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国转型中的慌张(影评)

白鹿原,
中国转型中的慌张
☆ 朱长虹

  历史,奔流出了白嘉轩的白鹿原,留恋地打了几个转,便一去不再回头;历史,将把我们带向何方,何时走出“历史的三峡”至今难以预测……
  白嘉轩说:没有皇帝了,以后的日子咋样过哩?
  鹿子霖说:是要改朝换代了?
  他们不能理解也始料不及的是,这次改朝换代与以往不同的是,过去是走了一个皇帝,又来了一个皇帝,还是祖祖辈辈那样的“活法”;而这一次改朝换代,皇帝没了,就不再来了,外来文明肆无忌惮地撞击着白鹿原——这片渭北高原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间秩序。白嘉轩们的白鹿原,已成为永远不能触摸的过去。
  白嘉轩,白鹿原的象征,白鹿原,中华纯农业文明的象征,讲究耕读传家,追求忠厚正直。白嘉轩,作为族长,处事公道,敢于担当,深得族人的信赖。凭着祖上的承继和自己的勤劳修身,积累了一份殷实的家业。他坚信,“不抢不偷,不嫖不赌,是个实实在在的庄稼人,不管谁来,难道连他这样的庄稼人的命也要革吗?”他听到黑娃带人在祠堂乱砸乱挖的时候依然淡定地吃完饭,鹿兆鹏带领农协会批斗亲爹鹿子霖他冷眼旁观,土豪劣绅“反攻倒算”他不参与……他相信,这一切都会过去,他理想中的田园牧歌的式的人间秩序还会回来。

  但是,仿佛时代在和他开了个大玩笑,不但生活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回归,而且生员们纷纷从白鹿书院退学,去到城里各式各样的新式学堂读书,自己的两个儿子也不得不中断学习,回到家中,白鹿书院关门。千百年来诵读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世致用的学问已变得无用。
  在这个时代变迁的大潮中,每个人都被裹挟,每个人都在挣扎,命运沉浮,没有例外。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都投射到每个人的身上,没有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哪怕你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庄家汉。白嘉轩试图用白鹿原圣人朱先生主修的《乡约》来重塑失落的秩序,可是收效甚微,包括自己子女在内的白鹿原农民已经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投身到滚滚的时代大潮之中;即便是在村子里,白嘉轩父子力推的续修族谱这样的大事,就受到族人的轻视,有人讥讽白嘉轩,他知道祠堂外面的事吗?
  陈忠实的《白鹿原》真是一部史诗般的巨著,从小人物的命运起落沉浮,反应了时代变迁,历史价值远远超过记述政治人物的明争暗斗的历史教材。
  中国鸦片战争以来的转型是痛苦的,而《白鹿原》描写的时代是阵痛期,让我们看到了每个角色在转型阵痛期的慌张。

作者简介

朱长虹,1993年毕业后先后在界首市人民检察院、阜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阜阳市第六届政协委员。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白鹿原,中国转型中的慌张(影评)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