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第五册(卷三十一至卷四十二)
司马迁
“太史公曰:楚靈王方會諸侯於申,誅齊慶封,作章華臺,求周九鼎之時,志小天下;及餓死于申亥之家,為天下笑。操行之不得,悲夫!勢之於人也,可不慎與?”
居然写到(三)了!回头看看,我这匹驽马今年竟也走了不少路,至少文言文恐惧症是被治愈了。
跳过第三册(表)和第四册(书),第四册应该之后会回来看,我还需要一点心理准备。这一次是从第五册(世家)开始,《史记.世家》共两册,这一册主要记述的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历史,按照帝王家谱进行分类,是《国语》《战国策》《左传》等等书籍的综合版本,可以安慰自己:虽然我读不下去《左传》,常年停留在“郑伯克段于鄢”,但是我读完了《史记.世家》……
春秋战国,可谓是群星璀璨。所以,这注定是一篇非常长的书评。
1
第五册起于《吴太伯世家》,吴越之间的恩怨情仇自是不必多说。但是《吴太伯世家》里面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延陵季子。季札赠剑是一个关于信诺的故事,也是我心目中士人和君子最基础的品质:言必践,行必果。即使是在心中许诺,未尝让旁人知道,也要践行自己的诺言。
另一方面,通读历史终于串起了我碎片化的历史知识,“专诸之刺王僚”这事的主导者是吴王阖闾。然而,读这段的时候我满脑子都在接唱:“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可见“背诵并默写全文”的威力是多么的大。
2
《齐太公世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齐桓公的一生:他的高光时刻,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何等辉煌;最后结局却是饿死宫中,停尸六十七天无人收敛,虫子都爬出窗户,惨得令人不忍卒读。许多时候,被人们记下来的,只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极少的片段。
许多时候只有某一些时刻被记录下来,前因后果都被隐去。然而人生有高光,必有低谷,英雄豪杰,凡夫俗子,概莫能外。齐国的弑君者崔杼,也是如此。他在弑君之余还杀史官,而且杀史官这事情还被记录下来……于是几千年之后,我们还能看到这个狼狈的弑君者,以至于提起弑君者,第一个被想起的总是他:
“齊太史書曰:崔杼弒莊公,崔杼殺之。其弟復書,崔杼復殺之。少弟復書,崔杼乃舍之。”
3
《鲁周公世家》开篇,姜太公就评说鲁国繁文缛节,认为鲁国日后肯定要臣服于齐国。事实也确实如此,春秋五霸里面没有鲁国,战国七雄里面也没有鲁国。
鲁国作为周公后裔,按理来说存在感应该很强。但是,可能正是因为是周公后裔,所以才在一开始以繁文缛节立国。鲁国开国之时,周公摄政,成王年少,不知多少人盯着他儿子伯禽,试图找出错误。所以有了繁文缛节,也就挑不出毛病了。只是日后一直延续立国之时的范式,没有因时因势而变,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我还是想说,《鲁周公世家》里记载的腌臜事并没有比其他世家更少……
4
在《燕召公世家》中,春秋时期只有召公部分比较详细,其他时候都像是在替别国写史,只记国君生卒年和同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大事,甚少有详细记载。而战国部分记了好几笔苏秦的八卦,让人感觉合纵搞不成是显而易见的,苏秦自己因为私通燕国夫人而决定去齐国搞反间……
然而,燕国确实如太史公所言,在几个大国之间辗转,却生存得十分顽强。后来,秦白起坑赵四十余万人,燕国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好机会,可以去打赵国,分一杯羹!心还是很大的,可惜没有讨到半分便宜,燕赵内耗,秦国得利。
至此,再次看出合纵的问题非常大,各国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5
如果说各世家都有自己风格,比如,齐国致力于“争霸”,吴越的关键词是“复仇”,鲁国是“礼”,燕国是“顽强求存”,那么《管蔡世家》只能落一个“风流”。管蔡世家的风流八卦是别人家的好几倍:有对妻(妹)姐不敬,差点灭国的;有二嫁小妹,差点灭国的;有公公扒灰,太子弑君自立的。还有,想看晋文公裸/体的曹共公,他想看,但是臣下还劝他不要看。细品一下,你会发现,这件事连臣下也知道,说不定满朝文武都知道。太史公没有正面写到底看没看,但是,顺利回国登基的晋文公之后把曹共公痛扁一顿……所以,多半是,看了。春秋战国的君主们,实在是过于放荡不羁了。
《陈杞世家》很短,也没什么大事,太史公显然不是成语故事大王,并没有写杞人忧天的事情。
6
我读了三本《史记》,第一次见帝王家毫不做作虚伪的兄弟之情就是在《卫康叔世家》。
卫国整个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感觉。其他诸侯国中皇室家族争权夺利,鲜少提及国人的态度。人民群众仿佛喝茶聊天嗑瓜子,反正谁当王,我都苦逼,爱谁谁吧。但是,卫国不一样:被杀早死的储君,卫人会将他收敛安葬于王陵;好兵弑君者“卫人皆不爱”;太子伋无辜被杀,辗转几任君主之后,卫人还要把他的亲弟弟找回来当王。
季子说“卫多君子,其国无故。”确实如此,卫国是最后消失的诸侯国,居然存活到秦二世时候才绝祀。
7
《宋微子世家》开篇是箕子著名的象牙筷子亡国论。
