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人生》读后感

从知道这本书,到买完读完,差不多三年的跨度,再到今天把这些相关的思考写下,算下来都五六年了吧,期间也就不少书中的观点和友人有过对话,也是很有意思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会越来越长,寿命的增加会带来太多的变化,关乎社会、家庭、工作、情感等等。

在不少过去的文字中记录过,疾病与衰老和寿命延长的关系,挺复杂的,为什么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让世界上老年痴呆的患者变多,癌症等疾病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

有这样一个说法,就是原本因为其它原因,在60岁前便会离世的人,在现在的世界活到了80岁,那你说是因为他活得太久才导致患上这些疾病,活着感受痛苦,是不是有些冷血了。

随之而来的则是另一个问题,当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后,应该怎样选择?
花费添加的医疗资源去赌可能的未来,还是直面死神。

刚好今天看见了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某些特效药那么贵,是因为研发它的体系下,人命会更直接的拿金钱衡量,那么你愿意花多少钱买命呢?

再看一看某些药物进入医保还是什么名单之后的价格变化,体制不同啊,这儿单独多记录一下,事关创新和从零到一的突破,就现在看见的,咱们还需持续改善啊。

疾病与衰老,是每一个人都逃不掉的话题,抛开金钱这个角度,单纯的在有“尊严”的死去和全身插满管的存活下如何做选择?而“尊严”的定义又是什么,毕竟老祖宗早说过,好死不如赖活着。

时间线往前拨一拨,离开工作岗位后的时光如何度过,生活尚能自理时还好说,若完全的自理已有些许困难,是选择养老院还是护工呢?

我们这一代人的兄弟姐妹太少,几年前就和好友讨论过相约养老院的事儿,虽说有些开玩笑,但现在再看看,这或许会成为现实。

中国人历来都是家庭式的赡养,养儿防老这句话不是没有他的道理的。而随着计划生育、分工思想、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等等变化,原本投资到下一代身上的资源,与回馈的时间差延长,这种运作机制,还能顺利的运行吗?

60岁的大爷,儿女房贷还清没有都说不清,都先不说感情的缺失。上次回家,爷爷说到隔壁阿婆去养老院住了一段时间时,是很气愤的。

站在一个更实际的角度来看,儿女50岁左右,从资源、人脉、个人精力来说,应该是最后的波峰期了,他们的儿女正是什么都缺的时候,老人家70多岁,手脚开始不灵便,孤身一人在家,不是那么让人放心的,且不说长辈们都有能帮一点是一点的想法,就饭菜的口味偏好都可能让人不开心,不是替他们开脱,在没有兄弟姐妹帮衬的前提下,照顾一位老人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作为一个和好友讨论过相约养老院的人,自然也和朋友探讨过养老院的运营问题,这玩意儿很简单,算一下运营成本、一位老人愿意为养老付出多少,以及付出的有多少能用到老人身上就好,就我的认知呢,这玩意儿如果要讲盈利,就直接奔着最有钱的那批人去,那剩下的人呢?

就以一个月一万为准,以盈利为目的的养老院能倾注到个体身上的成本有多少?5000还是8000?一位护工能照顾几位老人?场所设立在哪?相关的基础设施成本几何?医疗条件如何?

将原本家庭的吃、住、医疗储备等成本完全的金钱化,不是一个小数,自然就不是所有人都付得起的。

再说情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进入养老院的两个极端群体不谈,中间的这部分人是最有意思的,没有巨额的金钱,但经济实力又还过得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不要说一帮子人生经历极度丰富的人在一起,谁也不会惯着谁,其现实程度可能比职场还刺激吧。

时间线继续往回拨,在寿命延长的情况下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原本的20多岁就业,60岁退休,80岁左右离开已算高寿,40年的积蓄应该还说得过去,那要是在后面再加上十年呢。金钱上的担忧尚且还有退休工资这一说法,多出来的时间呢?
(其实这儿就能很明确的看出来,作者所处的国家和咱们不一样,他们的养老更多的在于自己工作时期的积累)

放大一点体制的区别哈,仅以自家的感受为主,爷爷现在每个月快4000的退休金,奶奶也在特定时期购买了什么险,虽说一次性付了一笔钱,但现在每月应该还是有1000来块钱的到账,两老口合计差不多5000的月到账,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是完全足够的,之前和老人家讨论了一下退休金和延迟退休的事儿,退休金认知差异确实大,最后来补充。

退休年龄的延后,基本可以说是注定的了,其有着诸多的原因,专业人士也解读得不少了,我也就仅以此为前提,记录一下想法。

在确定人寿命增长的同时,退休年龄也在延后,看起来是不是让退休后的时间减少,好像更好安排了,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又来了,拿什么去面对更晚的退休时间,在这个变化飞速的时代。

先从工作的角度来说,曾经的铁饭碗会逐渐减少,曾经的一份工作可以做20年甚至40年,在技术迭代起飞的今天,这会越来越难,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有大量的工人需要另谋生路,而这样的行业会越来越多,怎么办?

