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地咬文嚼字

学习到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给学生讲到一个问题。
“咬文嚼字”既是一个阅读的功夫,也是一个写作的功夫。前人在这方面花过很大的气力,用过很多的心思。虽然许多人认为这种读书研究方法过于拘泥,过于死板,过于琐碎,显得食古不化,冥顽不灵;虽然许多人都将这种读书研究的方法与那些思想陈腐、行为凝滞的人联系起来,但我始终觉得,“咬文嚼字”不但是一个学习语文必走和路途,而且也与我们思想意识的提高、做人境界的提升紧密相连。
时至今天,这个优秀的传统已经岌岌可危了,我们读书,大多是随意翻看,大而化之;我们钻研,大多是走马观花,敷衍了事。这样做,既读不出书籍的精义,也提高不了写作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对我们的人生走向崇高没有帮助。
这篇文章里提到了贾岛,我们就从贾岛说起吧。贾岛与李贺属于唐代有名的苦吟诗人,没有诗思,没有外界的触发,努力地挤出诗歌来,许多人都很不认可这一点,附带着也就把必需的“苦吟”否定了。挤出诗歌可取不可取,我们姑且不论,但苦吟一定还是有它的价值的。同样杜甫,也有“苦吟”的特点,只是因为杜甫的“苦吟”吟出了许多的好诗,人们就没有把这视为杜甫的缺点。
贾岛有一首诗,生动地表现了作诗的艰难:“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在“一个字”、“两句诗”上,他下了多大的功夫。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一个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两句诗真的就那么重要吗?为什么在写出来以后会激动得热泪盈眶呢?

这就要扯得稍远一些,从为什么写作入手了。我们为什么要写作呢?写作的根本动力在于:我们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人世间,作为有性灵有生命的高贵动物而存在,我们要探求生命的意义,我们要体察生活的底蕴,我们既需要了解人生、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也需要让人生、社会、他人来了解自己——自己的痛苦,自己的欢乐,自己的寂寞,自己的悲愁,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焦灼,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价值;这就需要表达,而最高级的表达方式莫过于写作。但人的感情、思想是复杂的,许多幽微细密的感情和思想若想表达出来,往往需要费一番功夫。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本来想说这样的话,可说出来却变了味道;本来想写出这么个意思,可写出来无论如何都觉得不是自己完整地想表述的。这就是一种思维上与表达上的不协调和不和谐。这是受人的能力限制的,只不过我们一般文化修养不高的人受到的限制大一些,而像贾岛这样的人受到的限制小一些。敏感地捕捉到这种感情了,深刻地把握住这种思想了,却表达不出来,这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这种痛苦就驱使着诗人去寻求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寻求最为恰切的语词,这样,“苦吟”推敲就出现了。既然“苦吟”是一件极为辛苦的工作,既然蕴蓄的情感在终于到来的一天得到了完美的表达,这怎么能不让人兴奋、悲酸地流泪呢?
所以,写作的魅力就在这里。它吸引着我们,召唤着我们,折磨着我们,摧残着我们,但也会赐予我们以其他东西不可替代的幸福。但这里还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当你经过苦苦思索寻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以后,你的写作水平、你的认知能力、你的文化修养会随着这一个字、一句话得到提升,只是因为为了这一个字、一句话,你调动了所有的储备、所有的能力、所有的素养,它不但是一个全身心的工作,而且也是你的全部修养的工作,这样,这个问题想通了,也就会为你开凿出另一个宽大广阔的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的生命也会得到充实和拓展。

