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
不论爱情有怎样的排他性,但作为社会性的复杂的人,属于他的爱情往往并不是一开始就注定的,他应该是会有许多的选择,在经过各种原因后,才归于自己的唯一,如果真能唯一的话。这样,在行走的过程中,他会遇到很多的人,那些人以各种态度、各种情况出现在他的人生中,会陪他走过或短暂或长久的一程。但正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像流星般闪过一个人的生命天空的人,在那一刻,照亮了他漫漫的生活之路,使他本来枯燥无味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使他本来孤单落寞的行程变得充实丰盈起来,即使最终他还是放弃了来到他面前的另一种幸福而将目光瞅向了别处。
《飞狐外传》中的胡斐假如能活下来与苗人凤的女儿结为伉俪,那当然是非常好的结局,他自小失去双亲,孤孤单单地长大,很少能得到来自异性的温柔和体贴,而苗若兰又是一个非常美丽可人的女性,而这样的结合也会将延续几代的仇恨化为无形。但即便如此,他也不会忘记那个化名为“袁紫衣”的尼姑圆性。他与袁紫衣在广东通往京城的路上一路打打闹闹,两人均是情愫暗生,但隔在他们中间的却是袁紫衣的重誓——她生来就不能去爱一个人,更不能离开佛门。但胡斐对他全是全心全意的,纵然程灵素以整个心灵待他,纵然程灵素能为他舍去生命,他爱的还是袁紫衣。而袁紫衣对胡斐也是情有独钟,在她寻到胡一刀的坟墓后曾有一段表白:“倘若当年我不是在师父跟前立下重誓,终身伴着你浪迹天涯,行侠仗义,岂不是好?唉,胡大哥,你心中难过。但你知不知道,我可比你更是伤心十倍啊?”这段话虽然在男女表白中显得极为平常,但所有的情意却是显露无遗,令人读来颇为辛酸。这章的名字叫《恨无常》,作者的用意也就在于不单是恨无常夺走了程灵素这样清真纯洁的女子的性命,也在恨命运的无常夺走了属于这二人之间的爱情。后面,两人面对强敌,更表现的是一种“咱俩死活都在一块”的患难与共。在胡斐人生的这一段,袁紫衣是陪他走过来的,不但走了过来,而且将她的爱深深地刻在了胡斐的生命轨迹中,那是岁月的风尘无论怎样也抹不去的,那是另一场真挚的爱情也涂饰不了的。是的,他们曾一起走过,一起并肩作过战,也曾一起有过生死与共的经历,但结局却是他们注定要离开,去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料来一生中的相聚也在彼此的梦中。
当然,胡斐也不会忘记那个“义妹”程灵素,同样,在这段时光中也有她的影子在里面,也是她陪伴他走过了一段刀尖上舐血的日子。她将整个生命托付给了他,并且最终因为他献出了年青的生命。小说中那个王铁匠唱过的情歌就一直缭绕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小妹子对情郎——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胡斐自始至终没有对这个为了他而牺牲的妹子动过真情,但真到她死了的时候,他才想到程灵素日常所表现出来的一颦一笑中流露出来的柔情蜜意,这时的他是怎样责怪自己的呢?“我要待她好,可是……可是……她已经死了。她活着的时候,我没待她好,我天天十七八遍挂在心上的,是另一个姑娘。”是的,当你想起来要对她好时,她已经不在了,“陪你走一程”的另一个含义即在这儿:她只能陪你走一程而不能永远,是外力夺走了她,是强力逼走了她,这带来的只能是人生的缺憾与苦痛。许多人都有过胡斐这样的经历,而这样的经历还在一遍遍地上演者。人,毕竟是脆弱的,这绝对不是一个借口。