生物的特质都是一样的,习惯于过去,更多的接受和被迫改变,毕竟主动求变需要付出成本的,而环境的变化又未可知。

而当变化已成为确定项时,终身学习,或许便不再像曾经那般是加分项,而是向必备项发展。

前几年关于收费员(尤其高速路收费员)下岗的新闻突然一下涌现在我的视野,最后全国范围内少了多少人工收费岗,又有多少人另谋生路,我也就没持续关注了,时代的洪流从来就不在意某个个体遭遇了什么。

来到另一个角度,情感。

寿命的延长,学习周期的增长和随之而来的观念改变,会让人们如何去看待情感?

爷爷奶奶那一代人,以如今的青年眼光来看,就是自己还是孩子时,便已经生儿育女,是不是算作来不及思考,便必须向前走?

父母那一代人,可以有稍多的一些思考,毕竟物质条件来说已经脱离吃不饱饭的年代,随之而来的一个现象,便是在特定时间节点爆发式的离婚(没去查数据,但时不时能看见相关的新闻,高考啊啥的),物质条件的日渐优渥和更多的个人思考,带来这些改变一点都不奇怪。

大学毕业后的聊天,大家更多的谈及家庭后,我才发现每个人的理所当然都不同,再组家庭这个概念才算是真正的走进我的认知。

学生时代,属于是知道,但没概念——就知道有这样的家庭,但连想都没去想过ta会是什么样的。

后来,听说了更多的故事,以及看见越来越多的信息,糅合一下自身的经历,关于家庭有了更多的思考。现在想想,那些稍早的思考和经历,是不是一种变相的阻碍。

大家的感情观念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更迭的,就像许多书本里面提到的,人为什么是群居动物一般,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时代,抱团能更好的取暖,而其中关于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的更迭论述也是挺有意思。

在物质不够充裕的年代,吃饱饭穿暖衣一定是第一顺位的,时代的变化和信息的充沛让很多人忽视了一件事,就是咱们能完全不愁衣食住行,也不过短短的几十年。

这也是为什么某些老人家的对话中,会听见“还能离是咋地”、“凑活过呗”等话语的原因,搭伙过日子,很简单的道理。

到了老爸老妈这一代,改革开放,下岗潮等等历史性事件的发生以及社会的改变,资本涌入和思想的交融,都是见证历史的人,一如当下的我们。

突然想到一个点,历朝历代皇朝的合法性似乎都是建立于前朝的不合法之上,自然而然的修史以及对前朝的否定,也是文人们一贯的操作,而我们在国力羸弱时为了发展接入全球体系时,对外来的思想是不是也有一种扭曲错乱的认知呢?这是不是也是现在各种“50w”、“公知”的由来之一呢?

说回家庭、婚姻,随着生产力的提升,男女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差异逐渐减小,父权社会的生产关系的绝对依附被逐渐削弱,剩下的更多是观念的惯性。

看看现在的某些女权,打拳都乱打,咱们妇女能顶半边天和土地革命以及公平的投票权,比多少名义上的女权有用多了,这很简单的道理,就是有属于自己的生产力,就能独自养活自己,哪个时候兴起的妇女回归家庭我也不知道了,之前看视频提了一嘴,没记录。

何时重新建立的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关系,这应该是挺大的一个话题了,就突然想起了,我爸妈开始工作时,可能会有女儿“嫁出去”的说法,但就我和家人们的对话、感知中,没那种很绝对或者很明晰的,男人养家,女人顾家的概念。

爸妈那一代的长辈,就我接触到的,没那种只负责家庭事务的,现在一想,还挺奇怪的。(写这一段时,想我妈了,今年是第七个年头了,真快)

当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在物质上需要彼此依靠后,对人生的思考自然就会变多,那句话咋说的来着,吃饱了找不着事儿干,不想,啥事儿没有,一想,万念俱生。

对那些理所当然的事物的思考,本就是进步的条件之一,一如当年的那颗苹果。而每一次的变革,自然会有许多的方向,不论好坏,社会经得起所有变化,但个人在浪潮中如何沉浮,就各凭本事了。

这样的变革,自然会有许多长辈甚至我们自己都想不到的事件发生,同样,也会在许多传统的观念中藏下罪恶。亦会有许多历来有之的事儿,迎来不同的处理方式,切忌选择性的关联,但又无可避免。

家庭暴力,我不信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这个词可能是,但就这件事本身,一如同性恋一样,咱们史书上写得不算少吧。

