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_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读书笔记 -如何找到情绪的来源?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导致我们感受的来源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已经形成的局面。

比如:老师选我为班长,我特别高兴

比如:爸妈把我训了一顿,我非常沮丧

但事实上,所有的感受,包括那些最强烈的痛苦 恐惧 欣喜,都来自于我们的观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难花时间去找寻导致我们的情绪来源的观念,因为当我们情绪来临时,我们往往沉浸在情绪里不能自拔。

然而,透过情绪找到隐藏于心的观念,是我们自我认知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换句话说,每当情绪来临时,是自我洞察的绝佳时机。

下面分享一个实操的2步法,帮助我们在情绪来临时找到那个根源。

2步法帮我们找到那个根源

第一步:用“当…我感到” 描述自己的感受

这一步很简单,但非常重要。

比如:当老师宣布班长念出我的名字时,我特别高兴

比如:当爸爸电话里说“你这么大了怎么还是不务正业”时,我非常沮丧

比如:当同事告诉我“这项工作我不清楚,你应该自己问明白”时,我很懊恼

比如:当他告诉我他想一个人静静关上房门时,我很伤心也很生气

一旦我们尝试描述自己的感受,我们便开始觉察自我,觉察引发情绪的场景。这是至关重要的开始。

第二步:加上“因为”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试着加上“因为”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

比如:当老师宣布班长念出我的名字时,我特别高兴,因为当班长是优秀的表现。

比如:当爸爸电话里说“你这么大了怎么还是不务正业”时,我非常沮丧,因为我认为人到30岁就应该有所成绩,因为我觉得让父母放心是儿女的责任。

比如:当同事告诉我“这项交接的工作我不清楚,你可以去问问**”时,我很懊恼,因为我认为清楚地交接工作是他的职责。

比如:当他告诉我他想一个人静静关上房门时,我很伤心也很生气。因为我觉得他不想和我说话,他想远离我。

一旦我们写出因为后面的句子,我们就找到了情绪和我们自身观念之间重要的连接

这些连接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一旦我们找到它,我们就可以审视和控制它了。

所以,我们常说的情绪管理的本质是管理情绪背后的观念。

管理观念的意义何在?

管理观念是为了管理行为

观念衍生出规矩,内心的感受令我们必须遵守这些规矩,于是我们的行为就产生了。

想要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就要根据这个公式倒推回去,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感受,从而改变规矩。

心理学上对行为的产生是这样描述的:

人们的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动机,动机是行为的外在表现。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需求的对象达到一定强度就会产生动机。

人的需要是指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部环境条件的欲求。情绪产生反应的其实是人的需求,外界事物符合主体需要,便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所以观念决定情绪,情绪就是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一种需求,这种需求汇集成动机影响人们的行为。

这样梳理下来就很清晰了,观念决定情绪,观念主导行为。

什么是观念?

我们可以通俗地把观念理解为思想。

在心理学课程框架背景中,“知、情、意”三者构成了心理过程,这里的知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和记忆。这里的思维是指人们通过思维产生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对应着我们常说的思想和观念。

我们的思想和观念来源于何处呢?

家庭、学校、书籍、社会环境等,这些将我们包裹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决定了我们的思想。

但是,我们很少检视自己的思想,甚至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的思想就是真我,唯一能代表自己的就是思想。思想似乎成为一个标识我们独特性的东西,成为我们自我的象征。

我个人也认为一个人的思想是一个人魅力所在的最大来源。在纷繁的世界中,我们对身边的万事万物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理解,这不就是人生的独特魅力所在吗?

的确如此,但这只能说明思想的重要性。

既然思想如此重要,我们更需要检视,哪些思想其实是别人强塞给我们的,而不是我们真正思考和接受的,哪些思想是有漏洞的?不符合逻辑的?有漏洞的思想我们还要不要

例如:当他告诉我他想一个人静静关上房门时,我很伤心也很生气。因为我觉得他不想和我说话,他想远离我。

“因为我觉得他不想和我说话,他想远离我。”——这是大脑中的一个思想,一个产生伤心情绪的思想,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们可能会产生痛苦、大声吼叫、夺门而出等行为。无疑,这个思想威力很大。

但这个思想经得住推敲吗?

我们盯着这个思想来看,他想静静就是不想和我说话吗?他此刻是不是也不想和其他人说话?他关上房门就是想远离我吗?

只需要稍作检视,就会发现这个思想是漏洞百出的。一旦我们意识到这个思想漏洞百出,那么由这个思想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就会一并受到检视。

检视便是自我管理的开始。

后记

本周读了《原生家庭_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用大量案例揭示了父母对子女的种种有毒的行为模式,并总结出有毒的家庭体系,帮助读者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并提出了修补我们已造成的性格缺陷的策略,让读者获得勇气和希望,更好地引领自己的生活。

读此书的过程并不畅快,书中讲到的很多关于酗酒 乱伦的案例离我们太远,但是书中第二部分关于修补个人心理缺陷策略中有几个提法很有启发性:

1、关于找到观念和情绪的关联

2、关于反应和回应的区分以及非辩护性回应的应用

3、关于与人对峙时常遇到的6种阻力的应对方式

本文只总结了第1点,关于第2点和第3点将在后文里分享。

简葵0703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原生家庭_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