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们每个人都有莫名被一首歌缠绕一天的经历。
今天从上班的路上开始,《凉凉》里面“不思量,自难相忘” 这句就一直缠绕着我,在没有人和我说话的时候这句歌就是我的今天的背景音。到了下午写完今天最有意义的一封邮件发送出去终于能享受一杯咖啡的时候这句歌还没有饶了我,我只好从灵魂深处大声问自己,
不思量,自难忘,究竟是什么意思?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 , 明月夜,短松冈。
传说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有诗才,是苏轼一生中唯一能与他论诗的女人。王弗死后十年苏轼写下这首悼亡绝唱,引无数迷妹尽断肠。当然苏轼后来娶了王弗的堂妹,中晚年又有数位侍妾,陪他走上流放漂泊的人生路的乃是歌姬朝云,也是在朝云陪伴他的那些岁月里他的诗情达到了人生巅峰。
十几年前就背下来的词,今天才问自己,不思量,自难忘,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是说,平时根本想不起来,也想不到,但其实很难忘记?每年到了明月夜短松冈上祭拜亡妻的时候,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惟有泪千行?
但从这首词中确可以理解,苏轼是真想不起来了。因为作为读者的我们无从从这首词中知晓王弗的音容笑貌,对王弗的描述只有六个字,小轩窗,正梳妆。
这六个字写的不是一个鲜活的人,而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连脸都看不清了。
纵然如此,这孤独和悲痛却穿越千年仍然鲜活淋漓得令人不得不动容——但是他写的是他自己落单的孤独。其实王弗啊,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
再看写给朝云的悼亡词《西江月》
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迁时过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反嫌粉涴, 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比写江城子的时候已经成熟了很多,经历了很多生死离别,和很多艰辛绝望,已是我们熟知的写前后赤壁赋清风明月与造化俱的苏轼了。此时写朝云,不在是悲恸的悼亡,而是鲜活的追忆和爱意。连“洗妆不褪唇红”都记得清清楚楚如在眼前,可见没有卸妆油是真的不行的。
“涴”,与渊同音,没洗干净的意思,可见洗粉底要洗干净也是必须要用卸妆油的。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竟是看透生死不存哀伤的境界,高情自应随晓云,质本洁来还洁去。
然而朝云终生仍然是妾,并未转正……
所以说,不思量,自难忘,实际上是已经忘了的意思。她已经忘了,可是失去她的痛苦还能打开品尝。
如果你没忘,你倒是写写王弗到底是什么样子,写了半天,只写了你自己多难受,亏得不知道有多少女青年以为你对王弗是千古的深情。
当然了,少年时的爱情总不敌悠长岁月里的共患难。人生皆苦,却在于修行。
然而你确不愧是传世的诗才,一首肥皂剧主题曲我听了几遍,只记得他们抄你的这一句。
有些事,有些人,有些词,当时以为懂了,必是没懂;再过个十年,才觉得恍然懂了,然而那些人和事已全隐没于悠悠岁月,而那些词因为烂熟于心再读也不会再有什么感觉。
岁月很长,人生很短,很快就会过去——高情自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