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三心”读《菜根谭》
作者:庾日升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是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人生、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被国外誉为一本奇书。其文字简练隽永,思想哲理闪烁,句句皆是格言,给人启迪智慧,无数人爱不释手。有人评价,读懂一部《菜根谭》,可以做到“风斜细雨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近日我读完后,认为所言极是。
如同鉴赏一件珍宝,要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反之,会被视为常物,甚至误为废物。《菜根谭》是个珍宝,应怎么读,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在我看来需立“三心”:即读前要静心,读时要潜心,读后要明心,“三心”立,方能渐入佳境,肯定获益多多。
读前要静心。就是读前要心性安定、心无挂碍。《菜根谭》这本好书心浮气躁一定读不出味道,必须掏空杂念,心静如水,心平如镜。关上书房门,泡一杯好茶,端坐在书桌前,任窗外云舒云卷,忘乎一切,“一心只读圣贤书”,进入阅读状态,方能读出味道,悟出真谛,便是佳境。心烦时不要读,内心烦乱不堪,如一团乱麻,怎么能读下去;心怒时不要读,怒发冲冠,火星四射,哪来读书心境;心喜时不要读,喜形于色,忘乎所以,读也是浮光掠影;心忧时不要读,瞻前顾后,忧心忡忡,读也是白读。正所谓“性定菜根香”。就像百米冲刺,冲刺前抛开杂念,安下心来,全神贯注,断然会跑出好成绩。
读时要潜心。就是读时要认真,以钻研态度、思考思维去读,奔着释疑解惑去,这样才会有所斩获。《菜根谭》乃古书,都是文言文,不逐字逐句钻研会读不懂,不花点气力会读不下去;又是语录体书,字字珠玑,言简意深,哲理丰富,不潜心去读,进不了“书中自有黄金屋”那个境界,所以,读此书必须要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高度自觉。书中的“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16个字说得多好,警醒人们不要因为不如意的事情而担忧,不要因为暂时的顺心而沾沾自喜,不要因为长久的平安而有恃无恐,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畏惧不前。生活是变化莫测的,条件是可以变化的,顺心与失意、幸福与痛苦、平安与动荡、困难与坦途都是互为条件互为转化的。字字千金,哲理深刻。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修炼成为完人,洁身自爱,为人得体,处世有章,受人尊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修为,在《菜根谭》中,都能够寻到答案,它就像一个高明的“师者”,为你“传道受业解惑”,明你心境,领你航向,倘若不潜心研读,不带着思考去读,走马观花,一目十行,万船齐发的景象,在你眼前也是“过尽千帆也不是”,尝不到“开卷有益”的况味,不会心里起波澜、思想生共鸣。书中说:“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苦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理在鸩毒中矣。”这段名言说透了“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认为耳中常常听到不中听的忠言,心里常常想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这才是个人修炼品行的磨刀石。如果听到的全是令人高兴的话,遇到的全是得意洋洋的事情,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浸泡在毒酒里一样。令人反省深思,何去何从不言而喻。
对读过的书,人人都喜欢留点记忆,最好还能够“出口成章”,谨防“书到用时方恨少”。《菜根谭》最适合给人留痕迹的书,因为它是语录体书,句子不长,却语意隽永、朗朗上口,认真潜心读了,一定会得到心领神会的内容,会记住烂熟于心的警句。比如:“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告诫人们要摈弃无穷无尽的物欲,有琴书作伴的生活便会美意延年。
在《菜根谭》中,都是这些给人智慧、让人启迪、明人心境、发人深思的语录体格言,只有认真潜心读,才能获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感受到读书的好处和魅力。
读后要明心。就是读后自己要长出见识,悟出取舍,知晓万事皆可互为转化。活人读死书,会把书读活,因为是带着灵魂去读的,会观照现实,自律自我,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菜根谭》一书给了我们许多生活启示、修炼法宝、人生警醒,智慧光芒无限,精神力量无穷,因此,读后一定要明白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人生道路的航向,哪些需要修正,哪些应该坚持,哪些必须反对,要取舍清楚,心里透明,从而走好人生路,造就新自我。要笃信事物都是会发展变化的,现实中的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条件下完全可以互为转化,不可能尽是彩虹,也可能有寒意;不可能尽是风雨,雨后必有彩虹,这就是规律,这就是生活,关键看你怎么对待把控。
读《菜根谭》,静心是前提,潜心是关键,明心是目的。真正做到用“三心”认真品鉴这本千古不朽的好书,一定会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