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篇:《好的焦虑》解读

无论你是否承认,不管坚强还是脆弱,人人都有焦虑的时刻,并且焦虑将伴随人一生

㈠和焦虑和解,和焦虑成为朋友

⑴作者与焦虑的相爱相杀

作者两岁左右的时候,就是一个焦躁不安,充满恐惧、害怕,还有些神经质的小孩。

七岁,他因为母亲每天晚上外出去上法学院的课程,而在家中踱步等待,来来回回地走,以至于家里的地毯上,都被磨出一条深深的痕迹。

十岁,作者第一次被带到了精神病医院做了评估,开始正式接受焦虑治疗。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作者尝试过个人心理疗法、集体疗法、家庭疗法、接纳与承诺疗法、催眠疗法、冥想疗法、角色扮演疗法等等治疗焦虑的方法,也尝试了来自东方的推拿、针灸、瑜伽等方法。

药也吃了不少,他活脱脱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药罐子,装满了千奇百怪、品类丰富的药物,甚至偏方也尝试过几种,但除了少量的药物收效甚微,其他方法的作用几乎为零。

在他的婚礼上,他也依然焦虑到腿脚发软,当美丽的新娘走过来,作者忽然感觉身体非常的不舒服,严重的作呕和颤抖,汗水在他的脸上凝聚成珠。

奏响音乐的时候,他的汗如雨下,婚礼一结束,随之而来是深深的愧疚,弄砸了一生一次的婚礼。

“伴有广场恐惧症的惊恐障碍”、“特定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甚至还伴有“轻度抑郁”、“重度焦虑”、“重度忧虑”……

⑵焦虑产生的原因

①个人偶然的生活经历生活压力
②源于我们所处的特定文化环境。
③遗传基因
④头脑的工作机制,比如头脑与身体之间、基因与行为之间、分子与情绪之间的关系。
⑤大脑中一个器官——杏仁核,与海马体和大脑其他部分的收缩有关
⑥来自心灵的不和谐(认知能力)
⑦与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的提高有关

作者的外祖父、母亲都曾经有严重的焦虑症,而且外祖父正是死于焦虑的折磨,这极有可能从基因或者某种心理影响方面,对作者的焦虑形成诱因。

认知行为治疗师的先驱思宾诺莎说:“困扰人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弗洛伊德说:“我最为关注的病人就是我自己。”

当作者的人生已过大半,有自己的妻儿和稳定的工作——他的妻子温柔而又善解人意,一双儿女听话乖巧,他本人在《大西洋月刊》有着稳定而体面的工作。

作者这样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彻底治愈焦虑的希望已经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竟然是一种与之和平共处的顺从感。

㈡直面焦虑是最有效的方法​​

焦虑的概念

⑴焦虑是什么
德国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卡尔·雅思贝尔斯认为,“焦虑常常与强烈的烦躁不安相联系,那是一种有什么事情没完成的感觉;或者是一种,很想寻找什么东西的感觉,抑或一种,想弄清楚什么事情的感觉”。

20世纪上半叶最杰出的美国精神病学家之一哈里·斯塔克·沙利文认为,焦虑是“当人的自尊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体验”。

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的精神病学家罗伯特·杰·利夫顿对焦虑给出的定义则是:“一种不祥的预感,源于对自我生命力的威胁,或者更严重的是,源于对自我产生崩溃的预感。”

弗洛伊德最初把焦虑归于升华了的性冲动。他认为,被压抑的性欲转化为焦虑。后来,他提出焦虑源自无意识的心理冲突。

⑵焦虑和害怕的区别

害怕的定义是:一种由于相信某人或某事是危险的,而导致的不愉快情绪,可能导致痛苦或威胁。

焦虑的定义是:一种担心、紧张、不安的感觉,通常关于某个结果带有不确定性的事件。

所以,害怕是由来自外界的“真实”威胁产生的,而焦虑则是由我们自己内心的威胁产生的。

⑶焦虑和抑郁

“焦虑,是对未来的苦难的忧惧,对难以承受却无望预防的灾难,充满害怕的期待。几乎所有的临床性焦虑都源于某种存在性的危机”

自我效能低下,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人,常常容易患焦虑和抑郁。焦虑和抑郁患者都同样易患高血压、糖尿病等。