想到程灵素爱情的胡斐甚至想到了以死相殉,他第一次深情地望着死去的程灵素,也许是第一次想到了留在世上已没有什么意思。一个能让人生出死亡的念头的人注定会陪伴这个人一生,即使以灵魂出现的形式,原因就是她用她的所有陪伴那个值得她付出的人走过了一程,那人世间艰难曲折的一程。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少年时母子流落茫茫草原,孤苦无依,这个憨笨的少年终日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也谈不上什么朋友。但巧缘巧合,由于哲别的关系而与黄金家庭扯上了关系,从而有了成吉思汗的女儿华筝这个他青梅竹马的玩伴。虽然华筝性情乖戾,脾气暴躁,但对郭靖这个傻小子却是一往情深。一方面郭靖在男女情爱方面开化较晚,另一方面在他的心中始终把这个公主当作是妹子看待,全然没有把她放在心上,所以,即使华筝屡次以言语试探,屡次暗示他,他的心中却是波澜不起,即使因为他立了大功成吉思汗当众将女儿许配给他,让他成为自己的“金刀驸马”,他也感到极为茫然,不知所措。以至于在离开草原往赴中原时,面临长久的分别,他也是礼节性地将华筝抱了一抱,生硬而冷漠。在中原结识黄蓉后,更是将这个年少时的挚友抛之脑后,难以想起来了。而且与华筝的婚姻关系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放弃吧,觉得对不起人家;不放弃吧,真心相爱的人又不是她。傻小子的艳福反而让他处于两难境地,不能自拔,惹得黄蓉醋海翻波,生出许多事端来。但他毕竟一心爱的还是黄蓉,一心牵念的还是中原,所以,最后还是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段缠夹不清的感情。对于他,以后如愿以偿,可以与心上人终生厮守了,但对于华筝就没那么轻松了。她为了留住郭靖,在帐房里听到郭靖母子俩想偷偷地回中原的对话后,告诉了父亲,结果是郭靖的母亲因此而殒命。她是一片痴情,事情却变得无可挽回,这一步迈出去后,她是再也无颜见郭靖了。在给郭靖的信中,她说:“我师南攻,将袭襄阳,知君精忠为国,冒死以闻。我累君母惨亡,愧无面目再见,西赴绝域以依长兄,终身不履故土矣。愿君善自珍重,福寿无极。”这个给人印象是性格豪爽的女孩子写这封信时一定是涕零如雨,心酸莫名的,这封信也算是对她以前感情生涯的一个结束的告白,也决定了她一生将会在无尽的悔恨与思念中度过。从《神雕侠侣》中我们知道,她一直未嫁,这也应该是能料想到的。她狠下心来也可以说是由不得自己地表面上斩断了这缕情思,但那过去的岁月与刻骨的恋情是无论如何也忘不了的。她最终“西赴绝域”依靠她的长兄术赤,离开了留下了她伤心与幸福的地方而自己放逐了自己,但年少时的感情是怎么也放逐不了的,它就深深地铭刻在她的心里。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当远方天之苍苍、草之茫茫的地方牧歌像星光般撒落的时候,我们本来荣贵高华的华筝公主会走出她的帐房,看着同样遥远的中原,想到那个可爱的傻小子,想到他们一起走过的岁月。她陪郭靖走过了一程,从此永远地远离了他,在那段岁月中,她对那个人倾心相待,在她的生命中,不可磨灭地留下了他的履痕,而她,却只能从每一朵云彩里,读到他憨厚的微笑,从每一缕南风里,闻到他炽热的呼吸。她唯一能感到满足的应该是她的心上人还是理解她的,郭靖给黄蓉说,华筝那样做,并不是想害他,而是想留他。对于华筝,也许这就够了,但问题是她并不知道,她一直还是会生活于内疚与自责中。对于郭靖这样重情意的人也不应该忘记,那段成长的岁月中有她的影子,是她用真心真情陪他走过了一程,而且那一程中,他是寂寞的,无助的,所以,即使是她的无礼和娇蛮,在日后的回忆中也会泛出甘甜的滋味。