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受到冲击而随之适应,从思想到物质。工业革命让单纯的体力工作近乎消失,而思想上的小众,也在信息革命下产生更多的共鸣,更适合个体的时代就这样一步步走来。

人们突然意识到,好像我不用这样生活也行,尤其是精神世界的成长还跟不上物质世界带来的变化时,错位总是会产生问题。

物质条件满足个人生活,不意味着人们做好了准备,尤其是那还只是少数人做过的尝试,情绪放大了选择,再叠加“下一代”这样的枢纽,会让咱们没法完全的剥离,也为后来者留下思考。(这一截臆想程度较高,还是留个档,过后打脸也好)

再回到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就完全可以从自己的思考出发了,当然主观性也就更强了。

学习生涯的延长,带来了几点变化,更多的对世界的认知和思考,不一定能想明白,但至少有这样一个过程,挺重要的,比过后的后悔强,就像现在的我回顾曾经对职业的思考,会觉得挺有意思的,那些想法哪怕弱智,也比没有强不少。

学习生涯,为咱们的认知奠基,而现在的我随着接触到的事物变多,更多的接触到,咱们教育体系变得慢了些,咱水平不够,就不去理论性的谈了,仅从自己的经历来说吧,很重要的就是脱离社会现实的问题。

高考踩了个一本线的我,在填写志愿时,很单纯的想着,只要有公司的运营,财产、钱款的流动,那么会计这门职业就至少能有口饭吃不是,当然,这也和咱爸妈有记账习惯有关,直到老妈离开前,账本没断过,和我年龄一般长,现在还能想起每当有钱对不上时,就是记的老爸打牌输了,而实际上我爹一年都上不了几次牌桌。

虽说当时爸妈也建议我找一门技术性更强的专业,比如母校的车辆工程,还是传统的最强专业,但我还是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而坚持了下来,或许是那几年会计热得发烫?广告看多了?现在回想,如果当时做不一样的选择,我可能会活得更像个技术宅,更纯粹一些?或许这个公众号也不会有了?

高中学理科的我,读书时其实还挺享受那种纯粹的学习的状态,尤其物理化学生物,真挺有趣的,但现在回看,那时的我,似乎有些认知、天赋说得过去,但积累和介入的时间晚了一些的感觉,毕竟初中才从乡镇到了成都。这儿其实也能提一嘴教育的事儿,但那又是一个宏大的话题了,回到学习生涯。

仅就高中的考试来说,理科方向的四门,很明显的感知的出自己和学校最前面的那一批人的差距,就更不要说更大的层面。

当时的球友之一,大家的学习、作息,其实差不多,但从学习、考试的结果来说,人家是真的强一截,听说现在读博来着。学习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而从小地方跃迁到成都读书的我,现在回看,真不一样,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见过的事物是真不一样。

顺道提一个有趣的点,当时高二吧,去一位实外的化学老师家里补课,这位老师说了一句话,我现在都记得,“咱们呢,就好好学,二本就让那些普通学生去考就好”。

而我个人呢,决定从出生地出来读书时,小升初的学校还基本都考上了,记得很清楚的就是原本报考成外把时间和学校都弄错了,考了实外,也就是上面那位老师所在的学校,小升初我记得是刚好比录取线多了一分,初中升高中,学校我记得是搬到华阳去了,考下来差了100分的样子,虽说初中毕业我成绩烂到不敢出来参加中考,直接踩着最后几名的名额直升了学校的高中,但这也算侧面印证了不是。

高中的学习,挺快乐的,和朋友们聊起时,也一直都说高三是自己学习生涯中最快乐的一年,最后一年基本都是复习了,各科老师也不再像前两年那样做学习的管理,我这种成绩还过得去的娃,也不会给太多心理上的压力,当时学校对升学的考核也比较宽泛。

爸妈呢,这个阶段在考试方面的知识基本是帮不上忙的,更多的关注情绪的正常,那对我来说,就基本没啥压力,这或许也是最后高考成绩超乎爸妈想象的原因之一吧。

那个阶段没想过将来要干什么,咱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就是,学生只管学习就好,不要去想其他的,这样的认知起源其实挺有历史的了。

读书,在工业革命之前,不是大部分家庭都能像现在这样顺理成章的,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本就是有这样一个前置筛选的过程,再做完科举考试的,少之又少,根本就不用考虑就业的事儿。

随着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方式发生的质变,让教育的普及有了更好的土壤,几十年前,同样不算多的带学历人才,进入新中国的各行各业。

现在呢?大学学完,得自己想办法了,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背后当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这样的客观事实,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

那么,在高考前几乎没有过任何对职业思考的人,如何去做出可能改变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呢?

