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阳光暖人。朋友来电话说,应该出去看点啥。看啥呢?——芦苇荡!我们不谋而合。应该说,在盘锦芦苇几乎随处可见,它就像是我们身边一个不经意但却无怨无悔陪伴你的朋友。这块与旷古辽河一路走来的大湿地,孕育了荣登世界之最的芦苇荡。一年四季,总是魔术般恰到好处地变出这样那样的惊喜与快乐。
我最喜欢的是芦花,有诗人说,芦苇,一夜之间白了头,指的是芦花白。我觉得有些夸张,现实中的“芦花”由春夏褐绿的“穗”到秋冬洁白的“花”,由含羞默默到洋洋洒洒,这漫长而短暂的路程,经历了多少雪雨风霜?
我喜欢静静地观看那片无边无际的白,将自己放空,看微风轻拂过苇絮随风起舞的浪漫。
那一片芦苇不只是提供了背景,更是摇曳着我的心情,天高云淡,风清气爽,那簇拥摇曳的芦花,像一支支饱蘸诗情的妙笔,流淌着不可言状的神韵,把整个湿地装点得美轮美奂。
我掰下一根金黄色的芦苇挥动着,芦花便纷纷扬扬地舞了起来。那芦花素洁、飘逸、高雅,超脱了低级,拒绝了媚俗,柔顺中隐含着傲骨,以无穷的韧性醉倒了风,更是醉倒了我……
芦花之美,是水岸乡村的独特风景。
芦花之美,是轻烟漫起的缕缕清愁。
芦花之美,是悠悠湿地的根脉灵魂。
芦花之美,是融合喧软的人间轻暖。
在古代的诗词中,芦花往往给人一种悲剧人生的象征,而现代人感受洁白明净的芦花更给予对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
小时候家住在苇塘边,那苇塘有多大?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人进苇塘,驴进磨坊”,意思是人若贸然进塘会迷失方向。那里有野狼,冒险者晕头转向后就会糊里糊涂变成一堆白骨。父亲说当年这芦苇荡也是土匪出没的地方,还有人携家带口于此为了躲避战乱……如此神奇的芦苇荡。
不过,在孩子们的眼里,芦苇荡就是一个特别大的人间乐园——这里聚集了300多种鸟儿,世界珍奇丹顶鹤有四分之一在这里停留栖息。
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还未褪尽寒意的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它们长得很快,瞬间就变得绿油油的,要不了多少日子,就可以长到齐腰身,快活地舒展出扁平而狭长的叶子。
夏天,芦苇荡就好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当微风拂过,一浪一浪的碧绿仿佛在奔跑,它们手牵着手,纤弱的身子,如同一根根坚强的神经,支撑着自己的灵魂,一次又一次不屈地扬起头来。
深秋,金灿灿的苇杆上,摇着一团团芦花。风起时,远远望去,芦苇荡像一片波涛起伏的海洋,苇絮飘飘,白雾茫茫。
冬天是芦苇收获的季节,那满目的芦花与天上的白云融为一体,绵延至月光不能触及的地方,圣洁而美丽。大人们在前边割,孩子们也不闲着,提着篮子,手里握着剪刀,将那些歪倒的芦苇花剪下来,一大朵芦花握在手里,在风里柔柔的飘,一朵,两朵,满满一篮子的收获,满满的温暖的感觉。把剪好的芦花插在空瓶里,单调的屋子里立即出现了不一样的生机。
我至今还记得母亲讲的“鞭打芦花”的故事。说的是孔子门徒闵子骞幼时是个苦人儿,他10岁丧母,父亲给他娶了继母,可继母常常不给他好脸色。冬天来了,寒风乎乎的刮着,他穿着继母做的新棉袄,还是冷的直缩脖子。一次,父子俩外出拉车,天寒地冻,腹中饥寒,他险些摔倒,“穿着新做的厚棉袄还冻成这熊样!”父亲气不打一处来,挥起鞭子一下一下抽打在他身上。他不敢哭,捂着脸任由父亲抽打。忽然,父亲举起的鞭子僵在半空停了下来——他棉袄的撕裂处,飘飘扬扬飞出的竟然是芦花。原来,继母做棉衣时,给她亲生的两个儿子全都用丝绒,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却是芦花。不仅如此,她还在父亲面前告状,说他懒惰成性。父亲以继母虐待小子骞为由,决定休了她。闵子骞双膝跪地,劝阻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继母深受感动,后来把闵子骞同另两个孩子一样看待了。
这个故事又称“芦衣顺母”,是二十四孝里的第六个故事,主要是宣扬孝义的。可我总记得芦花的那份暄和轻暖——那年月因为棉花短缺,母亲常到苇塘去采芦花,晒干揉软,弹成蓬松松的芦絮掺进棉花里,给我们做棉袄棉裤,穿起来一样暖融融的,并散发出淡淡的芦花清香。母亲还会把芦絮做成软软的“鞋垫”放进鞋里,寒风呼啸、滴水成冰的日子,我们穿着“芦花衣”“芦花鞋”,一股暖流涌进心间,便觉得有娘的孩子是世间最幸福的人了……不是么?芦花,芦苇的芦,芦苇花的花;棉花,棉花的棉,棉花的花,都叫做“花”的两种植物,却有一着不一样的暖。一个“穷”字,造就了多少人间寒酸。
“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追过山,追过水,花飞为了谁……”轻轻哼唱这首《芦花》,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一望无垠的芦苇荡,青青黄黄的芦苇之上飘荡着青褐色的芦花,及至深秋或初冬,芦花盛开,浩浩渺渺的芦荡上空芦花似雪,白茫茫一片。
如今的芦花,只是人们眼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再也没有谁用来当做天冷的“防寒衣”。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日子越过越温暖。儿时的芦苇塘,那些飘飘荡荡的芦花,只能成为遥远的记忆,驻足在心间……
作者简介:
李玲:祖籍广东省梅州市。辽宁省作家协会员,盘锦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著有散文集《过去有多远》《走过那片芦苇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