⑷诊断方法:
①通过传统的问卷测试的方式去判断患者的病症
②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来计量含氧的血液向大脑不同区域的流动情况,来实时地观察人的心理活动,以区别一般性焦虑(害怕)和临床焦虑(焦虑 )。

⑸治疗方案:
①精神分析类(弗洛伊德学说为代表:谈话治疗)(以约翰·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 :暴露疗法 )
②行为与认知行为类:调整认知疗法,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去改变思维习惯,消灭恐惧

③生物医学类和经验类( 生物医学方案专注于焦虑的生物机制,如大脑中的杏仁核、海马体等的运作,还研究生物学基础的遗传现象,常见的治疗手段为用药。 )

⑹解决方法:
①可以通过自我治疗、适应性治疗来缓解社交恐惧症、呕吐恐惧症等病症。

通过直面恐惧,大胆地面对自己最害怕的事情,然后强迫自己的身体和大脑适应这种环境,以便下一次的反应程度不再更加激烈。

②药物治疗的发展

01/弗洛伊德和可卡因(毒品)
02/1911年,拜耳推出长效巴比妥酸盐(安眠药)
03/19世纪末的前辈安眠药物——水合氯醛溴化物及鸦片
04/20世纪 30年代时,巴比妥酸盐(普及使用)

“药物相当于一种支撑,如果只通过药物缓解焦虑,是没有真正地直面焦虑,结果是治标不治本的。”

我们可以从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论焦虑》一书中得到启示:

困扰人们的并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

如果我们能够纠正自己对正在焦虑事物的错误信念,和不恰当的态度,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

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辅助,但千万别忘记,焦虑是一种代表需要做出改变的信号,

㈢人的焦虑来源

(童年的不安全感)
安全型依恋的孩子们的母亲,对她们的孩子发出的表示烦恼的信号反应速度更快,拥抱和爱抚孩子的时间往往更长,并且明显比矛盾型与回避型的孩子的母亲,更能从中获得快乐。

回避型孩子的母亲,表现出的排斥行为是最多的。矛盾型孩子的母亲则表现出最严重的焦虑,她们对孩子的回应也是最难以预测的,有时是关爱,有时是排斥,有时是心不在焉。

由此可见。母亲回应的可预测性,对于决定孩子未来人生中的自信和自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可以预测自己母亲会深情地回应自己时,他们未来会更自信、更独立地成长。

(家族近亲)
一旦家族中有一两个成员患有焦虑症或者抑郁症,那么家族中的其他成员很可能会时不时会出现焦虑症,研究人员将这一现象称为“基因风险导致的家族聚集性”。

㈣解决焦虑

“忙碌是最好的解药”,比如定期锻炼、沐浴、阅读、合理膳食,保持忙碌和知足。

即便无法从焦虑症中彻底康复,但我们应该相信,如果命运安排你深陷焦虑症的困扰,那么其中可能必然存在一些补偿价值。

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专家们也发现,高度神经过敏的责任心强的人往往更善于反省,目标更明确,做事更有条理,制定计划的能力高于平均水平,往往效率很高,而且善于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神经过敏的人在合作项目中所做的贡献,通常超出管理者的预期。那些焦虑较多的聪明人,往往能产生最好的结果。

都是由于焦虑具有进化适应性。

㈤勇敢相信并赏识自己

作者曾一度陷入自我否定当中,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恢复力的人,也在不断为自己寻找证据。

他说:“从生物学角度,在细胞层面,我天生就是焦虑、悲观、缺乏恢复力的。”他确信自己是个失败者,性格里的软弱和习惯性依赖他人都是可耻的。

作者主治医生却说:“不要再强调这些,我讨厌精神疾病的遗传和神经生物学方面的现代理论。
这强化了思维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结构的概念,但事实上,只要你愿意去改变,精神回路的不断生长会提供给你改变的机会。”

对自己过多的斥责,以及伴随这些斥责的自尊心低落,可能也是造成他的焦虑症和抑郁症加重的原因。

研究表明,恢复力的10种关键心理要素和特征是:乐观、无私、拥有牢不可破的道德观念或信念、信仰与灵性、幽默、拥有行为榜样、社会支持、直面恐惧的能力、具有使命感或想过有意义的人生、面对并克服挑战的实践。

面对焦虑,我们不再惧怕,因为你远比自己想象的强大,无论焦虑多么复杂多么痛苦,迎难而上,终会拨开云雾见青天。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篇:《好的焦虑》解读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