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本文帮你走出“讨好”模式

文|初雪

有一位朋友给我描述了一下她的问题:在和别人特别是重要的人交往时,她总是先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当别人提出来她心里不舒服的要求时,她也不好意思拒绝……

她总觉得自己活得很委屈,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向我倾诉,觉得非常苦恼。

一、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总是过度考虑别人的感受、不会拒绝别人、一味压抑自己的需求、做事缺乏原则和界限,不敢表达自己的愤怒,生怕关系中出现问题……这些都是讨好型人格的典型表现。

我这位朋友,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压抑自己的需求,害怕面对冲突。

他们表面看似和善、乐于助人,但就像被茧子缠住了一样,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不敢当面拒绝别人,更不敢对别人发脾气。

二、讨好型人格的成因

为什么人会形成讨好型人格呢?这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指出,“我们年幼时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他小时候,他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父母也不懂得尊重他的感受,甚至忽略和打击他的感受,这样久而久之,他为了讨好父母、博取父母的欢心,就不断压抑自己、委屈自己,变成了那个“懂事”的孩子——

他哪里知道,在“懂事”背后,隐藏的是深深的失望、对自己感受的深深的压抑和悲伤。

什么样的父母容易养育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呢?

第一,专制型父母。

1966年,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博士首次提出了“专制型父母”这个概念。

他这样描述专制型父母:他们推崇规则、限制和惩罚,用一种既不灵活又强硬要求的方式抚养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口头禅是“孩子应当老老实实地,不要多嘴”,“玉不琢不成器”等。

在这种父母面前,孩子的需求是无关紧要的,他们的态度会让孩子产生深深的内疚感,觉得自己的需求不该得到重视,让孩子长大以后容易处于深深的自责和对自己的愤怒之中。

专制型父母和操控型父母差不多。

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一书中指出,“操控型父母的子女成年后,对自我的身份认知还有些模糊。他们很难把自己视为脱离父母存在的独立个体,也不懂得区分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他们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第二,柔弱型父母。

柔弱型父母的能量不够大,他们害怕孩子给自己惹事。

当孩子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让孩子让步,或者不让孩子找事儿,尽快平息冲突。他们这样做的结果,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唯唯诺诺,压抑自己。

无论这两种家庭,哪种家庭养育出来的孩子,都变成了“懂事”的孩子。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唯唯诺诺,不敢做自己;当别人提出意见或者要求时,他们常常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即使心里一百个不情愿,也往往先照顾别人的需求和情绪,委曲求全做事。

这种孩子长大了之后,在人际交往中,为了博得别人的喜欢而去“讨好”,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也曾经为了讨好父母、讨好亲近的人而不断努力,甚至拼尽全力,真的让人心疼。

三、如何走出讨好型的人际模式?
当发现自己讨好型人格时,不要惊慌,不要失措,下面的建议可以帮你走出“讨好型人格”的人际模式。

1.多做自我觉察。

觉察是改变的起点。当你觉察到自己的这个性格特征之后,改变就会发生了。

当遇到别人无视你的需求,或者你觉得和别人交往、心里不舒服时,也许就是你的直觉在告诉你:别人侵犯了你的边界。

这时候,要停下来,听听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声音。平时多做这样的练习,能够更加了解自己。

2.学会尊重自己的需求。

人只有先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尊重自己是一切人际交往的前提。

如何尊重自己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列出自己的真实需求自检清单。

明确自己喜欢和讨厌的是什么,从那些模棱两可的先入手进行尝试,通过书写练习假装和年长的、成熟的自己谈话,抛出自己的恐惧和疑虑,诚实地与自己谈心。

(2)设置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除了不允许暴力等社会共同认可的底线外,可以在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中设置不同的原则和底线。一旦明确了这些底线,就要守住它们,不给别人忽视和僭越的机会。

(3)学会对违背自己意愿的要求说“不”。

对于不习惯拒绝的讨好者来说,需要一些小技巧练习说“不”。

第一,从“我”的角度来练习陈述。

第二,调整拒绝的方式,使用更坚定的用词,拒绝后尽量少给解释。

第三,给自己一些奖励进行强化。

3.调整不合理信念。

讨好型人格者有一套自己的心理逻辑和不合理信念——他们总是对别人的感受过于敏感,总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错;总是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总是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不懂得拒绝别人。

只有调整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才能真正告别“讨好”。

比如,可以思考一些问题:如果我不去讨好,结果是什么?我是不是一直担心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如果出现了这样的结果,我会怎么办,有什么样的感受?

真正高质量的关系并不需要用你的“讨好”去交换,而是彼此尊重的。

4.适度“黑化”。

在放弃讨好、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起初,你可能会不太适应,总是用关系好坏来评估自己的价值,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对方,或者因为拒绝对方而担心失去这段关系,或者因为拒绝对方而有内疚感,这些心理都是正常的。

其实,此时你正在慢慢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来保护自己。

经历了这个过渡期之后,当你的人际关系边界慢慢建立,你具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你也会逐渐抛下以前的评价系统,尽情投入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

5.在关系中练习和成长。

平时还要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特别是重要的人际关系中不断练习和成长。当你慢慢不再那么讨好别人时,你也会逐渐在关系中拥有选择权——

选择那些自己呆着舒服的关系,离开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关系;即使有些关系你暂时离不开,你也会有足够的心理防线能够保护自己。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讨好,等于示弱。你以讨好的方式,和别人构建了关系,同时你也是在跟别人传递一种感觉:我是一个不够好的人。这是一个经典的投射:只有觉得自身是不够好的人,才需要对别人特别好,才能得到别人的喜欢”。

在破除“讨好”这个“魔咒”的道路上,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到目标的,需要我们经常保持自我觉察,优化自己的认知,并付诸行动。

蒋方舟说,“真正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自信、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故作讨喜的样子”,最后祝愿你早日活出自己理想的样子,不再讨好,不再故作谦卑。

初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时代父母研究院讲师,砍柴书院MCN矩阵作者。

森哥,资深教育工作者,摄影爱好者。

初雪1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讨好型人格?本文帮你走出“讨好”模式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