这儿是不是也可以稍微延展一下,为什么我们老说最近的几十年,没有那种星光熠熠的天才诞生,是不是也与此有关,要考虑收益时,怎能心无杂念。

小时候被问到长大要做什么时的理想早就不知被放在哪个角落了,而现实世界中不同行业的切实收益的变化在资本的逐利性下放大波动,撵在后面的火热职业,多少时候能喝口汤呢?

我大学的专业,会计学,也算那两年的火热专业了,高考收分快速的就超过了学校几十年积累的王牌专业,这里面关于金融的收益畸形的思考又是一个庞大的话题了,先放着。

回到我的切实感受,在大学的最后实操课前,我对自己学习了几年的会计工作,是真的不知道要如何直接动手去做相关工作的,就是学习和实践之间的距离稍有些远了,还都不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时的那门叫啥电算化的玩意儿,当时就单纯的觉得太简单了,现在看,就感觉那个可以有更灵活的测验方式。

现在都还记得,临近毕业了才考试的实操课,老师说了一句话,“现在再不教你们做一下,出去工作啥都不知道,多丢脸啊”。

就我一个理科生,是纯纯的想不明白,为什么在日常的学习中,不给我们那些实操课呢?就像初中的生物课,书本上的,和显微镜下的实物,那对认知带来的改变完全就是天上地下。

这也是大学后期,和朋友们聊天时会说,其他啥的咱不论,仅从动手去切实的做,人专升本上来的学生,比咱们强。

对大学的感知就是学的不明所以,没有思考,没有激情,没有实践,没有问题,不犯大错,则可顺利毕业。

当然也可以说我学校水平不行,或者是我自己不够努力,但讲道理,每年踩上一本线的人,也不是那么多吧,而我所接触到的同学,精力被分散至学习之外的占多数,再叠加后来的工作以及和不同的人之间的沟通,我想偏差应该还不至于那么严重。

这种自上而下的,读书就读书的认知,和这个时代是不是有些出入了?别说大学生,就现在的我,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之外的职业认知都是稀少得不行,而我现在还是个跨了不少行业的人了,没看见过,没实践过,高考完卸下所有压力时,扔本册子给学生,做抉择吧,这不是扯吗?

更长的寿命,更多的社会变革,对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要求也会更高,工作的惯性同样会让人的对外思考减少,那么当变化发生时,没人能教我们如何应对。

或许也恰是因为这样的学习经历,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一些奇奇怪怪的事儿,例如那句充满欺骗性的话语,“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这句话现在好像也很少说了。

也结合自己的感受来记录一下,很重要的一点,还是认知的进步,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这儿又催生出另一个问题——以此为前提的学习状态的变化。

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就是,高中阶段没有太多来自家庭的压力,就没有那样一种一定要好好努力学习才能怎样的心态,我是觉得这样的心态在现在这个时代有些害人,尤其对于家境不算优渥的孩子来说。

昨天还和马上高中的表弟聊天,他说觉得进高又有要重新建立新的社交关系,麻烦,我也就想起了刚来成都读书时的感知,顺便和他分享了一下。

到成都来之前对城市的认知,就来自于电视,或是书籍,就挺有意思的,我现在都还记得不知道哪部作品中提到的帮同学做作业收费的事儿,现在回想,我当时是有过这样的想法的,这玩意儿也是讲道理讲不出来的。

当时我也不杂花钱,一个月加上每周的公交车费也能在20以内搞定,是不是第一次喝酸奶我记不清了,但当时好友请我喝了一杯蓝莓味的,现在都还记得。

仅从经济条件来看,现在回看,比我想象中还大,大得离谱,我初中开始出来读书,基本校服穿了六年,算是有一个过渡期,换个场景呢?我在家乡考上了大学,再出来感受到那些颠覆性的事物,别轻易的说自己不会被诱惑什么的,不然你以为被各种产品,甚至诈骗手段坑了的人,都是傻子?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会有凤凰男这样一种说法的原因吧,顺手去搜了一下,这感官,绝了。

把百度词条也附上

还挺好奇的,男的叫凤凰男,女的叫什么?

收回话题,我现在都还记得高考成绩出来时,我的老爸老妈挺吃惊的,甚至他们身边的朋友们也不太相信,按照我爸后来的说法,原想着读个三本,也不是不行。

那么我对父母那一辈人的感知是,他们在我的学习期间对大学的认知是,大学生是值钱的,尤其我这种家庭条件不算优渥的,读书算是唯一的出路了。这种压力又该如何合理的传导呢?

