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叙事|对话小雪:小雪至,冬始俏

小雪至,冬始俏。本次小雪节气主题活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增加大家对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习俗的知识了解。我们把握节气教育契机,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教育过程中,使得传统节气文化在同学们心里生根发芽,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此次“小雪课程”由第六小组的成员负责,他们提前了解小雪的节气特点、含义,查找与小雪相关的资料、整理;结合各自分配的任务和查找到的资料,准备PPT和视频录制。希望通过课程实践活动,同学们能利用诗词诵读、欣赏、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了解小雪节气的来历、气候特点、习俗等;了解自然和“节气”的关系、特点,体验人们的生活与节气之间的息息相关,对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感兴趣。

01
晨诵
|
诗词话小雪
主持同学:刘昊辰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译文】
甲子年徒然推迟了小雪天气候;梧桐犹自绿意盎然,槿花也依旧全然绽放着。
暖意融和的天气,时时刻刻都适合养长之道;却是神话里南方炎洲的雨下偏了,才让人觉得如此暖和。
【注释】
甲子:为干支之一。中国传统纪年干支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1年称“甲子年”。
炎洲:神话中的南海炎热岛屿,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张登的一首小雪节气诗。
《群芳谱》中记载:“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俗话说:“小雪到,冬始俏。”寒潮来临,冷空气频繁,落雪本将取代降雨。可是,诗人眼中的南方小雪日,仍然是色彩斑斓的深秋,与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小雪日大为不同。甲子年徒然推迟了小雪天气候;梧桐犹自绿意盎然,槿花也依旧全然绽放着。这是写“小雪之殊景”。小雪不见雪,所见“梧桐绿”“槿花然”,俨然一幅深秋景象,美不胜收。

《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
唐代·元穗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
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禄醋,犹自敛愁眉。
【译文】
已是小雪时节,彩虹消失得无影无踪。
天空中阳气上升,地中阴气下降,天地闭塞转入寒冬。寒气和暑热总是喜欢分离。
月光清冷洒满天际,北风呼啸吹响树枝。
如此天气使人情绪低落,美酒瑶琴都不能减轻一丝一毫的愁绪。
【注释】
虹无影:小雪节气三候之一候,一候为五天。小雪: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个节气。天汉:古时指银河。后泛指星空或宇宙。长风:大风、远风。渌醑(lùxǔ):美酒。渌,同“醁”。愁眉:发愁时皱着的眉头。
【赏析】
许多文人喜欢在小雪天吟诗,并不是偶然的。此时正是“篱菊尽来”,“塞鸿飞去”的季节更替之时,因农作物已收获,大部分的时光是比较清闲寂寥的,因而闲情也成为小雪天文人独抒胸怀的突破口。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这首《问刘十九》仿佛成了小雪天的代名词。作者白居易恰与元稹友善,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其两人同写小雪天的诗篇也堪称“雪景双壁”。

02
午读
|
自然感小雪
主持同学:钟珺尧

节气由来

每年11月22日23日,视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个时期天气逐渐变冷,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
“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小雪气候

小雪节气,中国东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强冷空气影响时,常伴有入冬第一次降雪。
小雪阶段比入冬阶段气温低。到了小雪节气,意味着中国华北地区将有降雪。冷空气使中国北方大部地区气温逐步达到0℃以下。
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
南方地区北部开始进入冬季。“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农事
贮藏蔬菜

农闲副业

鱼塘越冬

冬眠冬蛰

小雪习俗

晒鱼干:晒鱼干是小雪节气的习俗,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乾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吃刨汤:小雪前后,土家族群众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喝刨汤”,是我国西南部等省地区农村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习俗。所谓“喝刨汤”就是农场在快要过年的时候,家里杀年猪,把猪的新鲜肉和内脏等煮一大锅,配其它菜,大家一起吃喝玩,完了热情的主人一般还要给来的客人送一刀肉,哪家要吃“刨猪汤”,那天这户农民家中就会十分热闹。
吃糍粑: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糍粑,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糍粑是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或者芦竹捣成泥状制作而成,一般此类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南方各族小吃,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
制腊肉:俗话说“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节气过后,气温会急剧下降,天气也会越来越干燥,此时正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小雪养生

起居:在冬季,早睡晚起,不要熬夜。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白天注意开窗通风。每天晚上要在10点上床,最好用热水泡泡脚,并按摩足底的涌泉穴。
饮食:小雪节气,宜吃温性食物和益肾的食品。温性食物有核桃、葡萄、栗子、鸡、虾、生姜、胡椒等;益肾食品有腰果、山药、芡实、紫米粥、白果、核桃等。另外,要多吃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就是说,要远“三白”:糖、盐、猪油;还要近“三黑”:第一个是木耳,第二个叫紫菜、还有一个是紫米,三个黑的对人比较好,这就是养生专家推荐的远“三白”、近“三黑”。
运动:小雪节气中,天气时常是阴冷晦暗,绿色植被和红色花卉减少,此时人们的心情也会受其影响,特别容易引发抑郁症,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经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强体质。
03
实践
|
冰雪奇缘

主持同学:刘昊辰、瞿立辰
(1)实验:冰雪奇缘
材料准备:活动前分装43袋,41位同学,2份备用。每袋10g,每个杯子容量210ml,按照1:20,刚好是一袋材料配浅浅一杯水的量。

瞿立辰:老师同学们好!冬季来临,白白的雪花漫天飞舞,给大地留下了一片纯白,带给人们无限的浪漫,那么雪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下这段刘昊辰为我们带来制作雪的视频。

瞿立辰:大家看完以后有什么感想呢?我来告诉大家这个制雪实验原理,白色的粉末是吸水性树脂,它的吸水力特别强,可以吸收本身体积的100倍以上的水分,当它遇到水后,会变成凝胶晶体,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雪啦!
好啦,每个人都会发到一份制雪材料,大家快带回家做制雪实验吧,记得让爸爸妈妈们把实验过程用视频或者照片形式发到我们的钉钉班级圈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课程叙事|对话小雪:小雪至,冬始俏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