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表达与内心审视
——读刘祥亮诗集《挑灯看剑》
孙 瑞
在青州的中青年文学作者中,刘祥亮算得上一位杂家。他是诗人,已在《时代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歌百余首,并出版了诗集《挑灯看剑》;他是散文家,所作散文见诸报端,且有散文集《夜阑卧听雨》面世;他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有数十篇艺术评论散见于《中国文化报》等国家级和省级报刊;近年来,他又迷恋于书法创作,其作品受到书家的认可。虽然他在诸多艺术门类方面均有一定造诣,但以我看来,其成绩最大尚属诗歌创作。近日,读了他的诗集《挑灯看剑》,他在意象的表达和对内心的审视等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诗的形象,可分为物象(即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视象(诗人用视觉、听觉直接捕捉到的形象)和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感觉的想象而创造的一种赋予了更多主观色彩、但仍然能为人感知的具体形象)。人的主观情思,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古人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说。那该怎么办呢?最好的替代方式便是“化意为象”。这就叫“不言出”来替代“言不出”和“言不尽”,达到“立象以尽意”的效果。这种表达方式,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请看《受伤的梧桐》:
什么样的风/狠狠咬了你一口//扶住阳光/你笔直地站着/岿然不动/用一滴一滴的血浆/洗净伤口//伤口张着嘴/绽开一朵/永不凋谢的/笑
作者写的是树,但又不仅是树。说它是树,因为它生动地体现了被损伤的树的特点;说它不是树,很明显,诗的命意不在写树,而是借用梧桐树这一形象,表达作者深刻的思想内涵。既可看作是我们的民族,又可看作是作者自身,当遇到迫害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泰然自若的精神象征。诗的命意是抽象的,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但通过化意为象,诗意凸现,且给读者留下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达到“言近旨远”的审美效果。
诗歌是心灵的产物,一首诗无论是追怀往事还是描摹当下现实,无论是看似主观还是客观,都应该是内在心灵对于外部的关照。如果外部的景物不能同内在的情感融合在一起,那么这些景物很难传情达意,只能成为一种装饰。诗人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创作,但真正优秀的诗人无一不是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从中汲取情感和经验,并以此来关照外部事物。就这个意义上讲,一首诗的空间代表着心灵的空间,一首诗的深度又体现着内心自我挖掘的深度。刘祥亮的诗注重了对内心的审视,这表明了诗人的成熟。请读《剑》:
剑卧在墙上/与字画为侣诗词为伴/闻听窗外的红歌绿舞/岿然不动//拔剑出鞘/射出霜雪的光芒/敲一敲/弹出虎啸龙吟/剑没有生锈/剑不会变质/尽管如血的剑柄/落满尘灰/每个寂寂的长夜/我听它铿锵的呐喊/如唐代的县尉诗人/高诵《古剑篇》//剑卧在墙上/像一条待飞的龙
这首诗没有停留在对外部事物(剑)作过多的描摹上,而是面对当今纷乱的社会现实,注重对内心的审视,生动地抒发了情志:闻听窗外的红歌绿舞/岿然不动//敲一敲/弹出虎啸龙吟//每个寂寂的长夜/我听它铿锵的呐喊//剑卧在墙上/像一条待飞的龙……这是正义之声,既不被“红歌绿舞”所诱惑,又要对邪恶势力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随时准备出击的坚强决心。如此一来,使外部景物(剑)同内在情感融合在了一起,这首诗便有了深度和广度。
纵览诗集《挑灯看剑》,佳作多多:有的意境优美,想象丰富,如《冬夜听古典音乐》《写于端午节》;有的内涵深刻,语短意长,如《柿子》《碑》;有的富含哲理,启人心智,如《笼中鸟》《看人钓鱼》等,不一而足。毋庸讳言,书中的诗并非首首都是精品,有些诗还显得肤浅平淡,缺少诗意。希望祥亮在今后的创作中,扩大视野,在诗路的开拓和诗意的丰厚与深刻方面更有所提高。
——选自2022年第2期《青州文学》“文艺评论”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