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难得的经典著作
——读孙扬长篇小说《兴安踪影》
史飞翔
最近,我一口气读完了作家孙扬的长篇小说《兴安踪影》,内心激动不已。这部长达110万字的三卷本小说时间跨度长、涉及地域广、牵扯人物多、重大事件繁,堪称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凯歌、一部理想主义的英雄史诗。小说以纪实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再现了1938年至1941年三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安康地区领导青年学生和革命武装力量与地方恶霸及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卓越的英勇斗争以及在秦巴山区建立、发展、壮大党组织的历史过程。作为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陕南革命史的长篇小说,《兴安踪影》人物描写形象生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具有极强的画面感,阅读时给人一种风驰电掣的感觉,令人目不暇接,手不释卷。同时,小说又具有一种浓郁的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充满着一种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和积极昂扬的理想主义情怀,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兴安踪影》是一部恢弘的历史画卷。小说呈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用如椽巨笔为中国共产党人树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整部小说气势磅礴,是一部难得的经典著作。
《兴安踪影》一书系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作品,作家出版社出版,刚一问世,就在文学界引起广泛关注。2020年2月5日,《文艺报》用超过二分之一的版面刊发了作者孙扬写的饱含深情的后记《故乡深处觅踪影》,对全书予以重点推荐。陕西当地的主流媒体一致认为“《兴安踪影》笼罩着浓厚的时代和乡土气息,笔调开阔、幽默、爽朗;语言生动活泼,朴素亲切,体现了个性化和地域性的特点,洋溢着积极向上,乐观坦荡的情怀”。腾讯网评论“《兴安踪影》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生动的艺术加工,塑造了一批为实现伟大革命目标,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赞颂了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革命奉献精神”。凤凰网认为:“作品篇幅宏大,文风大气,深具地方色彩和历史厚重感。”与此同时,《兴安踪影》在广大读者中也产生了强烈反响,好评如潮。除陕西外,北京、浙江、江苏、新疆、宁夏、河南、山东等省市的读者也纷纷打来电话,发来微信对该书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肯定:“作品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生动的艺术加工,塑造了一批为实现伟大的革命目标,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赞颂了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不畏艰难,保家卫国的革命奉献精神。作品笼罩着浓厚的时代和乡土气息,笔调开阔、幽默、爽朗;语言生动活泼,朴素亲切,体现了个性化和地域性的特点,洋溢着积极向上,乐观坦荡的情怀”。
小说《兴安踪影》之所以能赢得文学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首先要归功于作者孙扬严谨的写作态度和求实的探索精神。为了写好小说《兴安踪影》,作者孙扬不顾年老体迈,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历时数载在安康有关县档案局和省市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与陕南革命史有关的资料、史料,光读书笔记就记了整整六大本,这还不算那些复印的资料。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作者又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钩沉探疑,仔细核对,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地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地去写好每一人物,每一件事,每一细节,每一传奇故事。为了忠实地纪录下这段峥嵘岁月,作者先后深入安康市汉滨区、紫阳县、旬阳县、汉阴县、石泉县和镇安县等十多个区县,对原陕西省安康地委所在地、关中分区、红二十五军与陕警二旅交战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又参观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等地,置身现场,触摸并感知历史真实,尽可能做到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真相。此外,作者还深入采访了相关人物,不下百人。比如,作者远赴杭州,对参加旬阳暴动的惟一健在的共产党员罗寰进行了探望和采访。除采访人物外,有些场景,比如汉江、洵河等,还有一些民风民俗方面的知识,作者也都一一去实地体验和收集。这些方言、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既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和审美性,又让党史、国史、革命史、社会发展史等历史事件,通过人物和故事,融入日常生活,让历史走进文学的意境。习近平总书记将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概括为16个字,即“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兴安踪影》一书是落实“学史明理”的典范之作。