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贾樟柯的《江湖儿女》看了。
电影讲述了从2001年起的十七年里,几个所谓的江湖儿女的一些故事。在观影时,我就一直在想一个最近常常思考的问题:人生,究竟是长,还是短?
单说电影里的大女主赵涛吧,年轻时在山西家乡自在的混过,又急转直下的坐了5年牢,再然后到奉节寻人路上跑过江湖,最后阴差阳错到了新疆重开牌馆。十七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我们观众看来,她的生活随着时代背景一变再变,能经历这么多坎坷的事情,这段日子当真算是漫长了。她最终选择安稳于尘世,做一介小市民,生活重归在家乡时的样子。十七年好似弹指一挥间,牌馆内烟气依旧弥漫,一切如昨日重现,都没有改变。除了当年牌馆的顾客头发已花白,当年手下小弟的儿子都已成年。。
我对应一下自己的这十七年,2001年刚好成年,高考进入大学,到了如今也日常发福体味着中年危机感,向着不惑之年进发途中,却依旧困惑人生是长是短。
世人皆道人生苦短,却又说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看来不论苦乐,总而言之就是短,逝者如斯。如今秋风起,嘱咐着别人和被别人嘱咐着,换季了注意多添点衣服,一张口,即意识到我们所说所做,正如去年前年此时一般无二。“落叶知秋,情意如酒,一杯问候,纯绵依旧…”,少有人再发短信问候了,可这说辞却仍旧记得。待到十月一假期一过,就静待2019了。到时又会说,这一年过得真快,年初的计划实现了吗。诸如此类。年年岁岁没有什么不同。
也有不同。如今再见到许久不见的长辈,他们当然不会再故作惊讶的对我说,都长这么大了?这与十几年前当真不同。如今这个待遇是归我的女儿。对我,顶多是“你胖了”。
日子感觉越过越快。
人生第一个十七年,何其漫长,漫长得我都不记得是如何开始的。这倒并不完全是玩笑话。我们不记得人生的起点,就好像宇宙没有时间的起点一样,追溯过往也就像宇宙一样无限漫长。也许时间也不是没有起点,只是时间和我们一样,自己不记得了。
我说每个人的人生开始的十几年生理和心智变化最大,估计没人会抬杠。但每个人感觉漫长的成长期,却在大人眼中特别短暂,否则也不会一直有叔叔阿姨们惊讶于“几天不见都这么大了”。如今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体会了一把转眼看着就要上学的感觉。最近的十七年阿,何其短暂,短暂得我记得每一年发生的那些往事。都没有意识到记了十七年。
我思考着如何能将日子过得漫长,不是那种难熬的漫长。我们无法延长人生的客观时间,只能让自己感觉活得比较充实。把年缩短成一天来看。最常听到人讲,感觉什么也没干,却当一看表,一整天就这么过去了。我认为这算是虚度光阴了,因为其实并没有真的“什么都没干”,只是给自己的一种不充实的感觉。所以,我有时会认为,每天都完成一些不同种类的事情,并且知道自己都作了些什么,就会有充实感,好像把一天当做了几天来过。也不知这算不算自欺欺人。纠结。
说回电影,十七年,就可以让一个人经历那么多事情,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看尽世事变迁。可人生却可以是七十年,可以有多个十七年。所以如果我们真想折腾折腾,那会经历多少的事情啊。就算我们不折腾,社会也会不停的折腾我们。如今在世的最老的人,就跨越了多少个折腾的年代,可以给我们讲上多少光怪陆离的故事和历史。
也许正是变化能造就大量的故事,才会让人产生沧海桑田的厚重感,一个人的经历丰富,也就显得过得漫长。如果一成不变,世上千年,也感觉是山中的一日。这算很朴素的辩证法吧。
那是否选择多变的人生就会把一辈子过得很长呢?首先,哪有那么多选择。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大浪里的一粒沙,人生多是身不由己的被改变。再者,我们记不得起点,也不会记得终点,但我们知道一切都将殊途同归。再怎么变化,也逃不过不变。正如《江湖儿女》里历经世事无常的女主,最终过上了十七年前的日子。
所以,人生是长是短,可以继续纠结,但就像我们纠结的其他人生问题一样,没有多大意义。只要活在当下就好。只能活在当下。
图片
火心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