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戚的一点儿杂想

最近匆匆瞥到热播电视剧鹤唳华亭几个小片段,身边也发生了一点小事,忽然间想到“外戚”这个词。外戚在百科上的定义是:东亚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帝王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关联的词是外戚干政。

刚好,昨天晚上心血来潮拿着高中课本《中国古代史》,把全书浏览了一遍。发现各个朝代覆灭的原因大多是:君王昏庸,政治腐败,税赋沉重。进而则表现为潘镇割据,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鹤唳华亭中皇帝不喜欢太子,最忌惮是他的舅舅武德侯的20万守军。甄嬛传里面,皇上给深爱的华妃赏欢宜香,也是因为提防外戚年羹尧一族势力过大。真实历史上的汉武帝,他将卫子夫立为皇后,是否有利用卫青(卫子夫之弟)和霍去病(卫子夫之外甥)等外戚北击匈奴的考虑呢?最后卫青和霍去病的不幸结局又说明了什么呢?大概在古代尤其是皇家,外戚是一种很敏感的存在。

记得前段时间(2019年腊月初的时候),阿姨家的表哥结婚。做了许多喜庆的充气拱门。当时他说要凑够9个(寓意长长久久),于是妈妈和舅舅当然也就送了一个。我们到达摆酒席现场才发现,表哥家竟然把我们和舅舅送的拱门排在了他的兄弟姐妹,姑姑,堂妹的后面。当时我看到了很是恼火。我给妈妈说,现在是阿姨给他摆酒,那么意味着我们和舅舅家是最重要的(因为我们是外戚),舅舅和我们的当然要排在前面。妈妈说,这个是小事,不重要。我很是愤懑。

冷静下来,我细想。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我对这些无关紧要的形式确实不该如此在意。尽管民间有很多关于舅舅的说法,比如:天上的雷公,地上的舅公;天上的老鹰大,地上的舅公大。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古时候为什么这么抬高舅舅(用舅舅泛指外戚哈,毕竟古时候女子地位卑微,阿姨即便是外戚,但地位肯定不如舅舅)?原因大概是:母系社会留下的传统(可以帮忙抚养,照顾家庭事务等);可以帮忙争夺资源或者权利,但又不至于有颠覆性的影响(比如外戚干政可以帮忙夺政权,但较难改朝换代,毕竟姓氏都不一样)。而且还看到一个关于亲戚的解说:古时候“亲”是指族内,也就是父系亲属;“戚”是指族外,也就是母系亲属,所以“亲”本质上就是比“戚”更亲密的。

如此看来,即便是古时候,外戚本身也是用来换取利益的。那么回到当今社会,几乎所有传统关系都受到冲击的大环境下,外戚更是无足轻重了。所以,表哥把我们排在什么位置,无关紧要。

呵呵,现实的中国人。

陈大侠虾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关于外戚的一点儿杂想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