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音乐所表现的世界,你会想到什么呢?是贝多芬《月光曲》里,所表现的散发清辉的月亮和波光粼粼、淙淙流过的莱茵河?还是久石让悠扬如水的钢琴声里,所呈现的异想国度中幻想的奇遇人生?
音乐,是我们生命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情绪总能在或激昂、或柔和的旋律中波动起伏,我们的心灵总能在或高亢、或低沉的曲调里找到共鸣。
2020年10月28日晚六点半,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的张景晖老师莅临阅心空间,带领阅心空间的伙伴们一起解读了周海宏先生的音乐心理学研究著作《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
张老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获得硕士学位,现为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员,山东省音协会员和烟台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曾获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袁红玉老师和侯玉萍老师。
张老师在活动开始时表示,由于《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一书内容较为理论化,因此她会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其中的核心观点表达出来。同学们也在张老师亲切近人的话语中,放下了对于专业书籍解读的心理负担。
张老师首先向大家阐释:音乐如何与心理对接。在《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一书中,周海宏教授提出“联觉”一词,即由一种感觉联系到另一种感觉。音乐除了给人带来听觉方面的感受外,还能将其他感官联系调动起来。正如当我们听了一段柔和舒缓的音乐时,我们会联想到的是杯中之水和浅色系的衣服,从而触动了我们对于音乐世界在视觉方面的想象。
以感官方面的音乐联系为引,张老师由浅入深,进一步谈到音乐是如何影响人的情绪变化的。张老师分析道,音乐节奏的快慢,音的高低以及起键速度的快慢都会影响人们对于音乐的体验感,从而产生情绪的起伏。
其中,张老师尤其对起键速度快慢的问题,从日常心理的角度,作了一番延展:音乐中的起键速度可以和与人交谈时的语速联系起来,在听一段音乐时,如果曲子的起键速度快,那么人们便会产生紧张感。类似地,如果我们在与人交流时,如果以一种快速且较重的语气作为交谈的开端,就会引起对方的不适,从而使谈话氛围不和谐。
例如,在本次活动当中,张老师分别以语速快和语速慢的方式,称呼李文洁同学的名字,大家一致认为,语速快的称呼让人觉得紧张和不适,而语速慢的称呼则让人情绪稳定、心情愉悦。对此,张老师提醒到,我们日常与人交流时,要让自己的情绪和缓一些,语气适中一些, 很多时候人们吵架吵到最后,或许并不因为某件具体的事,而往往是因为对方过重的语气和看上去不太和善的态度。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赞同,有所思考。
在结束了“音乐如何与心理对接”的话题之后,由同学们提出的对于欣赏高雅音乐时所产生的疑惑,张老师表示,音乐不需要懂。一语既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同学们认真的眼中出现了一丝困惑。
张老师解释道:“很多人在听古典音乐时,都会纠结于思考这首曲子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如果我听不懂,会不会太尴尬?然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音乐表现的世界的想象和理解是不一样的,且音乐具有非语义性,音乐本身也并没有表达具体的内涵,故而音乐不需要被懂。人们也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复刻作曲家所要表现的世界。音乐,只需要被听,被欣赏,被感受。只要我们在一首曲子中产生了与其基调呼应的共鸣,只要我们在音乐中获得了美的享受,音乐的价值与我们的审美体验就得到了实现。”
与此同时,裴莉同学也表示认同:“欣赏音乐要重视自己的真实体验,感受音乐本来的样子。只要你在其中感受到了曲调中传达出来的美就已足够,不必绞尽脑汁探究它的深意,不必要把音乐复杂化。就如同以前有个同学将《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一句话分享给我看,我的第一反应是查找资料,把这句话的意思弄明白,而另一个同学看了这句话之后,他的回答就是:‘你不用明白它具体在说什么,只要你能从中感觉到美就已足够。’文学和音乐的欣赏方式是有相通之处的。”
张老师进一步说到,音乐就如一味中药,在我们感知它的美时,我们的审美能力会得到提高,我们的心灵会得到治愈, 我们的情绪,气质和心理状态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好的改变。审美,使人幸福。但同时张老师也指出,虽说音乐不需要被懂,却需要我们学习,学着接纳、包容,理解和欣赏。
