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四十四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那里度过了四年零二个月的惨淡岁月。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从一个身居要职、蜚声文坛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挂着闲职被贬蛮荒的罪人,经历了生活的困顿,政治的失意,人生的磨难,然而,因祸得福的是,在这里,他躬耕山水、参悟佛老庄禅,深刻地剖析自己,实现了心态上的重大转变,忘怀得失,淡泊名利,彻底地脱胎换骨,从一个小清新的“苏才子”蜕变成旷达洒脱的“苏东坡”,达到了人生的成熟和文学创作的巅峰,创作出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卜算子》等震古烁今、闪耀着烁烁光芒的作品,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灵。
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六月,苏轼奉诏调任汝州任团练副使。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且路费已尽,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苏轼一边等朝廷回复,一边北上,一月后再上乞居常州表,得到批准。第二年的五月,苏轼来到常州阳羡,在此定居下来,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归田养老生活。
在朋友的帮助下,苏轼在阳羡置田买地,筑舍而居,并写了首《菩萨蛮》来描述自己的心境: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有书仍懒著。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
阳羡的山水实在太好了,所以我才在这里置办田地,终老这里,驾一叶扁舟来往山水之间,尽情畅游,不愿再静坐书斋著书立说了,要学一学当年的陶渊明,唱着“归去来兮辞”,回归自然,躬耕田园。当然了,并不是自己没有充沛的精力“筋力”再去写诗,而是要等待“风雨”的来临。
“风雨”指什么?作者没有明说,是自然风雨还是政治风雨?或许二者兼有吧。
然而,这首词最吸引我的不是最后一句,而是第三四句“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特别是“虚舟”一词用得非常棒,也非常有意思。经历了万般沉浮险境,苏轼在黄州绝处逢生,仍能够放空自己,不患得患失,不怨天尤人,不忧不惧,刚毅达观,随遇而安,正如他在传世名作《楚颂贴》上写得那样:“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王逸少云,我卒当以乐死,殆非虚言。”
上网查了下,“虚舟”有四种含义:
一是指无人驾御的船只。司马光的“虚舟非者意,飘瓦不须喷。”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道:“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看他似虚舟飘瓦。”意思是无人乘坐的船,从屋顶飘落下来的瓦。比喻不实用的东西。
二是指胸怀恬淡旷达。初唐四才子之一的骆宾王就写道:“长史公玄牝凝神,虚舟应物。”白居易在《赠吴丹》中写道:“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意思是仕途如风似水,飘忽不定,你要心胸旷达,凡是想开点,这样才会进退自由,不为名利所累。
三是指任其漂流的舟楫,比喻人事飘忽,播迁无定。唐代诗人李颀曾写道:“一身轻寸禄,万物任虚舟。别后如相问,沧波双白鸥。”意思是看轻功名利禄,一切乃身外之物,如随意飘荡的空船。离别后若要想问,只不过是飞翔于沧海之上的两只白鸥。金代诗人卢挚一日他登临名闻天下的黄鹤楼,忽而有只惊起的白鸥横空飞过,与黄鹤楼钩织成了奇妙的画面,就像黄鹤惊动白鸥一般,令白鸥不敢停留。此情此景,激发了卢挚的灵感,写了一首《蟾宫曲·武昌怀古》,其中写到:“晚江空,云飞风起,兴满清秋。有越女吴姬楚酒,莫虚负老子南楼。身世虚舟,千载悠悠,一笑休休。”面对无根无底、四处飘荡,身世如虚舟的境况,他能做的只剩下饮酒作乐、感慨人生了。
四是指轻捷之舟。这个意思很浅显,就不过多解释了。
很早之前,还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个日本作家曲亭马琴写过一个关于“虚舟”的故事:《虚舟の蛮女》,大意是这样的:
日本享和三年(公元1803年)三月,海岸边飘来一艘类似空心的船,当地几位渔民看见后,将这艘空船拖到海滩,当他们进入船舱,看见一个头发眉毛以及脸部全红、拖着长长的白色马尾束的美貌女子,上前与女子交流,然而女子与他们语言不通,无法交流,怀里抱着一个箱子,好像有她深爱的主要物品,片刻不离,更不允许别人触碰。同时还发现有一个水瓶、两件毛毯以及小糕点和肉类食品。大家都不知怎么办,这时候,一个老渔民说这女子可能是异邦国王已出嫁的女儿,但却因不守贞节爱上别的男人后,被人发觉而遭到驱逐流放。而她箱子里面的东西,可能是她爱人被处刑斩下的头颅。因为是公主,所以避免死刑,用船驱逐流放,被大家发现。于是渔民们经过商量,最后还是让这女子返回空心船,将她遣送回大海。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我以为尽管得其“形”,却未得其“神”。就拿这篇小说来说吧,明显能看出是对《聊斋志异》的山寨,而且文中对“虚舟”的论述,还处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初级阶段,这一点,甚至比不上一千多年前的庄子。
作为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对“虚舟”的理解要深刻得多,他在《庄子•山木》有段话很有意思:
方舟而济於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於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翻译过来意思是如果有一个人正在横渡一条河流,而有一只空船撞到了他的船只,即便他的脾气很坏,他也不会生气;但如果他看见船上有人,他就会大声叫喊,叫他驶开。如果叫喊声没有被听到,他会再喊一遍又一遍,然后开始破口大骂。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人在那只船上。但如果那只船是空的,他就不会大声叫喊,也不会生气。如果你能够放空自己,游走人间,就不会有人来反对你,就不会有人想要伤害你。
这里,庄子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哲学观点:人不要太过于看重自己,不能做了自己情绪的奴隶,要顺应外界的变化,保持内心的虚静,外物就伤害不了自己。也就是说,不管外界风吹雨打,我自保持内心的虚静,如此人生才能逍遥快乐。就像黄檗禅师所说的:“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人若能够放空自己以游世,就是空心而处,超然境外,无所不安,安则定,定则静,静得快乐!
庄子对“虚舟”的理解要深刻得多,他从“虚舟”进而引申到“虚己”,能看出,庄子的哲学思想已经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至高境界,一般人望尘莫及。
当然了,这个“虚舟”的哲学很高级。人在船上,又当自己不存在,虚化了自己,那么自己就会不被他人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到他人。把自己不当人,当空气,这个境界一般人不好企及。
人活着是一种心情,是好是坏在于个人如何看待,不同的态度便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智者的心中,没有了“我”这个界定,就达到了“虚己”的境界,就不会执着于和别人计较、比较,也就没有那么多痛苦。
万事万物都有存在的理由,每一朵花儿,每一缕阳光,每一个行走在大地之上的生命,每一个存在都与我们一体,都成为我们生命美好的一部分,都成为生命的礼物。每个人终其一生,所做的不过三件事:如何看待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世界。彻底放空自己,以“虚舟”的心态“虚己”,或许就能真正体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潇洒与自由,无论命运给予怎样的境遇,也能豁然开朗,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