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源于华夏之佳话

菊花源于华夏之佳话

作者:黄成义

菊花的栽种、培育始于华夏,是我国十大名花中的一员,立于花中四君子(梅兰菊竹)第三的位置。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说起菊花的来历,还得从女娲说起:
据传在我国,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下游一带居住着上万个大大小小的部落,已进入到“三皇五帝” 时期,三皇即:伏羲、女娲、神农。
古代传说在天崩地裂后,人间仅存伏羲、女娲,所以两人既是兄妹关系, 又是夫妻关系。例如:《风俗通义》云:“女娲,伏希(羲)之妹。” 《春秋世谱》云:“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卢仝《玉川子集·与马异结交诗》云:“女娲本是伏羲妇。”都注释了这种特殊关系。
女娲九十九岁那年,两眼突然疼痛、发红,很快便双目失明。

此时,伏羲想起天地崩塌时,拯救他和女娲的是石狮子。石狮子救下他俩后,肉躯化为血水,渗入土中,留下的尸骨还留在青风岭下。他想石狮子在危难时既然能救他和女娲的性命,也一定能够想办法治好女娲的眼睛。于是伏羲向青风山岭跪下祈祷道:“救命恩人石狮神灵!女娲双目失明了,请您想办法治好她的眼睛吧!”呼唤声刚落,石狮子真的在青风岭上空显现身影说:“唯有玉皇后花园的菊花能祛疾明目,用开水冲服方能医治。”说罢身影在半空中消失。

伏羲听罢,甚觉欣喜,对空弯腰施礼。但令伏羲皱眉愁苦的是自己年已过九十九岁,且天宫离华夏黄河中下游有十万八千里,怎能走得动?何时能到达?于是就命令他的儿子有熊前往。伏羲对有熊说:“要让你母亲的眼睛重见光明,唯有玉皇大帝后花园的菊花才能治好,我已老迈,行动不便,你去想法采摘几朵吧。”

有熊是个孝子,应声前往,他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路,爬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天梯,才来到南天门。

南天门宫阙巍峨,戒备森严,有十多个天兵天将把守,很难进入玉皇后花园。他就顺着宫墙寻找是否有缺口。他来到了宫墙北侧,发现宫墙外贴墙长着一棵高大的玉树。他就抱着玉树树杆,爬上宫墙,解下腰带,拴在树上,抓住腰带,小心下到玉皇后花园里。

此时,正是晚秋季节,秋风萧瑟,百草枯萎,万花皆败,唯有凌风傲霜的菊花盛开,象一片片的碎银在闪光,散发着一股股的清香。不用问这盛开的花就是菊花了。于是他挑最大的花朵采摘起来。

“谁如此大胆,竟敢偷摘御花!” 二郎神杨戬巡逻到这里,正好瞧见,大声喝道。

有熊吓得浑身哆嗦,忙鞠躬求饶道:“我是凡世伏羲之子有熊,只因母亲女娲双目失明,前来采摘几朵菊花为母亲治眼病。”

“这是玉皇派花神种的药花,专为宫中使用,容你这凡夫俗子采摘?!”二郎神用铜钗指向他说:“走,跟我去见玉皇!”玉皇听了杨戬禀报后,勃然大怒,斥道:“昔日你父盗走了我的火种,我还没有惩治。今日你又来偷我的菊花,我要老账新帐一起算!”

“玉皇,你听我说……”

“闭嘴,我没功夫听你狡辩!”玉皇对二郎神命令道,“去把他押送天牢!”就这样有熊被押戒到天牢,铁栅高密,镣铐深重,怎能脱身?他不由失声痛哭起来。

第二天傍晚,玉皇的大女儿雷姐去花园采花回来。路过天牢门口,听到天牢有熊的哭声,感到十分稀奇,因为她从来没听见过男子的哭泣声,也不相信男子也会哭。

由于好奇心促使她不由地遁身进到天牢里面。她询问哭泣的青年男子:“你犯了什么罪?为什么哭泣?”有熊见这位窈窕淑女询问,心想:女子心肠软,大都有同情心,说不定还会帮助自己呢。于是,将来龙去脉倾诉给雷姐。

雷姐被有熊的不畏艰苦,不惧风险的英雄行为和孝心所感动,爱上了这个凡尘青年。她早就过腻了碧海蓝天、寂寞孤独的宫廷生活,羡慕喧哗热闹的人间,想下到凡尘,只可惜没有机会。现在真是一个好机缘。于是,她决定下凡,对有熊说:“我救你一命好吗?”

