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经历了时间沉淀的经典作品,总让你愿意一遍一遍地回读,一句一句地琢磨,一个词一个词地品味……当你有了新发现时,那份满足,那份欣喜,自有甜蜜滋味在心头。
再读鲁迅先生的《社戏》,我从两个层级来感知它的魅力:
品鉴一,字字句句皆入画。
品鉴二:心之归向桃花源。
品鉴一:字字句句皆入画
先从课本里唯美的江南水乡图景说起。细品文中每一个词句,我一次次地称赞:妙,实在是妙啊!怎么写得这么好?让我总忍不住和身边的小伙伴分享:
一个可爱的“伏”字,可入画。
一群特细心的孩子,可入画。
看戏快睡着的孩子,可入画。
巧妙比喻的归航船,可入画。
充满童趣的偷豆吃,可入画。
一位淳朴的老公公,可入画。
❀一个可爱的“伏”字,可入画——
“你看这个‘伏’字,“哈哈哈哈哈!”它用到这里实在是太可爱了!我读着这句话,想象着那时那地的画面,不由得就笑出声儿了,一群被晒得黑溜溜的小男孩儿,一字儿排开趴在河沿上,瞪着水里的虾,等它们上钩,颇为壮观,又甚是好笑。
鲁迅先生真是驾驭语言的高手!
请看原文:
“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小孩儿们的动作,不是“蹲”,也不是“坐”,而是“伏”!想想看,平日里,我们见到大人们在河边钓鱼钓虾,一个个正襟危坐,一动也不敢动地在河边上坐着,连大气儿都不敢喘一口。而文章里这些可爱的孩子们,钓虾绝对是认真的,不过他们可都是脊背朝天,全体趴下,就在这河边上。也不知道大人们看到这幅场景,是不是都会笑弯了腰?也或者是见怪不怪了。
看这幅可爱的钓虾图,你有没有被萌化了呢?
❀一群特细心的孩子,可入画——
打了包票,就得保证城里来的小伙伴儿的安全。又得有人安全驾船,又得人陪同小客人保证他不要有任何闪失。
“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特别让我觉得暖心的,就是“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我的待遇是“坐”着,位置是在“舱中”,身边又有不少水边长大的小伙伴儿,虽然“年幼”,但还是很给人安全感的,而且还能保证路上不寂寞的。
这些孩子的细心安排,是不是暖到你了呢?
❀看戏快睡着的孩子,可入画——
无数次看到小孩儿将睡未睡,还要强撑着不睡,那个眼睛啊,闭上,再猛地睁开;脑袋则是一点一点地如同小鸡在数米呢!可是文中的“我”这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呢,却是这般光景,实在让你忍俊不禁:
“我不喝水,支撑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我可是没有困,我只是有点儿看不清而已!
是他们自己的脸变得“稀奇”了,是他们的五官变形到逐渐“不明显”了,甚至“似乎融成一片”了。但是,我就是不说我瞌睡了!但是读者就是能够想象无聊的戏是如何把一个想来看戏想得要发疯的孩子,给催眠了的!
不知道这个孩子的脑袋,是否也像是小鸡啄米一般,上下晃动呢?可爱的孩子,一举一动都是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画面。
❀巧妙比喻的归航船,可入画——
每当我看到一个贴切的比喻,都是发自内心地为之点赞。
请看!
“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航船,作者怎么就想到巧妙地把它比喻成“大白鱼”呢?为什么不是离弦的箭?为什么不是迅疾的风?因为箭太快了,风太虚无了,与当时孩子们归航划船的情境不符。而且,大白鱼是河里自由自在的存在,航船亦是在水中自由归航,船上坐着一群孩子,被喻作一条大白鱼背上的背上背着孩子,那种迎风飞驰的感觉,很是爽快!
怨不得“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这幅图画自然就入心了,忘不掉了呢!
❀充满童趣的偷豆吃,可入画——
这个小“插曲”必不可少!
如果千难万难找到船,百般期待没有看到戏的精彩,就这样一路悄没声地就回去了,这一场看戏的过程,自然就剩下了“索然无味”这个词可以形容了,所以,偷豆吃,为这幅图画增添了几多可爱的色彩,夜色,也变得亮了起来。
“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皎洁的月光下,乌油油的罗汉豆地里,闪动着几个小小的影子。
偷豆子?不,是摘豆子!小孩子的事情,怎么能算是偷呢?而且被摘的豆子有不少还是当事人阿发家的呢!
吃豆子,味道可好?没有写!语言驾驭得心应手的鲁迅先生怎么可能忘记了呢?可文章里面明明就是没有写啊:
“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
对,画面很重要!一群小脑袋瓜儿挤在一起,低着头专注地撮着豆子往嘴里塞,估计嘴上也变得黑乎乎的了吧?大家你指指我,我看看你,笑得个前仰后合。豆子的美味,原来就是一起吃豆的快乐呢!
如果你给这个重要的插曲画一幅画,会怎么画呢?
❀一位淳朴的老公公,可入画——
精心选定的人物——六一公公。
为什么是他?他人好啊!淳朴,善良,可爱的六一公公!
“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
想想看,估计此时画面中的他,皱纹都笑成一朵朵的花儿了吧?
读选段,想象文章里的一幅幅画面,你就更觉得每一个词句都值得反复品读,回味,琢磨,会心一笑。这就是大作家的作品,能让你行走在文字里,如同在画中游走一般。
如果你觉得图画美就是这篇经典作品的主旨,那就有一点儿少了啊!因为课文在入选课本的时候,被删减了一大部分,把它们也读进来,才能真正与作者共鸣。请看我的第二个篇章。
心之所向桃花源
每个人温暖的回忆里,都有一个儿时最喜欢、自己最自由的地方,它叫“外婆家”。
至今我还记得,外公摇着咯吱咯吱响的辘轳,把一个半球形的铁皮桶从井底摇了上来,清凉凉的井水就被缓缓倒进水渠,顺着青草摇曳的水道,流淌向前,唱着欢乐的歌。周围的菜地散发着各种果蔬的香味,翠绿的黄瓜,修长的豆角,迷人的西红柿,生命力旺盛的苋菜,红绿相间的辣椒,还有各种菜瓜香甜甜的味道,都是我童年记忆里抹不去的图画。
鲁迅这段散文诗般唯美的文章《社戏》里,也有一个外婆家,这是文中“我”的精神家园,心之归向,同时,它又何尝不是鲁迅先生的精神庇护所,是他心中的桃花源呢?
被删减的部分,是写成年的“我”之前两次去看戏感受到的压抑、烦乱、极度想要逃避的不快。所以才自然引出了下文回忆中儿时到外祖母家的美好回忆。
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这样写故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还有已经不敢再相认的闰土,对自己极尽挖苦的杨二嫂;小说《祥林嫂》中的故乡更是让自己有死亡一般的痛苦。而《社戏》中却有着这样美好的回忆,它的唯美,如同田园牧歌一般。让我不由得想到一句话:回忆有多美好,表明你在现实里有多么想逃跑。
加上前两段删减部分,再联系作者写作这篇小说的时间,1922年!还有他把这篇《社戏》放进《呐喊》这部小说集子里面,我们就更能懂得作者想要逃避当时处境的心情了。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看似与前文戏并不精彩,豆并不好吃的矛盾,此时方可以解开了。
美好的,不是戏,亦不是豆,而是“我”的一份情怀,是作者鲁迅先生的一种心灵归向,走向自己内心的桃花源。
阅读《社戏》,每一个词句都需要反复琢磨,思考,品味。
以下是学生初读《社戏》之后的“摘句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