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
————《明朝那些事儿》

历史是什么?

在很多人眼中,历史不过是许多文献中一段索然无味的文言文。但是翻开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拨开时间纷繁复杂的迷雾,呈现在我们眼中的确是文字中形形色色鲜活的形象。

历史也可以很有趣。

2006年,在天涯社区煮酒论史版块,一个看似普通的帖子却掀起了一股明史的热潮。作者当年明月以一种风趣的方式向大家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连载的帖子最终被集结成书出版发行,销量轻松突破一千万册,这套书的名字就叫作——《明朝那些事儿》。

我是在初中时偶然在书店看到过这本书,当时只觉作者的文笔风趣幽默,文中故事读来酣畅淋漓,便当作小说陆陆续续地看完了全套。而今再回顾,才察觉书中所蕴含的真意。
它不仅仅是对于明朝历史的叙述,更蕴含了历史的宿命和人心。
作者在谈笑风生中带我们领略历史的趣味,却又将历史中催人泪下的瞬间缓缓诉说: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用“强而不欺,威而不霸”的气度,树立起一座代表和平与友好的丰碑;
原本只是一介布衣的于谦在国家危亡之时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拯救了岌岌可危的大明王朝;
无权无势的纪姑娘普通的普通的门监张敏和在冷酷的深宫之中,和众人一起,用善良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狂潮之中依旧泰然自若的王守仁面对“异端邪说”的污蔑,只是静静地笑道:“四方英杰,各有异同,议论纷纷,多言何益?”;
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杨继盛,只凭一腔孤胆,死劾奸臣严嵩;

还有一生恪守清廉,严惩贪官污吏的海瑞;沿海抗倭十余年,立志扫平倭患的戚继光;辅佐皇帝整顿吏治,努力巩固边防的张居正;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充当军饷,在王朝气数已尽之时历经彷徨的崇祯皇帝……

这样的故事在书中不胜枚举,那些被时间风沙湮没的姓名,随着作者风云变幻的笔触,缓缓地走向我们,向我们诉说着这世间曾有的故事。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至今谨记:“你还很年轻,将来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你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读完全书,历史的烟云背后,是无数忠诚勇敢的灵魂在熠熠生辉,他们教会我最重要的是:永远守住自己的初心。

有一部分历史学者觉得作者只是在戏说历史,并没有进行严谨的考究。但是追本溯源,书中的调侃和幽默,都没有背离真正的历史轨迹,当年明月只是在历史的空白处加上了自己的思考。

而且《明朝那些事儿》的定位也仅仅是普及历史。风趣的故事,是为了引发人们的兴趣。在当初,作者只是一个平凡的公务员,每天下班后就坐在电脑前不断地翻看资料,根据网友的跟帖指正,仔细地在书中考证修订。就像他取的名字一样:当年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而正是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历史原来也可以写得这么好看。刀光剑影都已黯淡,鼓角争鸣都已远去,只有那些隐匿于古文中的人物,在我们面前逐渐鲜活起来。

成功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徐霞客的故事后的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中的王侯将相,王朝更迭的风云际会,都比不上这云淡风轻的一句话。没有人可以规定成功的标准,能够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便是一种成功。

文案 | 向晶珒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