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五。
积极心理学家海德特说,一个人的人格核心不是人格特质,比如内向和还是外向,心如止水或波澜起伏,处女座还是天蝎座。
人格的核心,其实是一个故事。
我觉得这个说法真好,浓缩了我对人生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条独特的人生线索,每一段经历都是源于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选择,它也是自己人生故事的独特构成。
我们是自己的观众,也是自己的编剧,常常一边行走,一边修改故事。当我们选择一门职业、一个爱人、一种思维,大概就是接受了人生故事的大纲,范本也已基本呈现。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棵树,那树的最终形态如何,取决于它站在哪里。无论是在山坡、丘陵抑或沙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它怎么面对障碍、怎么和周边的环境互动、怎么寻找阳光、怎么作出自己的选择。
树的生长犹如自我的形成,是流动的、变化的、并未成形的。“发现自我”“证明自我”这些积极的短语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不能通过一件事证明“完善的自我”,我们所能证明的是仅仅是某个阶段、某个状态下的自我。
就像一棵树,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受风霜雨雪,会遇见四季轮回,我们没法通过单一的画面定格它。但是,成为一棵树的本身就意味着它总是在生长:一方面,它向大地更深处扎根;一方面,它往天空伸展更高的枝。树的年轮会一年年变粗,新的嫩芽会在老的枝叶上抽出。
像树一样生长,意味着抛弃了单向度,根和枝叶都会向四面八方尽情舒展。不管从哪一个视角看,它都生机蓬勃;尤其当你站在树下仰望它,会发现叶子的沙沙作响是生命在迎风歌唱。
像树一样生长,意味着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你可以摇曳着跳舞,可以神采飞扬,但永远不会站在这里的初心。
像树一样生长,还意味着愿意和另一棵树成为朋友,愿意淹没在森林中和伙伴们共同抵御狂风,愿意和小松鼠们交谈、与大小动物共存。树和树之间,不是起跑线上的竞争,而是默默地相互致意。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携手完成共同的使命。
假如兔子都在拼命奔跑,作为乌龟的你,前进的动力在哪里?当我们用龟兔赛跑来比喻人生时,它似乎在发出拷问:
人生真的是一场赛跑吗?
终点处真的只有一个胜利者和一个失败者吗?
跑得慢和跑得快,是固化的能力吗?
奔跑很辛苦,当你跑得很慢,还有坚持下去的意义吗?当你跑得很快,第一个到达终点,就真的成功了吗?
从树的角度重新思考龟兔赛跑的问题,兔子就像一棵长在高山的树,乌龟则像长在谷底的树。树和树之间,并不是只有比较和竞争。人也一样,在比较中会失衡。
也许,兔子树和乌龟树,是彼此遥望的朋友,是相互独立的公民,是共同扶持的同事……是的,它们有高有低、出生不同、天赋有异,但它们都有自己的根须与大地相连。
如果你问谷底的小树,既然总有其它树比自己高,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汲取阳光拼命生长,它一定会笑着回答:“很简单,因为我是一棵树啊。”一个健康的孩子,其实就是一棵有修复能力的树。
文中配图,是我今天下午拍的瘦西湖的树,明天它还会是这个模样吗?三年后呢?三十年后呢?
无疑,它们会有很多种生长的可能性,谁也无法预料它们未来的姿态。能够肯定的是,树和树之间一定会彼此致意、努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