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作者:庾日升
“读书无用论”早已成为时代的垃圾,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社会大踏步文明进步,虽不说“唯有读书高”,但好好读书已成为人们共识与期盼,很少有人不读书(包括电子书)或者不重视读书,阅读已成为人们一种习惯,一种期待。
华夏文明,素以崇教重学、读书耕耘为脉。自古以来,关于发奋读书的故事不胜枚举,什么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虫映雪、孟母三迁……,都是经典故事;关于读书济世的才子达人也是前赴后继,比如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他们读书很多,抱负很大,虽都怀才不遇,但报国济世之心,拳拳可见,世人皆知,留下不朽佳话。
当下,世界大同,社会进入新时代,没有人怀疑读书能增强智慧能力,更好参与竞争,知识就是力量。于是,所有家庭都把孩子的读书教育作为头等大事,不惜一切代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育的支出成为家庭最大开支之一,足以证明家庭对读书有多好愿望和多重视。
在学校读书的少男少女、莘莘学子们,如饥似渴求知,披星戴月苦读,想通过读书,考个好大学,选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让人生如意出彩,觉得读书是最可靠、最有效出路。
怀揣高等学历、步入社会的青年人,不满足于得过且过,坚定与时俱进,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成就更辉煌人生,不辞辛劳在读书天堂里耕耘,想出哪一天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精神着实可嘉。近代风云人物陈独秀、李大钊本可以在北大教书育人,但他们不安现状,苦苦读书,终于寻找到了救国之路;鲁迅本来学医,可他最终弃医从文,成为一代文化旗手。当下这样的人更多,比如张海迪,她身残志坚,靠读书自己成为名作家,还被选为中国残联第七届主席团主席。
事业有成、不安现状的中年人,要想迈出更大步伐,立于不败之地,读书是大道,通过读书,了解历史变迁、人性善恶,在变化无常、来来往往的世事中披沙拣金、洞若观火;在纷繁复杂、熙熙攘攘的竞争中不役于物、内心坚定。尽情与先贤交流对话,修定内心,释疑解惑,拔开迷雾见彩虹,找到更高的源头。
至于步入晚年的老者,阅尽人间沧桑,洞透世事红尘,早已心无挂碍,读书已成为修身消遣,既可尽品骚赋之华美、唐诗之壮美、宋词之秀美,也可心连广宇、思接浩瀚、梦越千载,光阴虽随书页翻过,睿智却照亮永恒,有点“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况味。
可见,年不分长幼,业不论优劣,读书皆为不二法门。于是,我想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这是读书的见识、境界、胸怀在不断提升,好比是山非山又是山。我又想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得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是读书从惆怅迷茫、到上下求索、再到豁然开朗,一副渐入佳境的状态。倘若我们读书真读到这般水平、如此境界,那该多好,既美意绵绵,又助我翅膀。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致信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他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同时他希望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既深刻阐述了读书的重大意义,又告诫我们该怎样读书,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我们应当时刻不忘。
在这里,我想重点说说我对“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理解。爱读书,是因为,书者人类所有文明载体也,爱什么不能不爱读书,书有真色,秀于西子;书有真香,艳于百卉,读书看起来是安静活动,却时刻涌动着思想的火花,一定要让阅读成为习惯。读好书,是因为,好书如良师益友,如美味佳肴,堪比“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一定有益身心、强筋健骨。在当下,书籍林林总总,的确良莠不齐,我们要慧眼识金,选择好书而读。善读书,是因为,“学而不思则罔”,熟读深思子自知;还有,人是活的,书是死的,善读书就会把死书读活,找到真知,实现理想,所以,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追求效率的。
文运系国运,阅读铸民魂。复兴中华民族伟业,厚植国民思想根基,需要书声满神州,书香播华夏,让我们一起努力读书,倡导全民阅读,构建书香社会。
校对:司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