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读《教师花传书》。
佐藤学先生提及,上课之初他最为关注课堂中的“气息”。
他说,在听课过程中,有些课堂感受不到“气息”;有些课堂的“气息”很乱,有些课堂的“气息”却很整齐;有些课堂的“气息”很浅淡,有些课堂的“气息”却很深沉。可以说,教学开始教室中的“气息”对教学的成败至关重要。
如果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气息彼此融合,每个人的呼吸都深沉而起伏,就容易实现“冲刺与挑战的协同学习”。
所谓“冲刺与挑战的学习”,常以遇到新鲜事物时所经常引发的“哎?”的惊叹声来表现。这种对未知事物表现出的知性的“惊叹”,是形成一切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意=心的声音,息=自己的心。
佐藤学先生还提及教室中的时间特征。
他说,教室里的时间可以通过“流水的时间”和“积雪的时间”两者之间的交叉点来认识。
通常的学校课程是现代的、直线的、不可逆的、均质的、单向度地组织起来的时间,如同“流水”连绵不断地奔腾向前。
但是,学习是基于体验的身体活动,是身体所经历的时间,是可逆的、循环的、多重的、是过去与现在的结合,是不断积累的“积雪”一样的时间。
那么,扪心自问在我们的课堂里,有多少“流水的时间”在直线飞逝,又有多少“积雪的时间”属于孩子的体验呢?
属于“积雪的时间”越多,就意味着学习时空的拓展越开阔;学习的时空越开阔,就意味着课堂中孩子的学习越有动力;孩子越是有动力地学习,课堂中的“气息”就越鲜活。
这是一个美好的循环。
其实,一直以来我也特别希望撤掉讲台,轻轻地坐在学生座椅上,和为数不多的孩子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因为没有距离,我们就易形成直接倾听的关系;因为“气息”柔和,每个人的语调也会相对平静,内容也更容易产生关联,进而产生深入的思考。
“气息”深沉的教室,倾听必是课堂的核心。课堂上,每个孩子的发言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每一次发言都如同隐性的网络,具有内在的联系。只有巧妙地前后关联,才能充分了解课堂中的交流状态。顺畅了,课堂的“气息”自然均匀。
佐藤学先生提醒我们,在三种关系中学习倾听,认识其中隐性的关联:学生的发言与教材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与其他的学生有着怎样的关联?与学生自身之前的思考有着怎样的关联?
以这样的方式去倾听,我们在回应学生发言的时候可以留有一定的“留白”,稍显迟疑的一两秒正是课堂的“气息”调和,这样反而能促进并深化孩子的思考。
为了能够纤细而柔和地回应每个孩子的发言,我们需要简化教学的流程。因为一旦教学分成四个以上的阶段,教师就会在教学内容及其修正过程中倾注过多的精力,从而忽略对孩子发言的关注。一旦忽略,课堂的“气息”就容易乱。
在教学实践中,“教态”有形,“气息”无形,但均大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