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字字含情句句有意的战斗檄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材分析

字字含情句句有意的战斗檄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材分析

城阳第十五中学 杜萃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议论文。与教材所编选的其他议论类文章不同的是,这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议论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课程标准》中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当时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英勇斗争的抗日军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文章短小精悍,对敌人的讽刺犀利如刀,对中华儿女的歌颂热情似火,能充分显示出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语文熏陶的极好文本。

以反驳为主的议论文通常叫做驳论文。驳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学习驳论文,首先要看作者怎样抓住批驳的“突破口”,要学会识别谬论,能够看出它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还要学习反驳谬论,是直接驳论点,还是通过驳论据、论证来驳倒论点。此外,还要注意驳论文语言的特点,体会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对于加强驳论效果的作用。

鲁迅的文章向来注重文题的推敲,本文标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呈现在文题上,采用问句的形式,悬而不论,非常巧妙。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甚至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的内容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实在是蕴涵丰富。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显得太白,缺少张力。

文章的前半部分表示的是对那些对国家丧失信心、卖国投降、自欺欺人的人的深恶痛绝,是犀利的讽刺和无情的嘲笑。而后半部分,却是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的衷心爱戴,无比崇敬,是热情似火的讴歌。一曲高亢激越的“脊梁领”之后,便热情赞颂中国共产党人“有自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在白色恐怖中写得这样字字含情,句句有意,是何等难能可贵!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状态,却又和谐地统一在一篇优秀杂文里,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之所以会对这篇文章有特别的感受,是源自于那部叫做《觉醒年代》的电视剧。那个封建又麻木的社会和劳苦人民是如何一步步觉醒的,正是因为有像鲁迅先生这样的战士,他们用文字唤醒那些落后的麻木的大众,在摸索中不断前进,找到了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

学生时代,总不愿意读鲁迅的作品,感觉艰涩又很犀利。现在终于懂得,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战士。他的作品如投枪、似匕首能给读者杀出一条血路。他的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为我们留下了《狂人日记》这样的经典,也让我们认识了孔乙己、祥林嫂那样的人物。以前背文学常识“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现在也终于明白,他名副其实!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教材解读||字字含情句句有意的战斗檄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材分析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