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三岁的孩子偷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你会对孩子说什么呢?
方式1:偷小朋友的玩具是不对的,马上还回去。
方式2:宝宝,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你觉得ta会不会伤心呢?
如果别的小朋友拿了你喜爱的玩具,你会伤心吗?
这是《爱的五种能力》里举的例子,我读到时很受触动,因为我大概率会用方式1,只不过语气会比较温和而已。
方式1和方式2到底差异在哪里呢?
我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想到了数学。
我记得上学时数学考试常常用到一堆公式,记不住怎么办呢?
我的方法是只记住最基础的公理,用公理把其他公式推导一遍,掌握了本质,上场考试就不怕记不住公式了。
而上面的方式1特别像我们需要记住的公式,方式2则是那个最基础的公理。
方式1像是直接抛给孩子一个数学公式,让孩子记住。它教会了孩子“应该”做“对”的事。“应该”承载着我们从小到大接收的对错和价值观,可以说是文明的产物。方式1教育的孩子长大了会是个好人。
方式2则像是给孩子抛出一个公理,让还自己自己推导出当下场景里的公式。
这个公理就是教育孩子关爱自己的同时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也就是关爱自己的同时也要关爱别人。这是我们社会得以和谐发展需要遵循的准则,社会和谐发展意味着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目标是大家“好”。
方式2教育的孩子长大了心中会有这个”好“,也就是有爱,有爱的孩子很难成为一个坏人。
我们教育孩子的每一个”应该“,其实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公理“。
然而很多个应该,我们长大后都忘记了源头,反而陷入了”应该“的陷阱。
比如看到同事对工作敷衍了事,就忍气吞声很委屈
比如看到伴侣一下班就躺在沙发上打游戏,就窝火生气
比如看到朋友张口闭口都是对生活的不满,就厌恶至极想立刻消失。
这些事情,如果站在对错角度,那很可能我们都是对的。
是呀
工作当然应该认真负责
一下班当然不应该只打游戏
一个人喋喋不休地抱怨当然招人讨厌
然而如果我们因为秉持着这些对错准则而衍生出很多情绪,让自己陷入牢笼中,那就偏离轨道了。
因为因对错而产生的情绪会产生攻击的动力,攻击分为内攻击和外攻击。
内攻击表现为委屈 伤心 无奈等,外攻击表现为心烦 厌恶 怨恨等。
无论是内攻击还是外攻击,都容易白白耗费能量,偏离解决问题的轨道。
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因看到“不应该”的事而生起情绪时,该怎么办呢?
有2条路。
1是问自己这个“不应该”的事触碰到了自己的什么痛处,找到自己在乎的那条“公理”
2是问自己对方在做这件”不应该“的事时内心是什么感受
一旦这么做,我们会自动从关注对错切换为关注感受情绪。
而情绪的奇妙之处在于,一旦被看见,就会慢慢消散
这2条路说起来简单,甚至我们常常在不同的渠道听到要聆听和觉察自我,但以我的个人体验来看,真正能在自己怒火或委屈时做这样练习的人是很少的。
我记得我在婚后的前2年,李先生不止一次和我说要把衣柜门关严,每次我都没在意,因为在我眼里,柜门这种小事是“不应该”挂齿的。
直到有一天李先生发飙了,我才意识到我做的这件小事让他心里不舒服到了一定程度,我感受到了他的情绪,感受到了”秩序“在他心中的份量。
尽管我依旧认为柜门这种小事是“不应该”挂齿的,但是我看见李先生的情绪逻辑了,我便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他也因为被看见而释怀了许多。
在亲密关系中,只关注对错不关注感受是大忌。
换句话说,只关注对错不关注感受,很难幸福。
这道理我花了好几年才懂,并且还常常忘记
在亲子教育中,我们在教孩子对错的同时,一定不能漏了这对错背后的爱。
恰如文章开头的例子,如果我们对偷了小朋友玩具的孩子用方式2来沟通教育,那孩子会自然而然得出”应该“做的事,并且在更多未遇到过的场景中也会自己寻得”应该“的事。
这多么像鱼和渔的区别~
后记
《爱的五种能力》这本书我一开始有点抗拒,因为从书名看似乎已经猜到书里要讲什么。但读完后我发现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为什么呢?
大部分此领域书籍都是国外翻译过来的,大概是因为国外的心理学理论比国内要领先吧。我个人读老外的书时经常觉得不适应。
但这本书是国内作者写的,读起来非常接地气。虽然书里没有很新奇的提法,但是很神奇的是读完本书能帮助自己对以前接触到的一些心理学名词加深理解。
比如关于情绪,作者把它分为生理性的情绪和理性观点产生的情绪两大类,对于生理性的情绪是情绪按钮,类似于应激反应。对于理性观点产生的情绪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ABC理论。不同类型的情绪作者介绍了不同的管理方法。
作者的语言比较朴素,并且加入了许多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实际例子,很好理解。
作者在书中提出的5个能力都分别有练习的方法,若能取之一二来实践,相信会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懂得爱、更容易获得幸福的人。
简葵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