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里有璀璨星光——读《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有感

历史长河里有璀璨星光

——读《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有感

城阳区白云山学校 张雅君

暑日捧读《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洋洋洒洒数万字,思绪被牵动着半月余,终是在新学期开学前读毕。源远厚重的历史长河缓缓铺陈,张隆华先生用通俗明了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语文的生动的故事。

这本书向读者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发展的轨迹,客观再现了语文教育综合性的特点,为我们了解和熟悉语文教育提供了支架和参考。张先生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了不同时期语文教育的情况,既有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探讨,又引述古代教育家有关语文教育的精湛论断,引领着我们在了解语文教育历史、领略古人先贤智慧的同时反照和反思着当代语文教育教学。

语文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时代同频共振,与政治互为影响。历经千年的发展,语文教育亘古不变的首先是立德树人的使命。无论是魏晋时的幼学启蒙,还是盛唐时的全民诗教,亦或是宋明时的书香门院,无不蕴藏着以德为先的为人处世的学问。有些传统不能丢,有些历史不敢忘,我们在传承的同时拓展着精神的内核,时至今日,语文学科仍然承担着涵养品格、滋润德行的重要作用。

除了文道统一的育人体系,张隆华先生还指出,古代传统语文教育构建起了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体系和以文章学为基础的读写教学体系,对今天的语文教育教学有着巨大的启发性。识字教学,既有专门编写且世代沿用的识字教材,又有与读写相结合的辅助刊物,契合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的理念;阅读教学,秉承“文道不可偏废”的训练原则,讲究熟读、精思、博览的训练方法;作文教学,主张词意并重,由读学写,由放到收,多作多改……更难能可贵的是,从古代语文教育的历史来看,大语文教育时代并非是空想,传统的语文教育就与其他方面的文化教育融合在一起,文史哲不分,甚至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是大范围大主题大格局的语文教育体系。

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脑海里浮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古代的先贤们倾尽心血,探求语文教育的真谛,为古代语文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里面有周游列国而“有教无类”的孔夫子,有忍辱负重而著书立说的太史公,有另辟蹊径而文以载道的韩愈柳宗元,有广收门徒而传播理学的朱熹,有立志“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张载,还有懂得“求之愈难,则得之愈真”的黄梨洲……原来这些可敬的先贤也曾经走过这艰辛的探寻语文教育的路,他们斑驳而坚定的脚印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我们新一代语文教育人继续向前的底气,站在先辈的肩膀上遥望,怎能不心潮澎湃,憧憬远方?

诚然,今天看来,古代语文教育中有些理论和做法刻有时代的烙印,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在大刀阔斧的新课改面前,却能适时提示我们要保持初心和守正创新。回头看有迹可循,向前看未来可期。新课标的颁布或令人有些无所适从,从学习到实践尚需很长时间,这段路上,当对前途感到迷茫时,我想不妨到历史中寻踪溯源,此后方可,坚定一些做法,和继续一些创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历史长河里有璀璨星光——读《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