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集体记忆对衰老是满含恐惧的,所幸诗歌不会老。
这段日子,我一直在读诗歌,读陶渊明,读王维,读苏轼,读杜甫。少有人能否认,大唐是诗的王朝。
那整个时代,都被安放在唐诗的细雨中,有些许凉意,却于薄凉处见温暖。远方,是应该有诗的。
唐朝,就是我们的远方。
一千多年过去了,他们依然在我们眼前临风吟诵,或长啸,或浅酌,或悲伤,或欢喜。
我们看见仗剑沽酒、笑傲红尘的李白。他手持一壶酒,明月正在酒盏里款款摇曳。
我们看见不意功名、深匿于世的孟浩然。
我们看见行到水穷、坐看云起的王维。
我们看见以温热眼神,望着世间黎民的杜甫。万里河山、百姓社稷,他都赋予了深情。
白居易说,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高鼎说,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黄庭坚说,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他们从童年出发,于斜风细雨、月色蛙鸣、青草池塘里,寻求清澈见底的时光。在那里,他们以天生的诗性和广博的阅读,建立一个宽广的国度。就这样,读着诗,写着字,走着路,饮着酒……他们用诗为我们印证。
诗歌,终于让我们明白,任何事件都可以跳出它的时间线和时代狭窄的理解。或者,我们可以从更高的位置上掌握生存,看见行走的方向。
他们,无不渴望自由。但自由二字,固然意味着海阔山空,有时却也几近于无所凭依。于是,有了四处的漂泊和一生的浪游。王维、杜甫、李白、孟浩然……谁不如此?谁没有人生落魄之时?
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活得真实而丰盛。“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有诗人秋风里的牵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藏不住诗人精神的豪迈;“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藏不住唯美的图画和高雅的情趣;“我心素以闲,清川澹如此”,那平静澄澈的清溪水让我们动情,千回万转、绵延至今。
唐诗迷人,读得遍数越多,越深感油然。景物会心、无意相逢,我们终于从日渐扁平的思考跳了出来,大胆地亲近唐诗中潜藏的生命肌理。踏歌赋诗,意味纵深。
他们有深情的悲叹,有厚重的关怀,老泪纵横、悲天悯人。
他们有一生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平淡,却足以震撼世人。
在如今越来越扁平的快餐化阅读中,品味古诗依然令人动容。它使我们反思今日所写所读的起源,让我们低头沉思,从未知的事物和过往的岁月中学会深层的追问。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世事浮沉,每个人的生活时刻都会发生巨大或微妙的变化。于是,诗以纪行,一步一景,一地一歌,诗歌就成了懂你心声、知你进退的知己。终于有一天,你明白它可以建立内心的秩序,也可让你重归平衡。
在这个崇尚利益和理智的社会,也许一切变得虚无,也许诗歌无足轻重。但,我们除了大量的工作和至死的娱乐,还能用怎样的方式对抗平庸的生活?唐朝的华美正在于此,它朴素地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人生,并指引前行。
是的,诗歌最大的意义就是现实感。语短情长,意犹未尽,当我读到这样的文字时,仍能清楚地感觉到大地的震颤。“故乡不可见,云水空如一”,或许大唐那诗的年代,本是我们精神的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