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见了一位关系很好的同学。虽然我们在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做着不一样的工作,但两个连续聊了七八个小时。其中也有聊到,行业不一样,人发展不一样,那有什么共通点吗?
刚好看了一篇文章,提到了类似的问题。原来本-沙哈尔博士有个SHARP模型,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关于如何来提升个人和促进企业发展。
1. Strength 优势让你更成功
不要太关注自己的短板,优势才是最应该花时间去挖掘出来的。发展的程度就是优势多大以及发挥多少的问题。
人的一生拿来干什么才好呢?就是发现自己的长板在哪里,因为短板一下就发现了,自己对自己的缺点往往更深刻被夸大了,很多时候自己的优点反而被弱化了。这样的事情是很多的。找到自己的长板比补短更重要些。
那么多人的缺陷明显,但并不妨碍我们记住他们的贡献:陈景润讲话都讲不清楚,舟舟有先天的智障。如果舟舟父母一发现自己的小孩有智障,每天都训练他成为正常人,那他的音乐指挥天赋就会埋没。甚至有时可以说,一个人的长板越明显意味他的短板越明显。
我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已经没有补短的机会。那我的长板呢?
父母真的没有给我一个高大的身材,超级聪明的大脑。但是给了我美妙的手和声音。所以我知道自己的长板,就是说话和写字。
那你会唱歌跳舞吗?我根本就不想去唱歌跳舞,因为我有更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我可以讲一些对大家有用的东西,我也可以写点什么,分享给别人。
我觉得每天写点东西很好,每天教别人东西也很好,而不是对自己不成成为职业运动员而苦恼。我现在已经教了上万名学生,码字也码了上百万的字,每年做分享会40场以上。
这里有一个经验法则:对补短板所投入的努力,最好不要多到会阻碍和分散你发展优势的精力。
通常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不成功,不是因为我们短板太短了,而是我们的优势不够。相对优势是会抵扣掉的。比如你数学很好,但只是停留在高中数学经常90分,那你和证券行业的分析师去竞争,原来所谓的高中数学优势为零。
在团队当中也是一样,我们应该发现团队成员的优势,而不是一味强调他们的劣势。本-沙哈尔博士提到一种“职场中的期待效应”:就是说leader对下属的期许,对下属的职业发展和工作表现有着巨大的影响。如果你发现他很细心并告诉ta表扬ta,那ta以后在工作中的会越来越细致,努力成为工作最细致的伙伴。
这个对家庭教育也是一样的,发现孩子的优点比发现孩子的缺点来得更重要一些。一般对孩子说“你看,你这都不会”一定会让孩子发展比较缓慢。要知道一点:对于任何人来讲,成功的经验比失败的经验好一万倍,不但是心理上的自信,更多的是思维模式上的延续,举一反三。
2. Health 健康带来活力
本-沙哈尔博士反对“想健康就要压力全消”。没人喜欢压力,但事实上压力无处不在,而且适当压力会促进我们进步,变好。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缓解压力,释放压力,充满活力。
通常我们听到的“天啊,我的压力太大了”,应对的绝对不是解决压力,因为压力是不被解决的,问题是要被解决的,而不是压力。当我们发现压力太大,就应该关注有多少精力可供分配。
这里有以下几种方式:
1.短暂脱离压力。比如运动,比如购物,比如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2.立即改变问题环境。我们都知道是问题带来的压力,所以我们要解决问题,但很多问题不是立马可以解决的,所以这时我们要改变问题环境。比如说,要做一餐饭,宴请男朋友的父母,压力当然大,基本上就是一场考试,那怎么办呢?问题是什么?是担心不能让未来的公婆觉得不会做饭。那立马改变环境,问男朋友要做什么菜比较合胃口。然后立马定菜单。这样即使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可能问题一直要到吃完饭一样才能消除。但改变问题环境就是一个很好的动作。(问题是:做饭好不好吃。问题环境:菜单,菜,做法等)
3.积极情绪体验带来勇气。我们发现很多人在非常艰苦的情况下能很开心很乐观地工作和生活会发出“天呐,要是我可能就不会那么穷开心”的感慨。其实这个是因为我们是站在观察者的角度看,但其实事情的困难程度和开心不开心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很多人在有积极体验的环境下就能做到勇敢开心应对。比如山区的孩子要爬山去上学,很累的。但孩子们对山上的树木和小昆虫感兴趣,就不会有很累的感觉。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感到压力太大,感到空虚的时候一定要去找积极体验,让自己乐观起来。在带领团队的时候一定要有苦中作乐的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创业者最怀念是初期艰难时刻,因为那时的积极体验很多很容易找,比如忙了一个月终于开单了,吃个大排档就很高兴了。后来企业上市了,积极体验越来越难找,根本不会因为开个单吃个大排档就高兴起来。事情是一样的,但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3. Absorption 专注让我们成长更快
有一篇文章非常不错,大致的意思是:人和人成不成功的差别不在于其他,在于注意力。如果能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通常在这件事情上比别人更容易成功或更成功。如果是东搞搞,西搞搞,是很难达到高度和深度的。
在工作和学习中也是。学习过程当中,注意力不集中是很难学尖的,哪怕是那些有天赋的人也只有专注,才能不浪费天赋。工作当中也是,专注是提高效率,实现目标的不二选择。
找到投入和游戏的感觉。玩过游戏的伙伴都知道,不管玩的怎么样,都很容易沉迷进去,会想法设法去赢。如果工作当中来说那就是专注。如果能保持专注和投入,就像打游戏一样,估计没有谁会讨厌吧?!而且还可以拿工资奖金。如果工作本身就是我们热爱的,那我们自动会进入状态,自我成长也最快。
我有一个朋友,人称“龙哥”,他的目标就是带领20人以下的团队做十亿级的企业,所以他每天都非常投入地做事,去研究这个那个,乐此不彼。个人金钱上的得失对他来说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去企业的规模的发展。
4. Rationship 人际关系让幸福感,人文感有依靠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感的重要指标之一。
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人感到安全,值得信赖。一般来说,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觉是不错的。如果能和周边的人有良好的交往,那幸福感会比较强。相反,如果人际关系不好,很容易陷入麻烦当中。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本-沙哈尔博士提出:关键就是“积极性”。这里体现在:
1.积极去关注别人。失去了关注,人的最深层的需求—存在感是会削弱的。主动赞美别人,主动去关心别人的健康和状态变化,主动去帮助别人,主动去聊天等等,这些都是关注别人的行为,会得到反馈。
2.积极去撒社交货币。比如组织一些派对,组织一些户外活动,这样的话人际关系自然就会在活动中发展起来。
3.积极去表达自己。这个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如果一味去迎合别人,人际关系是发展不起来的。一定要有互动,要表达自己。被需要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诉求。
5. Purpose 目标让我们坚定
如果前面四点都有了了,优势尽显,健康有活力,聚精会神,左右逢源,那还要有个目标—到底要实现什么。个人要有追求,企业要有愿景和使命感。
基本上没有价值感的事情,大家都觉得不能做到前面四点。也就是说缺乏目标,前面四点很难成立。
人生的终极命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对于个人来讲,没有追求是很难生活好的。套用周星驰电影的经典台词:做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企业也是一样,没有愿景和价值观的话发展起来会很慢,而且不长久。
本-沙哈尔博士的的SHARP 模型还是不错的。可以为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作参考。
最近我比较迷恋模型,像小孩喜欢乐高玩具一样。同样是玩具,只有图,有零散的元件,最后拼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拼完后感觉人都瘦了一圈,但还是乐在其中。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
PATT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