄页里找到当红女影星的电话,打过去,说,我是写《麦田守望者》的塞林格,我想睡你。然后,他就睡了那个女影星。这,很了不起,但是和钱没有任何关系。
人格魅力和钱真的没关系。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51年首次出版。 作者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矛盾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
外文名
《The Catcher in the Rye》
偶像的标准基本成型。
第一,因材。不能拧巴。是关公就耍大刀,是孔明就论天下。第二,尽力。哪怕一生要理解的是草履虫的纤毛前端的一个蛋白的一个基因,也要争取做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即使做不到这种牛逼,至少要做到用尽自己的力气。第三,笃定。操南墙他妈,操棺材他妈,操命运他妈,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做到底。被骂反道德,又怎样?因为要遵从道德而做出来的傻逼事儿还少吗?被切了鸡巴,又怎样?睡一觉再长出十七八个来。
被放逐,又怎样?“李白当年流夜郎,中原不复汉文章”
沿流馆中得二绝句
[宋]苏轼
李白当年流夜郎,
中原无复汉文章。
纳官赎罪人何在?
壮士悲歌泪万行。
也放了一个纸质的笔记本,两支笔,脑子里的念头太多,记不下来就没了,记下来就一直在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现在感触颇深,有些原理性的事物即便当时理解了,过阵子也会忘,还是记下来妥当。
深夏夜难眠,又醉扶路归。
忆起苏夫子,珠帘应挂钩。
望见榻上梅,是谁锦上花?
恐是多年事,全然已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