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边这张图,是从微信上一篇介绍祁彦子的文章中找的,内容是永济韩阳的合味庙,作者是画家张军社。此庙已毁,画家是根据当地人的回忆画的。
祁彦子是清朝末年的蒲剧名演员,虽然出身富家,从小上学,但因为热爱艺术,后来竟投身到蒲剧演员的行列中,这在当时是十分少有的。
祁彦子成名后,发心为年老无依的艺人盖一座梨园会馆。他家里原本广有田产,但因投身为伶,丢了家族的脸面,父亲不给他分遗产,邻里乡绅也不肯卖地给他。最后费尽周折,惊动了皇宫里的慈禧太后,这才拿到了地皮。又经过多年的筹资、建设,方才建成。庙里的主神是喜欢看戏的唐明皇,配享的是财神和关公。还有许多房屋,是给年老艺人们住的。另有一些田产,收的租子供庙里花费。
这庙大概存在了几十年,先后住过数千名艺人。抗战时期,方被日寇拆毁,现在还保留少许遗迹。
这庙的本名不知是叫“梨园会馆”还是啥,民间俗称是“合味庙”。“合味”两个字,曾引起人们的讨论,有学者从地方口音判断,认为应该是“学文”二字。
“学文”二字出自《论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做人要先讲孝悌谨信,再讲爱众亲仁,最后,如果还有多馀精力的话,才可以学习文化。
但“学文”这两个字,明显不是口语,不是生活里常说常用的。其他地方,也没有把梨园会馆称为“学文”的。从字音上说,“文”是二声阳平,和那个四声“味”不是一个声调。至于en和ei的区别,晋南人倒是不讲究的,可以忽略。
所以,我认为不应该把“合味”当成是“学文”。
有人讲,“合味”二字和戏曲演员、戏曲技艺有关,但这也是从“合味庙”联想来的,不一定准确。
我最早知道“合味”二字,却是在少年时代犁地的时候。不会犁的时候,被爷爷称为“离巴”,会犁了,就被称“合味”。在其他场合,也听过“离巴”和“合味”的用法,大意都一样,不懂某种技术的人就是“离巴”,懂了某种技术的人就是“合味”。
“合味庙”,可以理解成懂戏曲技术的人住的庙。
有了这层意思,再来理解“合味”。合味、合味,读快了就是“会”。“会”字反切开来,就是“合味”。
“会”字在这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会不会的“会”,另一个是“聚会”的“会”,“会馆”的“会”。
“合味庙”可能最初就叫“会馆”,因为像座庙,又被叫成“会庙”,“会庙”二字读缓了变成三个字,就是“合味庙”。
至于“离巴”,北京等地写为“力巴”,就是指外行或笨手笨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