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3)班的非平面生活
44. 时间成了最硬的骨头
2022年3月10日,星期四,晴朗。
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匆匆》。
这篇文章我不知读过多少遍,孙道临先生的朗诵不知听了多少遍。无数遍的朗读与倾听之后,仍有深深的感触。
或许,对中年的我们来说,时间的流逝就是飞快的、无情的、无奈的。但是,对12岁的少年而言,他们大概很难体会。所以,唯有一遍一遍地和孩子们一起朗读,白色朗读、反复朗读,用朗读这一最简单、最纯粹的方式将经典镌刻在心底。
等到他们长大,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再回想小学六年级时的《匆匆》,感受必又截然不同。
今晚,因时间的关联,我所写下的这一行行文字犹如祈祷。
时间的流啊
是早晨连续的光亮和色彩吗
是清洁的内心在演进吗
是整个宇宙的鸣唱吗
是黄昏领率的安静吗
时间的流啊
在生活的流逝与剥落里
是一章音乐和一曲舞蹈吗
是一瓣瓣最终的成熟吗
是去年的枯叶吗
时间的流啊
在再来的春天的阳光里
是旋转着的惋惜吗
是一滴一滴疼痛的汁液吗
是最初的无知吗
时间的流啊
是湍急的岁月绕过百龄的老树
是每一份在心底的铭记
是水的分子在暮色中
流入海洋
对于我已经逝去的一万六千多日子,它们也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们的日子就这样悄然,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再默默地算一算,还有多少日子属于我们呢?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今日又即将落幕。
此刻,22:15,仅以这首不成文的小诗铭记。
忽又发奇想:倘若时间不再有,一切是否可以从头开始?自由是否由此而生?你能拥有一个背向的世界吗?如果有一天,时间不再向着未来去,而是朝着过去流淌。那么,你就能将不如愿的一切挪移吗?
因为不可逆,时间成了最硬的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