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读书笔记 -转换悲观思维, 对治疗抑郁症有奇效

转换悲观思维,

对治疗抑郁症有奇效

书中提到有一个叫丹雅的母亲,她有三个孩子。当孩子们不听管教时,她会对孩子们大吼大叫,这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妈妈;而她与丈夫的感情也出现了问题,经常冷战。
生活一地鸡毛的丹雅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于是,她找到作者,表示愿意参加他们正在进行的用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
在治疗的过程中,作者建议她改变对事情的态度,用积极思维代替悲观思维。
当她的先生不愿意陪她外出时,她不再否定她丈夫的为人,而是认为她丈夫只是这一次不愿意陪她。
当她开车发生一点意外时,她不再认为“我真笨,连车都开不好!”而是对自己说:“我的墨镜不够黑,所以光线有些晃眼。”
丹雅用全新的、乐观的方式看待事情,心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丹雅治愈了她的抑郁症,而且再也没有复发过。
作者结合丹雅和其他研究对象的表现,得出了改变解释风格对治疗抑郁症有很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将改变解释风格运用于治疗抑郁症上呢?
作者建议,首先,学会认识在情绪低落时冒出来的想法,告诉自己这只是自己对事情的解释,这个解释是永久的、普遍的、人格化的,是消极的。
然后,学会与这个想法抗争,举出各种与之相反的例子,并用新的、正面的证据去改变以前消极的解释方式。
最后,不要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反复思考,而要转移注意力,及时逃离。
当解释风格由悲观转向乐观时,再次遇到挫折,我们就会用乐观思维看待挫折,不再进入抑郁的状态。
悲观让人心情低落,是引发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改变自己悲观的习惯性思维,就能疗愈自己,解脱自己。
所以,提升自己的思维认知,多发现事情美好的一面,用正向的眼光看待事情,我们就不会将自己困在牢笼里,伤害自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