但是宋国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宋襄公。孔子和太史公都对宋襄公多有褒扬。他的一生在史书上记了三笔:第一笔是想要把太子之位让给庶兄目夷,没成功;第二笔是想要会盟诸侯,结果自己被抓;第三笔是在打仗的时候等楚军过河列队整齐之后才开战,史书记下“宋师大败”。宋襄公在所有君主中都显得极为特立独行,像是把围棋子放在象棋的棋盘之上一样,别人身上刻着大字,在格子上追逐厮杀,而他圆圆的白白的,虽与其他棋子一样有扬名立万之心,但是他使用的规则和别人完全不同。前两件事没成功,宋襄公吃了大亏,尚可一笑了之。然而,最后一件事,是战事,主帅无能,累及三军,宋军将士和宋国子民为国君极不恰当的沽名钓誉的手段而命丧黄泉,可以说是非常惨了。
宋襄公或许一直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一个个人的道德标杆,但是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对君主的评价标准与对于普通个人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
8
现在,请允许我向您推荐本年度我最喜欢的大型古装狗血升级流大男主宫廷剧——《史记.晋世家》。
虽然说好要从《史记》里面读出什么“治水问题”,但是,我要说,晋世家,实在是太好看:一段集宫斗、朝堂争斗、杰克苏,升级流于一体的真实历史。晋世家开篇是一段延续几代人的藩王作乱(上位)历史,其后就迎来了本作大男主——重耳,其他君主最多在史书上享有几千字的记述,最惨的可能只有几个字。但是,晋文公的故事几乎就是整个《晋世家》。
读这段的时候会有非常强烈的熟悉感,就那种宫廷剧典型人设的feel,所以我之前虽然没有读过晋世家,但是我看的每一部宫斗剧里都有晋世家的影子:骊姬大概是所有妖冶狠毒的妃子原型,献公的年老昏聩也很典型,太子申生也集全世界最苦逼太子人设于一身(母亲身份尊贵但早逝,弟弟们野心勃勃,再加上一个皇帝身边擅长吹枕边风的美艳妃子,还有无辜被连累的太子太傅)。
而本作主角杰克苏本苏晋文公重耳,不仅有惊险刺激的动作戏(翻城墙),还有好几段感情戏:狄地痴情等候的美人,齐国深明大义的公主,秦国位高权重的公主,还有试图要偷看他裸身的曹共公(……),另有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深信重耳是天选之子而不肯对他动手的楚成王……可见,杰克苏所过之处,无人能抵挡他的魅力。
然而,和大部分小说不同,晋文公是位面之子这件事,他同时代的人都意识到了!楚成王的口头禅是“此天所置”;介子推说晋文公成功都在于天意而不在于咎犯,说咎犯是“贪天之功”。重耳,真.史书大男主,天选之子。
9
《楚世家》开篇就非常有楚国特色,展示了共工和祝融故事的去神话版本,并没有怒触不周山的骚操作:
“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
想来我们应该从楚国那里继承了不少神话传说。
《世家(一)》里面有两个经常出现在其他诸侯国的记录中,一个是延陵季子,隐世高人的风范,洞悉世事,却隐逸红尘;另一个就是楚成王,他本人可谓是长袖善舞,一代雄主,奈何他的同事们都太有名:齐桓晋文秦穆,所以在齐国、秦国、晋国的故事中每每充当布景板。不过他是有台词的龙套!是经常能说出名言警句的有台词的重要龙套!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他留下的名言,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一个口花花的有趣的人。不过,口花花的有趣的一代雄主最后也是被自己选的太子逼到自尽了……
10
《越王勾践世家》里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其实是,范蠡。范蠡对人心了解,处事之果断决绝,所以做官能至卿相,种地做买卖能成为首富。但是无论何时,何等显赫地位或是富贵,他又能果断抽身而去。陶朱公,确实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当然,他也会忧愁自己做官就当宰相,种地也能成首富,天才的烦恼也是不一般的。
11
《郑世家》,也很神奇。虽然感觉自己对郑国了解甚少,但是从开篇的“郑伯克段于鄢”起,许多事情都非常熟悉,“齐大非偶”,还有著名的老公和老父二选一(然而,选的结果和民间故事版本不一样,可能是贞洁观念逐步影响了这一选择,感觉探讨起来会很有意思),还有“食指大动”的故事。虽然我万万没想到,君臣内讧会因为一碗黿羹,就比特洛伊之战还要离谱。所以,到底是有多好吃?我也好想试试……
古人的代差
在中国这种热衷于修史的国家,你可以看到一种长期地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的传统。伍子胥劝夫差杀掉勾践,使用三代时期少康的典故,唐雎用典讲了专诸、聂政、要离,秦王对此也了如指掌,所以才被成功威胁到了。虽然于我而言,伍子胥和少康都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人了,但是古人和古人之间也是有代差的!古人也会从更古的时代那里吸取教训,所以,太史公也会觉得《春秋》是古文:
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余讀春秋古文,乃知中國之虞與荊蠻句吳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義無窮,見微而知清濁。嗚呼,又何其闳覽博物君子也!