他们是切实的经历过穷得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的时代的,也切实的感受过在学校组织活动时,家里没有一点闲钱,全班都去了,自己去不成的境遇。

(这也是上次回家酒后我爸和我说的,他那么多年都没有这些活动,我也是那时更清晰的认知到对我的一些教育理念的来源。

这儿单独记录个突然想起的事儿,大学有一次,不知道啥原因,有几位高中同学到我的学校附近,然后约着吃了个晚饭,当时我记得很清楚,大一应该是2013年下半年或者就是2014年初,我想着就在我的主场,银行卡里也有钱,反正就各种原因,我身上就五十现金,吃的火锅还是什么,夜市来着,并且吃到一半还停电了一会儿,当时的电子支付啥水平我也记不得了,反正就是没用手机支付,最后吃完人均消费不止50,我只给了50,这事儿我记了挺久的,现在都还记得细节,挺有意思的。)

在他们的眼中,我们这代人,衣食不愁,这还不好好学习,做好这个期间唯一需要你做的事儿,一天到晚想啥呢?

这种时代背景带来的认知差异,不是讲道理就可以改变的,就像我们的爸妈,很多时候不能理解,为什么爷爷奶奶他们,总是在吃剩菜一般,他们那代人,是真正的饿死过人的。

那么当学习之外的所有事儿在父母眼中都不再重要时,分数是很折磨人的。

爸妈造了个玻璃房子,希望你在里面学习、考试就好,期盼摒弃所有影响分数的因素,希望你能过上比他们好的人生,偶有可能漏过的其他要素,都得想办法给处理掉,但这事儿怎么可能那么周全嘛。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有多少人,在经历了自己的艰苦生活后,还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赌兴趣呢?筛选后,分数成了唯一的参考指标,而当分数发生变化时,学生是不一定能说得清原因的,那么这段时间干过的任何与考试无关的事儿,都可能成为父母眼中的原因,且不容质疑。

原本就无感的学习,可能就会向负面的情绪偏移,但在中学,能干的事儿还真不算多,老师们也会管,还是得考试,在这个时期,可能也不会太影响大的方向,但大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没有固定的场所、老师、学习小组,没人管,父母想管也管不上,再叠加学习的专业,在填报志愿之前可能根本就没概念,顺便把“大学就轻松了”的buff叠上,大学期间直接换个人的,也见得不少了。

我大学期间的困惑和变化也不少,职业化的会计,对于我来说,就是完全陌生的,还有一点就是,它不像理化生这些学科那么好理解,它的概念是人为定义的,不是自然规律,看不见摸不着,我又是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但在这儿,我又没能刨根问到底,学得挺憋屈的。

会从不知道备考了多久,考了四次,初级备考了两个星期,考了一次,现在我也觉得初级的学习,逻辑性更强,而会从中的不同学科有些点自相矛盾。(当然更大的原因就是我是个学渣)

现在回看,大一时辅导员让报的会从培训,就是骗人的嘛,啥也没学到,还占用周末时间,并且这种把戏,在大一入学玩过后,挺影响后期学习积极性的。

刚进大学,听话,就活该被骗?什么学长学姐卖的手机卡,必须在学校买的棉絮四件套,以及这种我觉得最恶劣的,由老师打配合且利用学校公共场所的教学欺骗,这对本就想寻求释放的学生来说,又多了个理由。

再来到另一个维度,也是一直以来不知道怎么记录的点,就是“早恋”在学生时代的影响,以及恋爱、婚姻认知的形成。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部分家长对孩子早恋的限制,父母可能20岁左右就成家了,却不允许孩子在17/18岁的时候谈恋爱,还不就是因为这个时间节点刚好和高考对上了,一切都得为它让路,而因为这个原因,再往前的读书时期,再多叠加一些因素直接就给砍了。

中学时期,青春期嘛,内外的变化都大,对这些变化的好奇是很正常的,往前数个几十年,都谈婚论嫁了(平权的问题另说)。

但在升学的压力前,不允许一丝杂音,但实际又很难做到完全的阻隔,不过不同的班主任把握的尺度不同,再加上爸妈的观念,还是限制住了大部分胆子不够大的学生,也同样会造成一些错觉。

而大学呢,这些所有的限制都没了,甚至以另一种完全极端的方式呈现,刚好在国力还不够强盛时赶上信息化时代,许多西式的价值观涌入,也就诞生了另一种说法,大学必须得做的一系列事儿,排在首位的就是恋爱嘛,而这些事儿,大多都和学习没啥关系。

大学前,告诉你啥都不用管,学习就好,大学时,除了学习之外的事儿都得做一遍,并且许多专业的教材,又与社会严重脱节,才看见了一篇关于叫编程的老师不会写代码的报道,评论的亮点是别影响我上网课就行。

大学毕业,先签三方协议,(加一点,有多少三方协议,是真实的呢?)不少人就这样,没有对职业、人生的思考,就失业了,这时和父母的冲突又出现了。

学啥做啥,不是顺理成章的吗,但现实是,报考时火爆得一塌糊涂的专业,毕业后卷成麻花,尤其某些学校的某些专业的扩招,就硬扩,有没有市场需求不管,有没有教学条件不论,反正得先有那个专业,毕竟影响学校评比排名啥的,再加上大学还有民办的,毕业就失业的情况越来越多。

