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三十六大》冯唐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厚如城墙,黑如煤炭。


​我渐渐发现,长见识没有别的好方法,第一是多看图录,知道标准器长得什么样。第二是多上手实物,色香味触法,实物给人的综合信息远远大于图录。

​第一,先看优秀的标杆样的人物是怎么做的;第二,在碰到相同或相似事情的时候,运用上自己领悟到的怎么做的方法,在做的过程中去确认、矫正,形成自己的见识。

​的确,所有人都是井底之蛙,都是夜郎自大。所有人都受到个人认识的局限,天外有天,一个人力气再大,也无法拎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拎离地面。但是傻逼和有常识的人类的区别是,傻逼不知道这点,有常识的人类知道这一点。就是这点可贵的自知,严格区分了傻逼和有常识的人类。

​被别人笑笑,笑笑别人~

所以都别自视其重。


​老婆过了七年之痒,过了十年锡婚,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都在机场和会上,一个月见不了几面,神合貌离,同志加兄弟。
​苏东坡《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期望心灵逐渐适应这种不完美,花落,水流,云去,气定神闲。结果是心烦气躁,踢狗骂猫,打坐没用,修行尽失,噩梦连连,梦里全是缺了一只左眼的白玉蝉,摔残的断面一夜一夜地在梦里刺眼。

谁不希望自己拥有的皆是完美,

可我们都在学着接受不完美。


成年人彻底脱离社会环境、人生观和世界观、道德律和星空和基因,难度大于王八彻底脱离自己的壳,一身鲜血,遍体鳞伤,摇摇晃晃,娃娃鱼一样光着身子爬出来。
扯脱社会环境,难啊。

人是脱离不了社会的。
社会造就了人的某部分。


和人闲聊,听她说起最近非常烦一个二逼,但是又不好意思表白。是时,她的手机响起,正是此二逼,我抢过她手机,用街面脏话痛骂那遥远的二逼,十分钟后把手机交还给她。她又听了一会儿,挂断,大笑,告诉我,那个二逼问我是谁,还说他错了。于是欢喜。

​有趣的灵魂百里挑一。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诗句大好。于是欢喜。

这句是冯唐的原创


相信还能见到你。希望能看到你里面能有当下的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凶杀色情,有恋物和皮相之美,有简单而美丽的设计,有天然而美丽的姑娘,也能保留一些冷僻的、细小的、安静的、时间之外生命之内的声音,仿佛一棵树,除了叶子和果实和花,还有地下的根、地上的茎、果实腐烂之后留下的种子。

生命之初的种子代表着希望,埋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精心孕育 无限的生命可能,一种可以变现的未来和可能。


医学从来就应该是:To cure,sometimes.To alleviate,more often.To comfort,always.(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我当时担心的是,这么做,除了救死扶伤的精神愉悦之外,医生还能收获什么?完全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医生又能精神愉悦多久?

​继续像战时医院或者灾后医院,从黑夜到白天,大医院到处是病人和陪病人来的家属,目光所及都是临时病床和支起的吊瓶。病人继续不像人一样被关怀,没有多少医生能有时间和耐心去安慰、缓解、治愈。

和过去不一样,除了穷困,医生开始有生命之忧了,个别享受不到基本服务的病人开始动手了。

​医患之间的尖锐矛盾始终存在,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很重要。


很多时候,选择就意味着放弃,选择之后摇摆就意味着浪费。既然见了,选了,就定了,就做了,就坚忍耐烦,劳怨不避,穿越一切苦厄,使命必达。傻一点,混一点,简单乐观一点,是更高层面的智慧。

《心经》里有句话:“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自己送给自己一个混江湖的九字真言,和这句《心经》吻合度百分之八十:“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1 2 3 4 5 6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三十六大》冯唐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