正是因为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学史精神,才使得《兴安踪影》一书在陕南党史的研究与传播上填补了一页空白,因而也就在文学史之外具有了较高的史学价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小说尤其如此。海明威说“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布封说“风格即人格”,说的是同一个道理——都在强调语言的重要。老一辈作家历来重视语言的艺术。鲁迅、老舍、张爱玲、沈从文、汪曾祺等都将语言的锤炼当成是毕生的大业。相比较而言,如今的作家则远远重视不够。时下的一些小说,思想不能不说深刻,情节不能不说跌宕,就连结构处理也可谓处心积虑。但一读文字却如同吃了一口含有沙子的米饭,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小说的语言,特别是对话中的语言,它最能体现出一个作家的功力。好的小说只要读上开头几句就能将你吸引住。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孙扬出身于诗人,对语言有着天生的敏感,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出神入化。正是因此,《兴安踪影》在语言的运用上创造了一种“诗化的语言”,质朴静谧,摇曳多姿,像傍晚江面上的水纹,随波荡漾,随物赋形。整部小说阅读起来舒缓有致,清风拂面,使人如闻天籁,如饮佳酿。
歌德在同艾克曼的谈话中指出,长篇小说最难的是结构的处理,为此他告诫人们要慎写长篇小说。的确如此,一部长篇小说能不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处理。小说《兴安踪影》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娓娓道来,没有一丝一毫的花里胡哨。作者在小说的构架上遵循叙事原则,徐徐推进,偶尔采取插叙手法,穿插讲述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这样的一种素朴的处理方式反倒让人对故事能有一种整体感和连贯感,而不至于劳神费心。由此可见,真理是朴素的,最高的境界是技巧。
说到人物描写,《兴安踪影》堪称是一组英雄的群像。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四百多个英雄人物,这里面既有贺龙、徐向前、习仲勋、汪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有王力、李兆众、罗长勤、刘文彬、孙瞻山等青年共产党人。作者写这些人物时倾注了一种真挚的情感,写到激动处常常泪水横流。与以往小说不同的是,作者采用了一种设身处地“贴”着写的手法。这种写法严格遵守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按照历史的轨迹,顺着情节的发展,一点一滴地去还原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凭借主观臆断,任意拔高,穿凿附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兴安踪影》一书的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它一改以往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程式化、单一化、标签化、脸谱化的通病,恢复了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本来面目,不溢美、不隐恶、也不理想化,而是尽可能地做到了忠实于历史,忠实于生活,忠实于人性。对于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作者是抱着一种极大的尊崇来写的。因而笔下时常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温情与敬意,这在以往小说中是看不到的。
《兴安踪影》是一部记录秦巴山区的民俗风情录。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既衬托了气氛,又刻画了人物,同时也推动了故事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说还引用了很多方言、民歌、民谣、船工号子等,这些貌似闲笔,实则“言有尽而意无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既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笼罩于全书的情感基调。
《兴安踪影》是一部用耐心打造成的经典之作。据作者在后记中讲述,该书虽然历经四年半而完成,但实际上却几乎耗费了作者的一生。“那些人物、事件在心里储存着、惦记着,一直没有搁下,而且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那些素材在我的大脑里存放了整整60年。我要写这部书的时候与开始萌发的心事已相隔50多年。其实,那些曲折的路程,艰苦的磨练,英勇的战斗,悲壮的故事,蕴藏在我心中已70年有余。”作者讲他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是“为自己还愿,给家乡父老乡亲们还愿,更是向先烈们还愿!”不仅如此,作者还坦露心迹“我是靠故乡的群山,蘸故乡的汉水,捧故乡的溪流,描绘那些动人心弦的故事,让美妙的乡音响彻广远,锻铸天地良心!”求仁得仁,如今作者的心愿终于得到了圆满的实现。作者孙扬是一个视写作为生命的人,他坚持创作六十余年,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很重视理论修养,每出一本书都要写后记,这些文字都是很好的文论,不乏生活和创作的深度思考,且都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这是孙扬和一般作家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有道是:“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孙扬先生写了整整一个甲子。越写越老,越老越辣。如老吏断狱。一剑封喉。试想,一个人用他一生的阅历、情感和积累去写一部小说,怎么可能写不好呢?这就是《兴安踪影》一书留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