对此,张老师又为我们打开了音乐欣赏的新思维,即突破自己的“盲维”(被屏蔽和忽视的维度)。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自己向来喜欢的音乐领域,以及大数据推送出的令我们不假思索常听的音乐,而是应该尝试不同风格的音乐,并从中寻找美感,从而提升耳朵的适应能力和心灵的接纳能力。从音乐欣赏出发,在对待生活中各类事物时,突破自己局限的世界,宽阔自我心胸。
而谈到认知层面的“盲维”,有同学便向张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当我们认识到自己有很多‘盲维’时会产生焦虑,怎么办?”张老师十分果断地回答道:“当你意识到自己有‘盲维’时,你就已经赢了。“
人的一生很短,不可能穷尽所有层面的认知,我们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充自己的维度,找到自己的热爱。而在这个过程中,试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陌生的事物往往是习惯性地寻找经验,而不是主动尝试。”
对此,袁老师也有精辟的补充:“你现在做的所有尝试,都是在为未来做准备,一定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发挥作用。”
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与老师亦是相谈甚欢,不同的观点和思想在夜晚的601碰撞出了绚丽的火花。
“为什么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仍旧可以疗愈我们现代人的内心?”曾泽芸同学向张老师询问到。而张老师也启发式地回答说:“我们常听的其实是西方古典音乐的1%,那么我们应该先想想,为什么我们不听那99%的曲子呢?”
有同学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那时流传下来的音乐中的1%,比剩下的99%更具有美感,更能治愈和安抚人的灵魂,人们更愿意去接受,自然也愿意传承下来。”还有同学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发表意见:“人性的变化过程缓慢,人类悲欢离合的情绪从未因时而变,故而依旧能够接受过去的音乐,并用其治愈自己的内心。” 又有同学联系时代背景,认为剩下的99%的音乐由于流传度低和技术落后而缺失,使得我们所能听到的,只有眼下所接触到的曲目,从而只能用其进行疗愈。
裴莉同学亦补充到:“我们对于音乐的体验应该立足于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同时也受一定时代下技术条件的限制,不同时代的人审美标准是不一样的,那99%的音乐作品也许当时的人们看来是好的,但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对于美的感知和共情的标准又发生了变化,就体味不到当时所谓的好。比如我昨天情绪低落,在听到一首悲伤的音乐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而第二天,我的情绪亢奋,再听同一首曲子,就感受不到其中的感人之处了。”
听了同学们踊跃的发言,张老师欣慰于同学们精彩的表达,并从音乐史的专业角度做出最后的分析:“首先,从音乐研究的角度来说,人类的耳朵会自动辨别和谐与不和谐的音乐,并且倾向于和谐的音乐形态。人的生理审美,从古至今都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我们如今能听到的17、18世纪的经典音乐,其实是经过人们耳朵筛选,从而传承下来的。其次,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17、18世纪的西方,技术已经较为发达,越来越多样的乐器被发明了出来,能够展现出更好听的乐音。由此最适合的音乐区位就产生了,再加上当时的作曲家们,处于启蒙运动时的感情爆发期,便能在当时将所有好的音乐组合创作完毕,成为经典,流传至今。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便是这些我们所能听到的古典音乐,它们被保留了下来。历史的偶然成为了今日我们音乐欣赏的必然。再好的东西唯有生存下来,才能被人们接受,并让它发挥作用。”张老师的一席话,也让在场的同学们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对于音乐艺术更深广的了解。
从活动开始,张老师对于音乐表现力的解读,再到后来同学们与张老师在音乐问题上的互动,不同的精彩表达,如同一曲美妙的交响乐章,在阅心空间演绎。音乐,是我们精神的归依和灵魂起舞的美好存在。它最主要表现的世界,其实是人类的情绪体验和深邃丰富的内心,最终又给我们以生命的鼓舞和力量。
晚八点半,《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书籍分享交流活动落下帷幕。感谢张老师的陪伴与分享,也感谢阅心每一位在场的伙伴们,带给彼此思想上的交流与启迪。愿我们都能带着今日的收获,用音乐打开自己的心灵之门,伴着动听的旋律翩然起舞,提升审美能力,在音乐的世界里优雅栖居,以全新的思维高度为契机,探索更多生命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