而长辈们,并不一定理解,辛苦花费那么大的成本让你把大学读了,杂毕业了去干一些不知所谓的工作,本专业累就累点嘛,吃点苦不算什么,经历过下岗潮的他们,对稳定的执念,也不是现在的我们能理解的。

作为当事人的我们呢?一直听你们的,也没啥好结果嘛。

大学毕业这个时间节点呢,22/23岁,工作还没弄明白,部分长辈就开始催成家的事儿了,至少我这一代人的父母,没有这么长的学习生涯,我爸23岁有了我,我23大学刚毕业一年。

有一个概念叫做社会时钟,这也是我绕了这么大一圈写学习生涯的原因之一(还是没忍住就碎碎念了那么多),老爸初中没毕业还是刚毕业就安排进的火电厂,我妈稍晚一些,读了高中,而他俩,从我接受到的信息来看,成绩应该都还挺不错的,俩人应该都是安排进去的,这或许也是他们让我在每个影响人生的重要时间节点自己做选择的原因之一吧。

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我们和爸妈他们相比,直接与职业或者说社会接触的时间,晚了至少四年,仅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就和长辈们的社会时钟不同,当然那种爸妈都是高学历甚至爷爷奶奶都是高学历的家庭另说,从某种角度上他们的催促,可能在于,子女不需要像他们当年一般奋斗?

社会时钟的不同,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他们可以在工作四年后,基于更纯粹的前期工作经历去换职业、跨行业。

现在的学生,毕业四年后,敢主动去跨行业的有多少?

长辈们的工作更迭,都是做好了以年为单位的准备的,而现在这个跑得飞快的时代,这种定力面临了更大的风险,这也是上次和朋友吃饭聊天时说到,现在回看,当时学习更基础,更底层的专业,可能会更好。

我的感知,纯主观,除了那些惊悚的标题外,没有查证后的数据支持,就是四年间,可以换不知道多少条赛道,随之而来的年龄的压力,也完全不一样,这儿也是很多冲突的源头。

长辈们23岁,已经是一个少说有4年工作经验的打工人了,我们23才刚开始直面社会,要是再遇上个小学晚读,高中复读啥的,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27/28是十年的工作经历和可能就2~3份的工作经历,我们27/28,可能还在纠结做什么。

这期间的差异再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催化一下,就更凶猛了,按照那个节奏,工作10年再不考虑成家,不正常吧。这种错位很难靠讲道理说清楚,更不要说,这种道理是不是我们自以为的合理,还有待时光检验。

再来说一嘴教材,其他专业的我不清楚,会计的一整套体系,是以人家的框架为基础的,去看一看那些经济学啊啥的教材,最早的出版时期是什么时候;学校里的部分教师又是怎么授课的,对教师的考核体系,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就单说念PPT上课的老师,大家遇到的真不算少。

而结合我的实际感知,毕业的第五个年头了,身边相关专业的朋友、同学,姑且不提有多大比例从事这个工作,就实际做会计的,听见的和接触的,以工作后重学为主不说,真合规合法按照书本来的,一言难尽。

这一系列因素的反馈,再加上技术革命带来的红利差不多被消耗殆尽,工资倒挂的事儿听得越来越多,还有个叫做沉没成本的玩意儿,以及劳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践行、细化、完善,打工人难呀。

工作牵扯出来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成家,这本就相关联的两件事儿,就更有趣了。长辈们希望读书时心无旁骛,大学毕业就领一个回家,而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

讲道理,大学谈恋爱的人不少,但毕业即分手的故事,好像更多,这和立业,是直接关联的,读书时,衣食住行都不愁,理直气壮的伸手求援,两个人怎么开心怎么来,长辈们也鼓励。

但毕业,通常就意味着两个人时间地点的不匹配,再来说其它的,从来没有思考过生活压力的学生,毕业时还选择继续,那就是选择携手博未来了嘛,对这个事儿,我是真的很难抱有足够的信心,不是不相信爱情的美好,而是爱情的美好能盖过一切的情况,太少了,更不要说社会对一个人认知的改变,传递到爱情时,会变成什么样,没有人可以预知。

这儿还是先放一个点在这,寿命,相较于长辈们,寿命的增长,对我们来说是注定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是抱着从一而终的想法去选择另一半的话,相处的时间也注定会长于长辈们。

我们几乎不会有长辈们所经历过的那种搭伙过日子的概念,脱离了生存压力和原有的社会时钟后,所思所想会是指数级的增长,尤其是在见过更大的世界和更多被互联网过滤后的事物之后,变挑剔是一定的,花花世界迷人眼,多去和真实的人接触一下吧。