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妨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这种功夫下得多了,会很好的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因为你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也被提高了。当然,若要具备这方面的意识、若要达到我们的写作目标,我们还需要找一个突破口。最好的突破口就是学会欣赏——既然按照前面所说的,往往某些字、某些语句里包含了作者深切的人生体验,那么,当我们从一个字、一句话里挖掘出这番深意来以后,我们不就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脉络了吗?我们不就像枯草沐浴到清风朗月的洗礼了吗?我们不就多了一份对人生的体悟了吗?而所有这些,又会反过来成为我们前进的基础和助力。
关于“一字师”的故事,大家听得太多了,给我们的印象,似乎讲到斟酌词语就那么几个有名的。其实,每一个成功的文学作品,作者都曾在这方面下过苦功。举个例子来说吧。宋代的朱熹有一首诗叫《水口行舟》: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写的是舟行江上的见闻;但诗人在绘景叙事中又蕴含了人生的哲理: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的,青山绿树总是永恒的,一切美好的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抑。中间第三句用了一个“试”字。这个字就很能体现出人生的况味来。“试”是什么意思?就是试探、尝试。背后隐含的心绪是这样的:以前我的人生充满了风浪,我对这种风浪满含着惧怕;在那风雨如磐的夜里,我担心,我害怕,我无奈,犹疑彷徨,找不到出路。等到这段时期过去以后,我想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的心理是多么得犹豫,多么得惶惑啊,我惟恐看到的还是那种令人悲哀的景象。所以,我是“试”着卷起“孤篷”的。一个“试”字,惟妙惟肖、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在一定的生活时期的真切感受;我们透过这个字,分明能感觉到作者的手指是颤抖的,心灵是担惧的,这样,等看到“依旧青山绿水多”的景象后,那份欣喜也就不言而喻了。我们的人生中不也充满了这样的思虑吗?不也充满了这样的经历吗?正是一次次的苦闷徘徊,正是一次次的探寻追求,让我们走上了一个个的台阶。理解了这一层,不但对诗人的心情有了一个彻底的了解,就是对我们的人生行路也是极有帮助的。
诗歌是这样,其他文学体裁也是这样,就以对联为例吧。兰州河神庙有一副对联:“曾经沧海千重浪,又过黄河一道桥。”我们学习炼字,总是注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其实这里的这个“又”字也蛮有意味。这副对联浅层的意思很好理解,它暗含的还是关于人生境遇的。“曾经沧海千重浪”是说经历过许多人世间的风雨了,这些风雨足够大,足够多。自认为这一切都成为了过去,以后可以走一条康庄大道了。但没想到,“又过黄河一道桥”。这个“又”字,悲观的人会理解为一种酸楚,一种无奈:盼望的清明境界还是没有来到,还得面对风浪,还得硬着头皮走下去;乐观的人会理解为一种自信,一种豁达:沧海的千重浪我都经历过了,“又”上一道桥,对于我又有什么呢?文学作品毕竟是现实人生的反映,所有这些,都折射着一种人生态度。我们体味清楚这些字眼了,我们对于人生、世界的认识也就会提高一个档次。

关于小说中“咬文嚼字”的例子,这篇文章里有。我们还可以举一个。大家在初中学到过莫泊桑的《项链》。还记得开头第一句话吗?“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加一个“也”字?这个字的含义特别丰富。你既可以理解为,有许多美丽动人的姑娘,但她们都过上了希望的生活,可“也”同样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却过不上;也可以理解为许多美丽动人的姑娘都因为虚荣而改变了一生,“也”同样美丽动人的玛蒂尔德“也”不例外。一般写到“也”字,总与前面的形成并列或者递进关系,但这篇小说起头加一个“也”字,没有比较对象,显得格外突兀,而正是这种突兀不是让我们体会到丰富的内涵了吗?“处处留心皆学问”,对于“咬文嚼字”也是适用的。
前面说的是“抠字眼”,倘若品味句子,那么,也同样特别有意思。《论语·述而》中有一句话,非常有名:“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话是孔子用来表达他的心志的,意思是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来做枕头,这样做我很快乐。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这段话是语录,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语录。“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是几句客观的描写,说明一种清贫的生活条件;“乐亦在其中矣”,得出结论,虽然如此,但“我”却能从中体会到常人体会不到的乐趣,这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总结。所有这些,都见不出什么高明之处。可等到最后一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来了一个比喻,就是孔子不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就这么一句,一起,一扬,把整个格调低沉的语句引拉到半空中,既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又表现出高远旷达的志趣。让人百品不厌。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不仅是孔子的语录,更是一篇精美的富于诗意的散文了。
可见,“咬文嚼字”对于我们不是一个可做可不做的工作,而是一个必做的工作。只有懂得有意地去体味前人、大家遣词造句的妙处,我们的文学修养才会有可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适当地咬文嚼字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