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人生的苍凉

苏轼是我很喜欢的一位词人,他的词“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是豪放派的词宗,婉约派的代表。然而,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七项全能冠军”,他的诗也写得很好,“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佳句。其实,他的文章写得更好,“唐宋八大家”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记游定慧院》《晁错论》《留侯论》《荀卿论》等都是不世出的杰作。然而,苏轼有一篇短文,不足百字,我却非常喜欢,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品读,每读一遍就有一遍的收获,总觉得从这篇小短文中能读出与好友的深厚友谊,壮志难酬的忧思苦闷,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能读出一种在孤寂寥落下的克制的美。这篇文章就是《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篇文章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那年苏轼已经四十六岁了。四十多岁的年纪,正是一生之中生命力最旺盛、智力最成熟、人生体验最丰富、言行举止最豁达的时期,是人一生之中最黄金年龄的时期,也是干事创业最好的时期。然而,此时的苏轼,却因“乌台诗案”被罢官,贬至黄州任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且不得“签书公事”,只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初尝了人生的起伏,命运的无常。

初到黄州的苏轼对被贬事件仍心有余悸,内心充满了愁苦、惊恐、孤寂与失落,总认为自己“于世无用”,后来,他为了走出困境,在黄州广交友人,遍读典籍,从老庄、禅宗中寻找慰籍,在东郊开垦荒地,自耕自种,还自号“东坡居士”。经过几年的自我调整,才慢慢走出了内心的“魔障”,他的人生态度不仅变得坚毅沉稳、超然豪放,而且文学创作也达到了新的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满庭芳•蜗角虚名》以及这篇《记承天寺夜游》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可以说,黄州是苏轼人生修炼、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他看透风雨、浴火重生的重要地方。

这篇文章,就是他抵达黄州四年后写的。

那天夜里,苏轼心事重重,无法入睡,看见如水的月光从门缝照进来,一时来了兴致,于是披衣起床,想找一个人一起外出夜游。然而,此刻已是夜半时分,哪还有人影?这时他想起了承天寺的好友张怀民,此刻张怀民也没有入睡,两人相约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好美啊,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其实,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与柏树?只是缺少像他们那样清闲的人罢了。

初看这篇文章,只是记叙了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作者突然来了兴致,和好友一起在庭院里赏月赏景的趣事,然而,反复阅读,你就会读出人到中年、连遭磨难的苏轼内心的孤寂与苍凉。

第一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点出了时间。十月,正是“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的深秋时节,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片片黄叶飞舞遮掩了疏窗,是伫立夕阳下往事追忆茫茫,是秋风冷吹孤独的情怀有谁惦念。苏轼点出十月这个时间节点,暗含了此刻的天气,像极了此刻的心境,“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第二句“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点出了作者此刻的观察与动作。此刻,月光如水,从门缝中透进来。我以为“入户”这个词用得非常棒,好像月光懂得这位天涯沦落人的心情,主动来作伴。于是,作者睡意顿消,披衣而起,“欣然起行”。“欣然”这个词用得也非常好,看见月光,如同看见了久违的老朋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是啊,一个被朝廷贬谪的带罪之人,平日里门庭冷落,往日的友人唯恐被牵连,躲避都来不及,哪还敢和他交往,只有那清冽皎洁、如泄如泼的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如期拜访,此刻,他是多么的喜悦与兴奋,怎能不“欣然起行”,与老朋友会面呢?

第三句“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点出了作者此刻的感慨与行动。尽管月光优美,景色迷人,然而,此刻毕竟已是深更半夜,哪还有人与自己一同欣赏?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

张怀民,字梦得,与苏轼同朝为官,与苏轼一样性格耿直,也被新派所不容,于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被贬谪至黄州,比苏轼晚了三年,刚来的时候,也居无定所,只得寄身于承天寺。相似的遭遇使得两人惺惺相惜,成了好友。这个夜晚,苏轼辗转反侧,也不能眠,或许,好友张怀民也看见了此刻的月光,也难以入睡吧,何不找他?

第四句“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点出了作者下一步的动作。果不其然,这么美丽的秋夜,这么清寒的月光,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也舍不得入睡,两人心有灵犀,一起在庭院散步。“亦未寝”这个词非常妙,好友之间心灵相通,情怀相似,趣味相投,“未寝”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第五句“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点出了作者在庭院观察到的景致。这几句历来被认为是描写月光的传神之笔。短短三句,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挥洒着皎洁的月光。囿于自己水平有限,我直接引用国学大师霍松林先生对这一句的点评:

“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却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藻荇交横”是从松柏倒影来烘托。两句之间,又有正面与侧面描写之分,为读者描绘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境界。这个透明的境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这几句写月光,也是写作者的心境。它是一首美妙的月光曲,也是一个透明的梦。
厉害厉害,不愧是大师,寥寥数语,便将景物与心境点评得非常传神。

第六句也是最后一句“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精华,暗含着苏轼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那些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小人,整日陷入茫茫宦海难以自拔,怎么能领略到如此清虚冷月的优美,只有像苏轼这样安闲自适的人,才会欣赏到。然而,在这么大好的年华,却不能为朝廷建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了。

这篇文章非常美,只有八十四字,却信笔写来,包蕴丰富。有人评价“起于当起,止于当止,犹如行云流水,于无技巧中见技巧,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年少的时候,读这篇文章,只感觉苏轼的文笔非常好,寥寥数语,便将一次秋夜潜行写得惟妙惟肖,感慨苏轼的聪慧与豁达。及至中年,再读此文,豁然开朗:秋夜赏月,赏的是如水的月光,赏的是内心的孤寂。携好友同行,看的是“积水空明”,看的是“藻荇交横”,又何尝看的不是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苍凉心境呢?

人生不止春花般绚烂,橙黄橘绿般丰硕,还会如秋叶般凋零。人到中年恰如秋,看繁华落尽,望一池秋水,品一杯清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懂这篇文章,你就读懂了人生的苍凉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