爷爷奶奶那一辈,普通家庭哈,能空下来完全的过自己的生活,基本都得在孙子那一辈中学往后了,这个时期,能过也就过了,爸妈那一代,很多也会选择子女成家立业后放松一些,而我们呢,则看见、听见了他们的人生,也一定会基于自我的认知做出自己的选择。

认知的差异,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会展现得更直观,这源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网的发展,爸妈那一代人能有个笔友就挺不容易的了,而我们呢,理论上可以去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认识互联网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能看见世界上的所有美好,不论他离我们有多远,相似 环境成长起来的人,有更多相同点,那当你看见了一个个美好的点之后,又会选择以怎样的目光看向身边的人呢?

我记得原书作者提了一个观点,大意就是以后的再组家庭会变多,亲缘关系会有新的形式,另一个点就是年龄跨度超过十年的组合会变多。

就离婚这事儿,从不耻到习以为常,也没多久不是,而类似的这些变化,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记录一件没有验证过的听闻,突然想起了,上海还是哪儿,为了省掉房子过户的费用,夫妻离婚后,长辈与晚辈结婚,以离婚财产分割的方式省下了一大笔费用。

很多事儿,咱们觉得道德上过不去,但当它能切实的带来收益时,这样的坚持又有多少人不会动摇呢,甚至这件事儿,从一些奇怪的角度,还能被解读成夫妻情比金坚,毕竟假离婚真诈骗的事儿也不是没有。

还有那句网友的调侃,5块钱你让我吃屎,我绝对打得你妈都不认识你,20000一口我能吃成全球首富。

社会的变迁,我们都是参与者,谁都不可能说你们变吧,我在旁边看着。

有好友曾经纠结于另一半的年龄不能比自己小,也有有人讨论所谓的最大年龄跨度,仅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非要划线的话,十年以内的年龄差,真不算事儿,小朋友时,大十岁叫叔叔阿姨,成年后,不还是哥哥姐姐吗,这个观念,受这本书的影响极大,或者说就是因为这本书确立的。

个人认为哈,你要说就活40岁,那10年当然可以说是绝对的参照标准,在10年的寿命在总的人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年龄差异更多的是带来其他更多维度的区别。

外貌,讲道理是最没有参考性的,有太多方式可以来抹平了,剩下的区别中,最直接的,可能就来自于对生育的认知和态度,这个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可能最大哈,当然我也没研究过,身边的见闻,那偏差就海了去了,就不做记录了,而如果你要说,我这一辈子就是没打算自己生育的,那这个维度,也可以直接划掉不是。

年龄就像银河系中的太阳,带动认知、身体状态、物质条件等等的变化,而认知这颗星球,还受到许多其他的星球的引力影响,或许某一天划过一颗巨大的流星,直接给你把认知带走也不是不可能,而在整个星系中,有太多的星球,彼此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

就像现在的我,是不太相信那些永不更迭的原则的了,尽力去维系守护那些良善就好,也对那些坚持恒久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也自然就无法预知哪些事儿可能给自己带来影响。

改变(影响)一个人的外力越来越多,不要给自己画圈,一成不变不是好事儿,在不断的内外变化中,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点,尽力去保持良性的变化就好,更明确的是,在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情况下,我也不知道如何一动不动。

基于如上的认知,对友情、亲情、爱情,自然会衍生出对应的理解,也算以这种方式合理化了许多事儿,不然很多事儿还真想不明白,之前也写了一篇,熟人应该是知道那个时间节点的催化剂是什么的。

很高兴,很幸运,曾经有人与我结伴而行,让我可以更好的走过那些一个人的时光!
无心可猜的路人,公众号:无心可猜的路人
很幸运 你们曾在人生的路上与我结伴而行

而关于爱情,在另一篇手稿中,这儿先沿着家庭的重组和新生的家庭观念写下去。

作者提到的更多的重组关系,具体的也记不清了,举个我理解下的例子,A和B、C和D、E和F分别组成家庭养育有儿女甲乙丙,若A与C重组后再次与E组成家庭,那么乙和丙是什么关系,甲和丙又还能组队吗?