有两个人,她们都曾陪主人公走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是他们最为幸福的时刻。但这样的时刻似乎注定就是短暂的,诚如一朵花,在开到极盛时也就意味着凋谢,她们都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但这段感情并没有宣告结束,逝者虽已,也许对于她们是一种解脱,但活着的人却满载着这残破的爱情还在人间挣扎,每一次想起来,对于他们都是一种交织着甜蜜与忧伤的折磨。只要他们的生命还在延续,这段感情就会缭绕在他们周围,如丝缠茧般包裹住他们,让他们的心如被蚕咬啮的桑叶,永远处在一种支离破碎的痛苦之中得不到任何完整。纵然再有其他情爱,也不能冲淡半分,相反,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清晰起来。
《天龙八部》中的乔峰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他在没有受到“揭发”时本来就是独来独往的,在被揭发出身份后更成了一个受伤的孤寂的狼,可是这匹“狼”却连舔舐伤口的机会也没有。每次想到那段时间的他,都会想见他高大的身影孤伶伶地立在风疾云狂的天地之间,找不到一个真正的归宿;而那双眼睛则充满了愤怒与忧愁、绝望与抗争。乔峰是个典型的悲剧型的英雄,就连他短暂的爱情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悲剧。在他生命中最为黑暗的时候,是阿朱这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子来到了他的身边,给了他一生中最低潮时期的美好时光。一个人,并不愿意别人来锦上添花,而愿意的是困难时的雪中送炭。阿朱就扮演了这么一个角色,在乔峰最为脆弱的时候,她适时地出现了,以她的温柔娇美带给他一丝寒冷的人世间漂泊中的温暖。乔峰四处寻找“带头大哥”,这是他在那一个时期唯一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寄托,找到了“带头大哥”,那么一切问题当迎刃而解,但每一次这个“带头大哥”似乎都跑到了他的前面,搞得他屡屡碰壁,几近绝望。最后,他来到了雁门关,找到了当年父母惨死的地方,但就在那儿,他奢望中的唯一线索——留在大石上的文字也被人削去了。绝望中的乔峰“山壁上石屑四溅。乔峰心中郁怒难伸,仍是一掌掌的劈去,似要将这一个多月来所受的种种委屈,都要向这块石壁发泄,到得后来,手掌出血,一个个血手印拍上石壁,他兀自不停”。就在这时,一声对于他来说世间最美的声音出现了:“乔大爷,你再打下去,这座山峰也要给你击倒了。”这是一个穿着红衫子的少女,她艳红的衣服似乎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给乔峰带来的一丝温暖和希望。她就是阿朱了。她来到这儿的目的很明确,她等待了乔峰五天五夜的目的也很明确,当时的她,已下定决心跟着这个奋不顾身救她的人行走江湖,纵然这时的乔峰并不知道她含有的这份情意。她见到乔峰时扑到他怀里这一“出格”的行为就说明了一切。
乔峰接受了阿朱的爱,怎么说呢?一个处于人生低谷的人总是最脆弱的,正如这个时期的人容易受病症的袭入一样,也容易接受一份真挚的不掺杂任何功利的感情。他给阿朱说,他还有最后一个愿望,就是去寻找带头大哥,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他会带着阿朱到塞外牧羊,了此一生。对于乔峰,这牧羊是一个带着梦幻色彩的希冀,他又怎么能实现呢?
