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李公麟《西园雅集图》

不役外物,但求己心
——赏李公麟《西园雅集图》
青州第一中学高中三年级卓越班 翁旭晨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无论是秉烛夜游还是雅集作乐,古代文人无非是想在世俗之外为自己寻一处心寻安放之地。《西园雅集图》既是文人超脱物外心境的折射,也是李公麟丹青妙手的绝技彰显。
李公麟画人物通常“以立意为先”,强调写神传情。画中的人物,或题字作画,或悟道参禅,或一旁会心观赏,无不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画家对衣饰的刻画极为传神,用遒劲秀雅的线条勾勒衣纹褶皱,给人以衣带飘飞之感。可谓刚柔并济、婉转灵动,赋予了人物生动的神韵。
人物之外,对景物的描绘亦是一绝。李公麟“聚众所善,以为己有”,技法全面而扎实,他善于以白描手法表现竹石、花鸟、山水,笔法精湛。《西园雅集图》中写石密而不乱,笔法稳健,笔力苍劲。写竹浓淡合宜,虚实相映,萧疏清逸。整幅画面墨线率然朗快,嫣然欲绝,清新雅致。

李公麟自言:“吾为画,如骚人赋诗,吟咏而已。”画家作画时一任情意在笔墨中流淌,笔动犹心动,画境即心境。
这幅画中的心境,是不役外物但求己心的超然。淡雅的墨色雅逸的景致,烘托出闲适的心境。画中的人物在清幽的景色里徜徉,与自然天人合一,他们专注地投入到“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禅境里,园外的俗世已然泯灭,唯心中丘壑长存。
官场纷扰、仕途失意、壮志未酬、权贵排挤……是文人们常常遭遇的坎坷。李公麟1070年中进士,官至朝奉郎,因仕途不顺1100年辞官隐居。画中的苏轼更是坎坷,直接以“黄州惠州儋州”概括自己的仕途。“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以心为行役”的人生旅程既然如此之疲敝,那么,便放过自己,寄情书画,快然自适。如此,“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旷达洒脱的心境成为历代文人们的追求。
与秉烛夜游相似,这种心境透着苦中作乐的达观,寻求以优雅的姿态面对人生的苦难坎坷。历史上有名的雅集还有《兰亭雅集》,王羲之感慨道:“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当“欣于所遇”时,一切纷扰都将忘却,精神的所有负重都将卸下。以这种方式来对抗凡尘纷杂,物之汶汶,是古人独特的处世哲学也是现代人心向往之的生活方式。
在后工业时代,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被升学、工作、房租步步紧逼,压力爆表,被社会这台巨大的机器所拖拽。此时,我们可以学习古人的智慧。虽然由于生活所迫,我们不能做到放弃工作,放弃生活,但我们可以在物质生活之外,为自己开辟一片心灵的净土,为自己寻一处陶然忘机的世外桃源,或是文学,或是艺术,或是运动,通过“暂得于己”来以乐抗忧。或者我们可以读一读《西园雅集图》里那份诗意的美好,在那份悠然里重新打理心情,聚拢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动力。
(指导教师:郭伟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赏李公麟《西园雅集图》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