“多谢姐姐!”有熊立即向雷姐抱拳施礼哀求道:“你若能救我一命,并且把你采的花送给我,我将终身为你烧香磕头!”

“谁稀罕你烧香磕头!我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就行!”雷姐说。

“别说一件,只要我能办到,一万件我也心甘情愿!”有熊显得十分诚恳。

“我、我、我想给你做媳妇!你答应吗?”雷姐说着,羞怯地低下头。

“这!”有熊吃惊地望向雷姐,不相信这话会从玉帝女儿的口中说出。一时,天牢里空气凝重起来,有熊皱起了眉头,摇摇头说:“这样恐怕不好办?!”

“为什么?”雷姐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你在天上,我在凡尘,天壤之别,怎能联姻?”

“我愿下凡,与你同归。”

“恐怕你父皇也不会答应的。”

“我们不会偷走?”

“这事还得先与我父母商量。”

“他俩若不同意呢?”

“ 这…..””

“自己的事得自己做主。你若拿不定主意,我也不救你,你母亲的眼也治不了啊!”

“那么,我就答应你!”有熊只好这么说。

雷姐迅速打开铁锁和有熊身上的镣铐,领着有熊翻过玉墙,伸手抓住一片白云,拉住有熊站在上面,怀揣着那把菊花飞身下了凡尘。

转眼落在黄河北岸青风岭下有熊家的院里,有熊领雷姐见了父亲。伏羲非常高兴。

雷姐将菊花揪了一朵,放在锅里煮。煮了一个时辰,倒出一碗喂女娲喝。女娲喝下,药到病除,睁开了双目。

女娲见眼前站着一个窈窕淑女,就问是何人?有熊替她作了介绍。女娲也非常高兴,叫她两当天婚配。

第二天,玉皇升堂传雷姐上殿,托塔李天王奏书,道出了雷姐救出有熊,二人结拜夫妻下凡的事,玉皇又勃然大怒:“速去凡尘把她给我捉拿上来!”

托塔李天王说:“陛下息怒,听臣道来。雷姐早有思凡之心。她是您的爱女,你既然疼她,不如成全了她””

玉皇觉得很有道理,顿时息了火气,但他怕其他几个女儿仿效,因而又向李天王道:“那么,得去收了她的锦衣,叫她永世不得再回天宫。”

李天王点头说:“陛下,雷姐去黄河北岸青风岭下落户,那里贫寒,是不是陪她点嫁妆呢?”

“嗯,你去给她送一千两黄金。”

“黄金不会滋生,用完就没了。”

“那陪什么?”

“人间疾病甚多,我看不如陪她菊花、山药、牛膝、地黄这四样药种,封其只准在覃怀生长。她可以种这四样药材,销向神州大地,金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好,随你办去!”玉皇挥手。

雷姐就在覃怀一带种植起了菊花、山药、牛膝、地黄这四大药材,销往各地。

后来一代代华夏人初心不改,坚持长期人工选择培育,不仅培育出名贵的各种药用菊花,更培育出千百种名贵观赏花卉如: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可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千百年来,代代文人墨客赋予了各种菊花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品质:
三国时画家钟繇之子钟会曾做《菊花赋》,认为菊花是天地之气交感生,让人感觉到天道所在,因此菊花是天道的象征;
菊花又被称为“黄花”,在古代中华民族中认为黄色的大地,因此黄色也是中色、正色,菊花凌霜而开,傲岸不屈,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正直不屈;
屈原的《离骚》有“西餐秋菊之落英”。白居易《咏菊》有“耐寒惟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都是以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雅纯洁的象征;
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隐士隐居在乡野的悠然自得,常被后世所使用。因此菊花也象征着隐士归隐田园的恬静惬意;
黄巢曾有“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菊花也成为战士的代表;
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菊之高洁,在于它傲霜独立。而名为花之魂魄,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和园艺家多用极富表现力的辞藻给各种菊花赋予形象贴切和意韵超凡的名字。或以花色命名,白色菊有:“月涌江流”“白浪卷沙”;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金碧辉煌”;绿色菊有:“卡梁绿翠”;或借诗词典故表示菊花的颜色,如红色的“红叶题诗”、黄色 的“黄石公”、粉色的“人面桃花”,每个菊名之后伴有一段精彩动人的故事。也有以历史人物和故事命名的, 如 “嫦娥奔月”。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蕴含一串动人故事,启发人们的想象。还有以花的造型来命名的:“湘云醉卧”等,一语道破花的万种风情等等。仅从名字看来,就已令人遐思不已,领悟其美了。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高尚品质,坚持对外开放: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菊花源于华夏之佳话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