那种站在层层叠叠的历史之上的感觉非常奇妙。
称呼的萌度
语言和文字是非常神奇,它们带来的感觉无形无相,但是确实会有极为微妙的区别。平常读小说的时候,那些文字中细微的区别往往非常抽象,我会对朋友说这个故事很有嚼劲,会说这段文字有种脆生生的感觉,但这些感觉始终都隔了一层,我朋友常说我的这些形容就像是小红书上的香评一样……
然而,我现在发现,文字的微妙感觉,在对人的称呼上可以体现的非常明显。虽然不同的称呼,但它们指代的是同一个人,使用同样的参照系。比如,吴王阖闾和公子光是一个人,齐桓公和公子小白是一个人。基本上,前者看起来就很有一代霸主的感觉,后者嘛,公子光看起来还好,也就是一个腹黑野心家的感觉;但是,小白……我至今仍然觉得公子小白是个非常萌的名字……
所以,果然,小时候需要一些接地气的名字,比如,刘野猪。
一方水土
或许是从前没有如此完整地读过春秋战国的历史,曾经的印象中只有诸侯国之间不断地征伐。但是,按照国别,从头到尾再梳理一遍,会发现每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特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千年以后,当年鲜明的特征几乎已经融入了这个国家的血脉。但寻找历史的脉络,我们还是能够梳理出来那些如今被奉为圭臬的品质都是从哪里传承下来的。这些精神和文化,或许不仅是诸子百家这样在士人中间,在读书人中间流传的形而上学,同样也是当年这些诸侯国的民风:燕赵慷慨,卫多君子,鲁崇礼仪……
孔子不了解什么“默会知识”,但是《诗经》或许正是将这些难以言明的精神传承,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街头巷尾的、无法用理论概括以及无法形成抽象的形而上学理论的“默会知识”搜集起来,编纂成册。现在大家也不会区分邶风、郑风、秦风……但是,在当年,这或许是有着极大的区别,或许各国文化的区别如同当今的欧洲诸国,以至于游历各国后绝不会将法国、德国、英国弄混。事实上,我以前从未从这个角度理解过《诗经》,以前只觉得字非常生僻,但是我现在重新读《卫风.氓》的时候,觉得整个诗歌和卫国的气质非常贴合,即使是卫国女子也不乏君子之气。
而后,每一个中国读书人都要读《诗经》,读史,日常生活中使用诞生自诸国的成语,或许,原本散于各个诸侯国的精神、信念和“默会知识”最终汇聚在一起,融合为一体。所以,我们是如何融合成一个国家的,除了文字的统一,我们塑造和被塑造的那个想象的共同体是怎么来的,我们所坚守的共同信念是如何创生的,或许都是在我们日常之中的点点滴滴。
潜移默化的文化传统
直到完整地读完这本,才能知道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有多大。虽然我很确定自己没有读完过《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等,但是读《世家》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许多事件都知道,只是前因后果或是细节不甚明晰。许多流传下来的成语现在还在使用,虽然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被潜移默化这些文化常识的,可能是语文和历史课本,也可能是电视剧或游戏,也可能是上网冲浪时候被普及的历史梗,或者出门旅游时候被博物馆和导游科普。日积月累的力量,比想象中的都要大。
总而言之,我的文化身份就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潜移默化中塑造起来的,而这种身份的塑造还在日复一日的继续,还会继续传承下去。
史书一册,实则包罗万象,即使写了这么多,依然感觉是走马观花的阅读和极其粗浅的理解。常常翻看,时时温习,下一次应该会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吧。
END
【Read historical fiction from an Eastern Hemisphere country】
点击关注我哦
枯木逢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