从此,乔峰不再是一个人茫然地寻找了,他有了一个陪伴他的人,这个人一直伴着他,形影不离,陪他说话,给他出主意,在他失望的时候安慰他。从雁门关外开始,历经卫辉、泰安、天台各处,朝夕相处,寸步不离。乔峰虽然心情不畅,但这一段却成为他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日子。“这一番从江南北上中州,比之当日从雁门关疾趋山东,心情是大不相同了。萧峰有时回想,这数千里的行程,迷迷惘惘,直如一场大梦,初时噩梦不断,终于转成了美梦,若不是这娇俏可喜的小阿朱便在身畔,真要怀疑此刻兀自身在梦中。”这段幸福时光是由阿朱陪他走这一程而得来的,虽然它并不长。在乔峰,从心底里盼望着这样的陪伴永远继续下去,但仇恨在这时的他的心里却仍占据着巨大的位置,仇恨也误导了他的判断,让他最终失手打死了阿朱。打死阿朱后的乔峰虽然还活在这个人间,但阿朱的影子却永远不会抹去了。究其原因,他无时无刻不会去回忆那段她陪他走过的日子,他无时无刻不会去回味阿朱带来的快乐,在他的心目中,那个人是无可替代的,他的爱情生活从此划上了一个句号。
你孤单,你寂寞,只有我能读懂你的心灵;你寒冷,你无助,只有我能给你以温暖;你伟大,你崇高,只有我能读懂你的脆弱。在你生命中最为低潮的那一段,我真实地陪你走过,以我的笑容,以我的真情。在一个必要的日子里,我会离你而去,无限留恋,仍然将你孤孤单单地抛在这个冰冷的人间。我的到来,对于你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折磨,但命运就是这样安排的。我知道你不会忘记我,你看到塞北那清冷的星光,就会想到我的眼眸,你看到草尖上滚动的露珠,就会想到我的眼泪。我已将自己刻在你的生命里,使你有生之年再也难以忘怀。这是我所期望的,但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希望你带着我的影子去寻找另一份真爱,因为说到底,你是孤独的。——我想,这应该就是阿朱对乔峰最后的话了。
《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与乔峰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说到底,他还是一个传统的书生。感情丰富而细腻,表现上也是含蓄而不外露。遭受到香香公主殒命这一事实,他并不会像乔峰那样使劲地殴打自己的身体,从表面上看上去,他显得还比较平静,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件事情对他没有伤害,相比乔峰,他更是将它深埋在心里,让它一点点地咬噬自己的心灵。这份痛苦是不能为外人道的,唯其如此,更显得深切,更显得悲酸。当他听就香香公主死去的消息后,主动邀请无尘道长继续练剑,在无尘道长,想着以此方式来减轻陈家洛的悲痛,但在陈家洛,却并非如此。一路剑练完,两口鲜血喷了出来。这种作法,常会让人想起魏晋名士面对亲人死亡时的作为。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内心却是痛苦之极,将极大极重的苦痛放在心上,让它用它的全部挤压自己的灵魂,这种作法对身体是大大有害的,但正可说明陈家洛对香香公主喀丝丽的深情。
他当然不会推卸责任,喀丝丽的死亡有一部分是他的轻信造成的。他自然也不会忘却喀丝丽陪他走过的那一段路程。两个相恋的人卿卿我我地走在一块的场景,是会让年华已逝的人羡慕不已的,也是会让他们想起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的。陈家洛与喀丝丽的情形就是这样。
