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读书笔记 -警惕多巴胺陷阱,莫把渴望当幸福

警惕多巴胺陷阱,莫把渴望当幸福

有时候,我们会做很多计划,比如在旅行前就已经能感受到清爽的风和壮阔的海了,看到一块蛋糕时仿佛就能感受到甜蜜的口感,这就是“奖励”的快感,虽然这个奖励还没有来。
任何我们觉得会让自己高兴的东西都会刺激奖励系统,分泌大量的多巴胺,例如令人垂涎的美食、咖啡的香味、商店窗口半价的招牌,还有承诺会让你变得富有的商业广告。
因为我们知道自己可能会收到新消息,或者下一个更新的短视频有可能让我们捧腹大笑,我们就不停地点击刷新按钮,点击下一个链接,像得了强迫症一样不断刷新自己的手机,就像我们的手机、电脑和我们的大脑之间有一根线连着,能给我们不断提供多巴胺刺激一样。
作者指出,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会放大“及时行乐”的快感,让你不再关心长期的后果。
为了解决这种莫名的期待而导致的沉迷,就必须先分析到底是什么样的奖励吸引了我们一次次的这样做,甚至上瘾。
可以偶尔创造条件奖励自己,但在意识到自己的沉迷时,停下来思考五秒钟,能有效中断一些上瘾行为。
总之,最重要的事情是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深度分析,找出让你上瘾的最本质原因。
2005年,28岁的韩国锅炉修理工李承生在连续50个小时奋战“星际争霸”之后死于心血管衰竭。他整天不吃不睡,只想继续玩游戏。
这个世界是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着实不易。诱惑就像长满鲜花的陷阱,拒绝它需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毅力。
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取所当取,是拒绝诱惑的最好办法。拒绝诱惑,让内心保持一份纯洁与宁静。这样,在人生路上,才能轻装上阵,走得更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自控力》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