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样无用之用

我至今记得一个学生的反感和愤懑。那时她上初三,临近中考,根据平时成绩来看,在能升入重点高中的边缘。有一天,她满怀焦虑的母亲来到学校探望她,当我们一起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她母亲仿佛忽然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惊喜地说:“她的漫画画得非常精美,老师您看有没有加分的可能?”当时那个孩子就在我们的身边,她本来低眉顺眼,谦恭温顺,听到母亲的问话,忽然一反常态,脸色骤变,当着周围老师的面开始用极为激烈的言辞顶撞母亲,而且我看到一向淡定的她在那一刻连眼泪都涌出了眼眶。
那个孩子我是非常了解的。她因为性格内向,所以很少朋友。碰到让她忧烦的事情,她就借绘画来排遣。那个时候的她,往往显得旁若无人,专心致志,一门心思全在那些曲折盘旋的优美线条上。我跟她交流过,她告诉我,当她专注于那件事情的时候,她会全然忘记一切不愉快的事情,而变得安静,变得凝定。等到结束绘画后,她的心里便又充满一种淡淡的喜悦,先前的负面情绪也会烟消云散。这个习惯是她幼小的时候就于不知不觉之中养成的,从此成为最能慰藉她、宽解她的“手段”。正因为如此,她画得越来越好。
我十分理解她当时的愤怒。她的作品,她可以自己欣赏,可以拿来分享给同学,但她绝对不想拿来达成什么功利性的目的,仅仅因为她那个特殊的只属于她的爱好,本来就是不带任何功利的。而当她的母亲将其视作通向重点高中的工具的时候,她感到那是对她的爱好的亵渎和侮辱。

智慧的老子说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正因为无用,那有用才得以彰显。同样智慧的庄子,也鲜明地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无用”的绘画恰恰是最有用的。只因为相比考重点高中来说,她的心理安全更重要,她的精神世界更重要,她的消解悲伤更重要。
最近又听到一件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却又屡见不鲜的事情:一位小学老师,辛辛苦苦地查找了许多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目,就这样,她还不相信那些荐书的理由,而是自己废寝忘食地浏览了一遍,然后把自认为合适的推荐给了她的学生;结果呢?居然有家长直接发信息责备她:你让我的孩子读这些有什么用?在于这样的家长,他们只看重眼前的成绩,相比刷题,相比参加“立竿见影”的辅导班,当下难以马上见效的读书对于获得高分则是“无用”的。那位老师一气之下,再也不提此事了——只是可怜了那些孩子。

我们当前的教育发生的一个极大的错误,就在这里——无论让孩子学习什么,效仿什么,练习什么,实践什么,都围绕着“有用”展开。而这个“有用”更是在应试的背景下,被进一步强化后,变得极为狭隘:对于成绩的提高“有用”的,就反复地强调,反复地训练;对于成绩提高“无用”的,就坚决地抵制,坚决地摒弃。于是,许多被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文化、伦理、道德、心理历史证明的“无用”的东西,就被毫不犹豫地抛弃了。
体育,当然在舍弃之列:它耗费了“上课”、做作业的时间,它带来了许多的不安全因素,它被规范为一门课之后排除了其他运动,它可以给一切其他事务让路……;美术,当然在舍弃之列,绘画有什么用?绘上几年又能如何?哪怕你真的能绘一手好画又能给你带来什么?既然绘与不绘都就那样,那么安排它做什么?音乐更是如此。“礼乐射御书数”“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从古人,到哲学家,是多么注重这门艺术啊,“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荀子),它的崇高意义在目前对成绩的追求中显得那么卑微低贱,那么渺不足道,于是排除。甚至书法、陶艺、下棋等,那更是不用说了。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今天的学生各个方面的孱弱;身体不好,动辄受伤,镜片越来越厚,走路气喘吁吁;对美术一无所知,不能绘画也就罢了,最缺乏的是对美的体味和欣赏;对音乐一窍不通,不要说是识谱,连美妙的乐曲应该带来的感动也体会不到。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我们却是沿着功利性的路越走离其越远。最终的结果,我们的学生不但失去了康健的身体,而且失去了昂扬的斗志;不但失去了人生的娱乐,而且失去了美的熏陶、美的涵养、美的亲慕,美的追求,美的体验。整个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为一个赤裸裸的血淋淋的竞技场。

这中间,也有家长有意地从小培养孩子在这许许多多方面的兴趣,但我们从“特长”二字上就可以看出,它仍然抱着明确的目的,仍然冲着“有用”而动。什么是“特长”?就是“特别的长处”,为大多数的他人所不曾有或不擅长的。出发的角度,还是站在“比较”的立场上,没有从孩子本身的发展来思考和设计。于是,那种“特长”真正成为了孩子的特长——特别而悠长的痛苦。
所有这些作为,都是极为荒谬的。按照道家的理论,唯其无用,方有大用。人最需要的是什么?不是知识,不是技能,而是内心的安定和丰盈,而是渡过困难、排解痛苦的本领。这些,都是要靠这些“无用”的东西来消解的。当你孤独无依、焦灼难耐的时候,你靠什么坚持下去?当你百无聊赖,空虚不安的时候,你靠什么坚持下去?当你孤立无援、面临绝境的时候,你靠什么坚持下去?当你精神恍惚、悲观厌世的时候,你靠什么坚持下去?而这些,却偏偏是人生的常态。所有能够解决这些严重课题的,都是看似“无用”的。问题是,我们从小就给孩子做好这方面的预备了吗?
不要说是孩子,成人同样如此。我是搞教育的,所以考虑事情不可避免地会从教育出发。那就以老师为例吧。在我的印象中,以前的老师大都有一个特点,除了认真地工作,他还有他的兴趣和爱好。比如,我刚工作的那个单位,教师人数并不算多,但却随时可以组织起一个乐队。那些吹黑管的、拉二胡的、吹笛子的,全都不是音乐专业出身,甚至有后勤工作人员。即使没有这方面的特长的,也要么爱某项体育运动,要么爱某项包括棋类、猜谜之类的活动。这方面的寄寓情感的方式,是真真切切地给他们不但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而且也为工作带来了生机,原因很简单,因为人具备了艺术性、适切性。于是那所学校便充满了温情,充满了情意。学生呢?也随之精神不那么紧张,情绪不那么恶劣。这才是其他单位替代不了的文化。但近些年随着应试教育成长起来的老师,则大多显然地缺乏这种能够让人得到缓解和舒适的素质,于是,教育便也随之显得坚硬、刻板而机械了。

米兰·昆德拉在《不朽》中也涉及到这一话题,他用很为哲理的话说:“道路,这是人们在上面漫长的狭长的土地。公路有别于道路,不仅因为可以在公路上驱车,而且因为公路只不过是将一点与另一点联系起来的普通路线。公路本身没有丝毫意义;唯有公路联结的两点才有意义。而道路是对空间表示敬意。每一段路本身都具有一种含义,催促我们歇歇脚。公路胜利地剥夺了空间的价值,今日,空间不是别的,只是对人的运动的阻碍,只是时间的损失。”他在提醒我们,我们的生命行走,应该保持“道路”上缓慢前行的姿态,而不是“公路”上起劲奔跑的姿态。只要你慢下来,你就会发现风景,你就会发现人生之美,当你将所有的行动都视作是联结现在与成功的点的线路时,那条路就自然地改换成了“公路”,它将变得毫无意义。这,完全适用于我们的所有爱好。
所以,你不要急驰于这样的公路,也不要让你的孩子急驰于这样的公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多一样无用之用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