在诡诈万分的江湖中出现一位像香香公主这样的人物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心神为之一畅。她好像是从来没有受过世俗生活的污染,对人与人之间的机心一点也不知晓;她似乎刚从童话里走出,对人间一切都看得那么美好,那么纯洁,而她自身又成了这种美好与纯洁的结晶体。她的出现,无疑带给陈家洛一种远离江湖争斗后的清新和芳醇,而他们两个一起走过的日子在金庸的小说里可算是至美的一段。就那么一段,香香公主的美丽与善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这样的美丽与善良是陈家洛一生再也不会遇到的。香香公主喜欢吃花,作者似乎也在暗示像这样的人物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所以也就没有沾惹上人间的一些恶俗的习气;香香公主全身散发出若有若无的香气,那也是人间的脂粉气不能掩盖的,这应该就是她的名号的来历;香香公主心地善良到了极致,在那么危难的地方,她的心会为了一只小鹿的命运而颤抖;香香公主对所有的人都以诚相待,天山双鹰数十年来纠纷不断,两相争吵没有个完,但正因为香香公主的出现,两人竟然消弥了多年的仇怨,体会到老来相伴的乐趣,这时的香香公主又成了一个和平的使者,以她的心地纯良使内心本来存在着美好的人们也得到安宁。看作品,似乎是陈家洛一路带着她,但仔细一想,又何尝不是她一路上带着陈家洛?哲人曾经说过,一个男人,只有经过女人他才会走向成熟的。对于陈家洛也正是这样,正是有了香香公主的出现,才使他第一次体会到爱情的甜蜜,使他在涉足西域后第一次得到内心的平和,也使他的这段日子成为有生之年最有意义的日子。香香公主注定要刻在他的生命里,即使在她死后,陈家洛想起她来也会以泪洗面。他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不但永远留在他的心里,也会留在那些曾经作为见证的人们的心里,因为他们没有见过那样的女子。作者在写到陈家洛与香香公主经过兆惠军队时有一段神来之笔:
“那马奔驰奇速,一晃眼奔过三队清兵。陈家洛心中正自暗喜,白马突然收蹄停步,却是前面铁甲军排得紧密,难以逾越。陈家洛凝神屏气,兜转马头,绕过铁甲军队伍,只见弓箭手弯弓搭箭,长矛手斜挺铁矛,一个间着一个,一眼望去,不计其数。只消清兵将官一声令下,他和怀中少女身上立时千矛丛集,万矢齐至,纵有通天本领也逃不过去,索性勒紧马缰,缓缓而行,挺直了身子,目光向清兵望也不望,傲然走过。
其时朝阳初升,两人迎着日光,控辔徐行。那少女头发上、脸上、手上、衣上都是淡淡的阳光。清军官兵数万对眼光凝望着那少女出神,每个人的心忽然都剧烈跳动起来,不论军官兵士,都沉醉在这绝世丽容的光照之下。两军数万人马箭拔弩张,本来血战一触即发,突然之间,便似中邪昏迷一般,人人都呆住了。只听得当啷一声,一名清兵手中长矛掉在地下,接着,无数长矛都掉下地来,弓箭手的弓矢也收了回来。军官们忘了喝止,望着两人的背影渐渐远去。”
几十万人齐解甲,目瞪口呆为红颜。这段侧面描写是金庸所有小说里最为精彩的,也是现当代文学里极为突出的。香香公主的美被表现到了极致,而看到这样的美,所有的人升上的都不是想亵渎它,而是心地平和,不想厮杀,连带兵的将军也有这样的感受,其他兵士更不用说。在这里,作者揭示出,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中,人性都是有美好的一面的,当真正的美出现在人们的眼里时,会从心底里牵出人们对美的渴望与仰慕。而所有的人中,却只有一个人能更加接近这美,品尝这美,深味这美带来的甘甜,你说他能忘记么?他能不深深地将它刻在心里么?毫无疑问,即使最终香香公主香消玉殒,她陪伴陈家洛走过的这一程也会令陈家洛一遍遍地回味,一遍遍地幸福,一遍遍地哀伤。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小说,说到底,我们都是相通的,我们都是孤独的,我们渴望着有人陪伴我们来行走这样的人生,即使是那么一段,也会令我们得到一生中难得的充实与丰盈。在你百期难至之前,我们盼望着,在你如约前来之时,我们幸福着,在你黯然离开以后,我们回忆着。作为社会性的人,人们的情感就这么奇妙地与他人发生了联系。当品味完这样的小说后,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是谁,会陪你走过那艰难的一段呢?是谁,会把她的生命融合一部分在你的生命里,让你的生命之河响起不绝的涛声呢?”而受它的触动想起往事时,又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那陪伴过我的,她去了哪里?那命中注定要陪伴我的,她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