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她只是貌美
在一周以前,提到林徽因,我脑中首先浮现的就是这张照片——纤长的身条,姣好的面庞,轻盈得体的穿着,她若是生在当代,定是个自带仙气的白富美。关于她的才情,只知道是一种公认的评价,并不了解她任何作品。
我的大脑胡乱地臆测这样的女子之所以被世人所记住,大概是因为她是徐志摩《再别康桥》意境里的灵动女子吧
她值得被记住
读完了《林徽因传记》,我被她的品格、气质和所为深深感动,她的的确确值得我们记住她,走近她,想念她,因为她是如此美好,从内而外浑然一体的美好,且散发着光芒,那光芒里带着对生活不可抵挡的热爱,带着对人世间持续探寻的姿态和力量。
她还是照片里那个浅浅吟笑的美好女子
她更是
一位登高务实的建筑学家
一位朴素创业的学者和教授
一位追求完美热爱艺术的设计师
一位富有才情的美丽诗人
她是理想主义 更是实践主义
建筑是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的共同理想。
他们早年留学归国后,发现中国的建筑记载资料几乎空白,于是他们将编著《中国建筑史》,创办建筑学科,为中国培养建筑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
单单是编著《中国建筑史》,看上去虽然只是一句话,但细想这个目标意味着他们要查阅多少文史资料,要奔赴多少城市翻越多少座山实地探寻和测量那些不一定还在的古建筑收集数据,这是多么的理想主义的一件事!我甚至觉得这是近乎痴人说梦的一件事。
但这对夫妻在他们20多岁时立下目标后真正地用一生来兑现了。
走过的路吃过的苦
为了实测那些停留在书籍或传言中的中国古建筑数据,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跋山涉水了很多年,甚至在抗战那个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也未曾停歇。
我难以置信这样的日子是两个成长于优越家庭环境的读书人能承受的
他们住在爬满跳蚤的床单上,忍受浑身的奇痒过完一夜
他们在漆黑的夜里穿过周边是峭壁的山林,不知何时才能到达传言中的“目的地”
他们一整日步行探寻一个古迹但到了后才发现那古迹荡然无存
他们在电闪雷鸣中爬高测量拿到一个数据
他们在寺庙的大堂里铺个床单过夜并觉得这是最舒适的一晚了
战争年代的折磨
在战争来袭后,林徽因和丈夫离开北平,去了昆明。
在昆明,林徽因带着2个孩子和自己的母亲苦于生计,她会步行翻过2座山教书赚钱养家,她抱着小儿子在日军的轰炸机下跑出家门并亲眼见到下一秒自己的家被轰炸成废墟。
她和丈夫花光了所有家当并借钱筹建的房子打算办学培养建筑学人才,建成后收到政府指令必须搬迁到重庆一个叫做李庄的地方
李庄,这是一个无论去往任何一个地方,只能走3天水路的极其偏僻之地,生活环境近乎原始。
近乎原始是指没有任何一个可去的地方,没有商店,没有药店。
病痛的折磨
林徽因身患肺病久久得不到治疗,在李庄,她几乎终日卧床。
然而即便是卧床,她还是每日读书,在床上写作,在床上查阅资料为梁思成提供帮助。
然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从她与朋友的信件往来里依旧能看出她保留了自己精神世界的完整和丰富。
在李庄的5年里,林徽因的身体极度痛苦,在精神上也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一天》就是她在这个阶段写下的诗,这是她心底情绪的自然流淌
今天十二个钟头,
是我十二个客人,
每一个来了,又走了,
最后夕阳拖着影子也走了!
我没有时间盘问我自己胸怀,
黄昏却蹑着脚,好奇地偷着进来!
我说,朋友,这次我可不对你诉说啊,
每次说了,伤我一点骄傲。
黄昏黯然,无言地走开,
孤单的,沉默的,我投入夜的怀抱。
然而我更喜欢林徽因平日里写的文字书信,虽然不像诗能称之为作品,但经她的文字,能感受到朴素甚至艰辛日子里那一角独特的视角,散发着温度和亮晶晶的东西,甚是可爱
比如在战争前林徽因和梁思成到山西测量中国古建筑途中,她在经历疲惫的旅途之余写道:
“居然到了山西,天是透明的蓝,白云更流动得使人可以忘记很多的事,单单在一点什么感情底下,打滴溜转。更不用说到那山山水水、小堡垒、村落,反映着夕阳的一角庙、一座塔!景物是美得到处使人心慌、心痛。我是没有出过门的,没有动身之前不容易动,走出来之后却就不知道如何流落才好。旬日来眼看去的都是图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古事。黑夜里在山场里看河南来到山西的匠人,围住一个大红炉子打铁,火花和铿锵的声响,散到四团黑影里去。微月中步行寻到田垄废庙,划一根“取灯”偷偷照看那瞭望观音的脸,一片平静。几百年来,没有动过感情的,在那一闪光底下,倒像挂上了一缕笑意。”
她对于建筑的描写总是透着诗意。
看了这些文字,我心里想着也许诗意是一种气质,一旦拥有,看世界的每个角落都可以自带诗意。
诗是这么美好的东西,这么多年来我似乎已经忘记了诗存在的意义,其实没有用心读过诗 感受过诗,而林徽因传记唤起了我对于诗,或者说唤起了我对于文字之美的嗅觉。文字本是工具,文字之美在于心思之灵巧的表现。
林徽因在建筑领域的成绩是不容轻视的,她是一位建筑学家。
除了完成中国建筑史著作外,她参与设计了我们熟知的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底部的花纹是她亲自设计的
她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画了许许多多版本的手稿
难以想象这些工作都是在她将死之年完成的
难以想象她在肉体背叛精神的状态下如何用生命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她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呢?
文中提及此的文字很少,但大概由于我初为人母,在读传记时,格外留意了林徽因作为母亲这个角色的所为。
林徽因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再冰,小儿子从诫,冰字代表孩子的祖父,诫字代表宋代建筑学家李诫。
在昆明时,林徽因承担了所有家务,买菜、做饭,洗洗涮涮,费尽心思用极有限的食材做出像样的饭菜给家人。
在林徽因最艰难的李庄岁月,她会给孩子读诗文、讲传记。她给孩子北宋古诗词背后的故事,给孩子们讲米开朗琪罗的生平艰难,讲贝多芬耳聋后肉体和精神遭受的痛苦以及创作音乐的伟大。
解放后当小儿子从诫报考她和丈夫创办的建筑专业时,差了几分,林徽因和丈夫都没有破格录取。
我想林徽因作为母亲给与孩子的更多是精神上的光芒照耀,孩子们在这样一位优秀坚毅且美丽的母亲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地感知着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变幻莫测。
最好的教育是做好自己。
最好的母亲也是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样的品质在林徽因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她所经历的起落,若换作一个寻常女子,早就自怨自艾了。
认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我认为做母亲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后记
关于《林徽因传记》,我的感触和收获都很丰富
我想从此后我的世界里多了一个闪光的灵魂
一个美好如人间四月天的面庞
会时不时想起她走过的路
她心头的思绪
也会试着发现她感受到的美好
还有一些细碎的念头是这本传记给我的
1、知识和学问真的能延展一个人的世界,让生命更加丰富
2、文学和艺术是一种意境,真诚的意境。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触碰,最便捷的方式是读诗啊
3、作为一个女性,没有什么比成为美好的自己更加能吸引异性
4、作为一个母亲,没有什么比热爱生活能更加给与孩子力量
5、友谊是一件美好珍贵之物,想拥有吗?需要先相信
6、每个人的一生都必不可少会经历磨难
简葵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