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在电视上看了一出京戏《金玉奴》,是“像音像”的。前边的情节还则罢了,结局是把薄情郎莫稽给惩罚了的。

这故事出自《三言二拍》,说穷书生莫稽饿倒在丐头金松的门口,被金松的女儿金玉奴搭救。救活之后,金玉奴看上了书生莫稽,两人结为婚姻。莫稽考上进士,做了官,却嫌金玉奴出身微贱,是丐头之女,门不当户不对。赴任途中,莫稽把金玉奴推入江中,假说失足落水。金玉奴被一个大官搭救并收为义女,重新许配给莫稽。洞房之中,金玉奴让侍女棒打莫稽,出了一口怨气,最后仍是破镜重圆、重归于好了。

这个结局不太合理。莫稽把妻子推入江中,等于就是谋杀犯罪了,哪能打一顿出口气就算完了呢?还和这杀人贼重归于好?

所以这个结局会被人修改。打一顿骂一顿不行,还要把莫稽绳之以法,才算解恨。

但是只改结局也不行。金玉奴在洞房里棒打薄情郎,原本就是给重归于好做铺垫的。如果不需要重归于好了,何必再搞一次婚礼,何必再入洞房,何必再打人家?直接抓起来不就完了吗?

如果把重新结婚这个情节也改了,那就不是《金玉奴》,而是《秦香莲》了。陈士美杀妻灭子,逼死韩琪,是不可饶恕的罪,没有重归于好的可能,必须让包公把他铡了才行。莫稽的情节与此类似,只是稍稍轻一点而已。

但古人写书,为什么要给这个故意杀人的薄情郎以悔改机会,只让他挨一顿打骂,最后还让他入洞房呢?其实这也是被逼无奈的,是为了金玉奴的后半生。

古时候的女人,虽然改嫁再婚的很多,但主旋律并不提倡这个。有身份的体面人家,更是严禁此事。如果把薄情郎莫稽给处理了,金玉奴只能守一辈了寡,或者出家为尼,或者自尽殉节,还得把自己搭赔进去。所以,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打一顿骂一顿,出出气,不计前嫌,重归于好。

莫稽当初嫌弃金玉奴出身低,后来金玉奴认了大官做义父,这身份就不低了。但“出身低”只是个表面原因,二人的文化差异性格差异也是明显的,相处起来未必就能幸福。莫稽这人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救命之恩可以用别的方式报答,不应该仓促许婚。而既许了婚,就应该把这锅背到底。不能后悔,更不能在自己发达了之后才后悔。就是后悔了也应该忍着,不能下手伤人性命……

探究当初《三言二拍》里头的原意,应该是告诉世人这些道理。一方不应该挟恩高攀,另一方不应该背信弃义。虽然勉强地重归于好,但以后漫长的日子真的不一定好过。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