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间藏风雨,謦欬兆雷声——读《雷雨》有感

2018年1月16日,国家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据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介绍,语文课标变化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一是内容更全。在“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二是分量更多。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三是要求更高。在全面加强的同时,还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专题,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深入学习研讨。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提高了学习要求。新课标提出了语文学科学习的18个任务群,强调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同学们学习过程中,如何落实名著阅读和学术著作阅读,怎样把读写结合起来,下面这篇文章颇给人启发。

本文发表于2018年1月30日《语文周报》

眉间藏风雨 罄欬兆雷声

——读《雷雨》有感

广东省广州中学 张慧萍

读完《雷雨》,我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带着吃惊与惋惜。在我正以为周萍要带着鲁四凤逃跑时,他们却双双死去。这个结局确实出乎意料。但再读剧本情节,却又在情理之中。

剧本里人物的言语举动,一颦一笑都预示了风雷激荡,暴雨倾注的结局。

先看四风,这个在第一幕首先出场的丫鬟。作者在描绘了她发育健康、举止活泼、红润美丽的形象之后,有这样的一个细节刻画:“她很爱笑,她知道自己是好看的,但是她现在皱着眉头”。作者在花了大量的笔墨刻画四风的“美好”形象之后,最后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就暗示了下文的戏剧性冲突。正是四风眉间这一“皱”兆示了“风雨”的到来。这一“皱”,既是四风与父亲鲁贵间生活现实种种矛盾的凝结,更是她与周萍爱情悲剧的征兆。随着剧情展开,我们看到正值少女怀春的年华,四风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周家大少爷周萍,可是这种爱的“甜美”中却会有太多因身份地位的落差而带来的阴影与压力,更有来自周繁漪的嫉恨与破坏。这样,正如四风对周萍说的“我——我怕得很”、“我怕万一老爷知道了,我怕!”。周萍的软弱与犹豫,更强化了四风对爱情前途的担忧与恐惧。这一切,正是四风出场“皱着眉头”的内涵。作家正是通过四风这眉间一“皱”,概括了剧中人物的情感矛盾与戏剧冲突,孕育着戏剧发展的风雨。

同样,人物的语言也能推动着剧本的发展,兆示着雷雨的到来。

周繁漪,这个在《雷雨》剧本中起到线索作用的人物。她与周萍的最后几场对话中的细节令人深思: “最后铁链子锁着我,那我真就成了疯子了”“那么,完了”。作者在前几幕刻画完她比较沉稳的形象表现后,终于在最后一幕揭露了她的狠毒、阴鸷。她最后疯狂形象是这样的——“周蘩漪(报复地):‘你现在也学会你的父亲了,你这虚伪的东西,你记着,是你才欺骗了你的弟弟,是你欺骗我,是你才欺骗了你的父亲!’”。这一形象,就是她多年活在朴老爷的禁锢之下的压抑与遇见周萍个性得到解放后的矛盾冲突的体现。本来她的“形象”很好:在老爷面前优雅沉稳;在周萍面前风情怀春,在周冲面前温柔大方。但四风的出现让周萍的心不再在她身上,这不仅让她自尊心受到打击,也让她的天性无处释放,正如她对周萍所说的“你知道我没有你在我面前,这样,我已经很苦了”。所以周萍对她的一次次“拒绝”如同一盆盆冷水泼着她,也如同一桶桶汽油助燃起她的嫉恨之火。作家通过繁漪的语言,揭示了现实与她的理想间的矛盾冲突,兆示了戏剧结局的雷雨。

在刻画《雷雨》的人物形象时,作者总是在呈现该人物的“一般性”外部形象时悄悄地暗示人物命运发展的未来,在“外部的”形象中“暗示”出该人物隐藏的形象及其结局。就像四风红润美丽形象背后的眉头的一“皱”,周萍面目清秀的形象背后的神情的种种不安,繁漪温柔优雅里潜伏的嫉妒与阴鸷——人物的“另一面”都是通过“不经意”的言行神情的外部细节刻画和矛盾冲突来揭示的。

读者要能关注到作者这种“功法”才能理解人物命运的走向,才能看见暗藏在人物的外貌中的“风雨”,才能听见在暗响在人物的内心里的“雷声”。

(本文发表于2018年1月30日《语文周报》)

总评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高中学生扩大阅读量,阅读名著,落实“整本书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读书后如何写“读后感”,是不少同学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为我们写“读后感”作出了示范。

写“读后感”就是把自己读书以后的感想写下来。这仍然属于写“议论文”。与一般议论文不同的是,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从所读的“对象”(文章、书籍、剧本等)中“感悟”而来的。这样在写作时,就可能需要把与中心观点相关联的内容作恰当引述,让读者了解作者的“感想”(观点)产生的缘由。论证观点的依据也大多来自阅读的对象。如本文中“一颦一笑都预示了风雷激荡,暴雨倾注的结局”这一观点,就是在引用了剧本描绘四风的“皱眉着头”后联系剧本相关的情节分析得出来的,这样就显得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语文周报》向全国高中学生征集名著“读后感”,张慧萍同学便写了这篇文章。《雷雨》是一部著名的戏剧,不少人写过鉴赏分析文章。如何写出新意,怎样才能不落窠臼,是颇费思量的事情。张慧萍同学写这篇“读后感”是下了功夫的,曾先后反复多次修改才定稿,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篇“读后感”得到了编辑的赞赏,得以在《语文周报》上发表,可喜可贺。本文最大的亮点是立意比较新颖,显示出新的鉴赏视角,层次十分清晰,论证也很严谨。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经典作品的魅力是如此强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眉间藏风雨,謦欬兆雷声——读《雷雨》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