这样的关系链可以随着时间和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程度的放大,我们老说500年前是一家,那这样的一种可能的演变,是不是会加速。

我不是推崇或向往这种关系,只是阐述其可能性,就个人而言我还是向往从一而终的感情。

同样,基于如上的可能演化出的恶性事件,讲道理也听得不算少了,家境尚可的张三和李四结婚后,无法生育,在抱有异常目的的情况下,张三与王五在婚外生育了,把孩子带走“回归”家庭,而王五因各种原因只得忍受;亦或张三和李四育有儿女,两人分离时对孩子的承诺以一人耍赖,负责的被迫承担全部收尾,现实世界往往更魔幻,而人也从来不是可以绝对量化的模型。

提到责任了,就多记录一笔,在我的成长经历中,责任是贯穿始终的,而老爸在成年后少有的嘱托,也是,要担得起责任,这原本也是很多关系的重要羁绊,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负责的惩罚减少甚至变相的收获奖励。这个要素的地位在社会中也发生着变化,就原本许多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更多的出现在视野中,希望规则能更快的适应吧。

顺着这个把原本想单独开来写的内容记录一下吧,“意定监护人”

前面不是写了养老和同性恋的角度吗,这儿把《和陌生人对话》中看见的一个角度记录下,刚好还算有所关联。

顺着前面写的相约养老院这个点延展一下,能相约养老院的前提是什么?以及真到了人生的最后时光中,若身体已不能支撑基础的作息时,差不多年龄的好友能为你做什么?你又能为他们做什么?

真摔了、绊了,能有人帮你打120就挺好了。说到这儿就想起那离谱的判罚。

如果有子女,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有更多的兜底机制,就最极端的情况,真有异常,至少会有人替你“闹”不是,这也是前段时间上海那事儿带来的思考之一。

而若是没有子女,那便需要更多的规章、制度、法律来为自己兜底,这个和有钱没钱有关系,但具体是什么关系还真说不清,有钱的指不定被坑得更惨,好像有点黑暗了,但取极值本就是一种思考方式嘛,顺便看看网信办最近发的关于养老诈骗的事儿。

那天看见的说法哈,西方以教堂、信仰等方式填不着养老的空缺,相信自己生前做了好事上天堂,也以此为条件做到心安理得的接受别人的帮助,而咱们历来就是家庭式的养老,而外部环境的变化,让这种养老方式的基石变得不再那么牢靠,当然这是个很大的话题了,但就像那天和老爸聊这个话题时说道,年龄大一些的90后已经要面对这个问题了。

就像我很久之前对法律的思考,其滞后性,是不是意味着要有一代人为这样的变革付出代价或者说承受其不确定性,这个其实也算和我之前做过的家政行业强相关了。

适老化的基础设施和响应团队、应急方案。举个例子,自家的,之前回去听说爷爷上二楼平台给鱼池换水还是啥的,摔进去了,头也磕破了,大声的呼唤楼下的奶奶,那个时间点天气还不算温暖,这样的场景是很危险的。也就是从那天起,我会更留意市场上的相关设备,比如有摔倒提醒的手表手环啥的,但似乎没看见专业的针对老人家的,等着技术力超标后溢出覆盖?

而这玩意儿需要的是一整套的方案,楼道宽度、楼层高度、楼梯高度、是否有电梯、社区响应速度、附近的医疗资源、无障碍设施的安装情况、维护情况、人文关怀等等。

同样,怎样做到其间的平衡,也是要有实际的数据和实例做支撑的,再取极值一下,就是把人捆住,关在房间里,他肯定不会摔倒绊倒,但这,换你,你干吗?

而关于同性,也是因为当时看见的一个说法,“意定监护人”的相关案例,对我国的同性,就相当于结婚证了,很黑暗的极值就不写了。对同性来说,就目前能看见的,在国内解决子女问题的合情合法方式就是领养,这里面的伦理和现实情况,是需要有人趟路的,就像咱们这一代人,选择整容的,在年老后会面对什么,犹未可知。

写上面这些,不是我推崇必须要异性结合并生儿育女,只是刚好想起这个话题和责任算是相关,并且也和朋友聊过,就是在做决定前,多想一想可能的情况和自己会面对什么。

就以离婚为例,若生育有儿女,那么在我的观念中,不论你与另一半的关系恶化到什么程度,对孩子的责任从来就不会因此而转移或消失。

如何去处理与另一半的关系是另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了,就像前面写的ABCD,若A想要去体验更多种的人生,那就要自己背起那些过往,别人要不要是别人的事儿,哪来那么多只享受不付出的情况。

最后把养老金的话题记录一下,爷爷现在到手拿4000的样子,之前打车遇到一大爷给我说跑着玩,一个月也就拿7000多,而关于这些钱从哪儿来,从我有限的认知中,就是这一代人养上一代人,而不是我交的钱养我自己。

也就意味着,随着独生子女一代人的生育率下降开始,养老金的来源在持续减少,不谈长辈们在不同地区拿多少退休金,有这样一个思考,至少对个人来说能更好的面对未来,当然我是不希望最坏的情况出现的,天下大同也是咱们的理想嘛。

不想去排版了,就这样吧,说是读后感,其实很多点和书没关系,但能串起来也挺好。

无心可猜的路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百岁人生》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