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30讲》读书笔记 -我们为什么会“看错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看错人了!”。
与之类似,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的人,大家公认他(她)——“看人特别准!”
这里说的都是一个问题:怎样去观察和判断一个人,也就是看人和识人。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里,经常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因此,如何 “看人”和“识人”——是每个人重要的生存能力。
由于普通人缺乏一个专业的视角和完整的框架体系,对一个人的感受是混沌的,往往会被最有感觉的那个点牵制住,并且在没有感受的那些地方,出现大面积的认知盲点和思维遮蔽。
所以就会有大量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差,经常出现“看错人”就在所难免了。
最近,我在《梁宁·产品思维30讲》中,看到了关于如何用一个专业的视角,去感受和判断一个人的方法,很受启发。
下面我就把这套“看人和识人秘笈”以及我的一些体会,分享在这里,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1.人的五个层次

在了解如何看人和识人的方法前,我们先要了解,人是由多个层次构成的。
人就像一个洋葱,从外到内分了五个层次。
第一层——感知层
一个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这个人的身材、相貌,说话什么口音,穿衣服怎么搭配,这个就是最外层的感知层。
第二层——角色层
每个人在现实中都被赋予了各种角色,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比如说你遇到一个银行职员,一个军人,或者是一个公务员,你在和他打交道的时候,你就能明显看到他身上角色的痕迹。
第三层——资源层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了各种资源,包括了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等等,这些资源会推动每个人,去往不同的地方。
第四层——能力圈
能力圈是建立在自己的专长、经验和智慧基础上的能力范围,这种能力范围的大小,决定了一个人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五层——存在感
存在感是一个人的内核,是他对自己存在的定义。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人的这五个层次,从外而内,层层深入,这五个层次就是我们看人和识人的基本框架。
 

2.怎样去看人

我们与人交往,存在两种关系:
一是浅层关系
按照人的五个层次,基于前两个层次,也就是表面的感知和角色化的接触,这些彼此的交流都是浅层的关系。
比如,你去餐厅、银行、超市、医院……你与为你提供服务的那个人,都是浅层关系。包括你和你同事的关系,也是浅层关系。
因为在上述场景中,你们的交流被限定在设定的角色中,沟通方式、沟通内容都被你的角色所控制。
你们是没有办法达到彼此的深入了解和深层关系的。
显而易见,我们日常和人的接触,绝大多数都是浅层关系。
二是深层关系
当你与对方的接触要走到角色层之下的资源层、能力层,甚至存在感的部分,你们的关系就是深层关系了。
比如,你寻找结婚伴侣、知心的朋友、创业合伙人……这些非常重要的长期关系,都是一种深层关系。
所以在看人之前,要先区分清楚,你与这个人是浅层关系还是深层关系。
对于生活中大多数的浅层关系,你并不打算和对方的命运去深入关联,那你看到一个人的感知层和角色层就够了。
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是深度关系和长期关系,你是要结婚,你要投资一个人,或者你要选择和某个人成为长期的合伙人,那你需要看到的就绝不仅仅是表面上已经呈现出来的结果。
在开始长期关系之前,如何有框架地去观察一个人,进行是否适配的判断,是非常关键的。
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是从感知层开始,由外到内、一层一层地去观察,直到看到这个人的“内核”,也就是他的存在感。

3.怎样去识人

如果你已经对一个人从感知层开始,然后是角色层、资源层、能力圈直至存在感都进行了观察,那你对这个人“看人”的步骤就完成了。
下一步,你就可以开始“识人”的步骤了。
与看人的顺序相反,识人是从一个人的“内核”——存在感开始,由内到外、一层一层地去分析的。
识人就是识一个人的存在感,如果你读懂了一个人的存在感,你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读懂他的能力圈、资源层、角色层和感知层。
你可以问一下,这个人为什么奔波、焦虑、不安,机关算尽,上窜下跳?
你一定能从其中找到他的那个还没有被满足的存在感。
每个人的存在感是不同的。
有的人存在感体现在一段关系里,比如自己所爱的人给了我足够的确认感,我就能够满足。很多女孩儿都是这样的。
有的人存在感体现在影响力中,比如在职场、在行业、在社会中,看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我就能够满足。很多男人都是这样的。
因此,从存在感这个核心去“识人”,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人们思前想后、废寝忘食、找人找事找钱,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能力圈,改变自己的资源,然后甚至改变自己外在的样子。
他们是在寻求自己的存在感。
很多人“看错人”,是因为只看到一些非常表面化的东西,到了资源结构的这个层面,好多人已经不会观察,不会判断了。
那这个人就无法和人建立和谐的深度关系。
 
不管你是否认同这套“看人和识人的秘笈”,其实你都可以用其中的视角和框架,去度量你对一个人的认知,也可以去认识你自己。
你可以想一想,你自己的这五层:感知层、角色层、资源层、能力圈和存在感都包含些什么?
你最在意哪一层,你最不能忍哪一层?
只要你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你一定也会成为别人眼中那个“看人特别准”的人生赢家。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梁宁·产品思维30讲》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