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 -想起《和时间赛跑》,想起《桃花心木》

2019年寒假期间惊闻林清玄先生逝世的噩耗,惊诧之余,想起他所创作的贯穿于我整个学生时代的文章,想起我每次读到这些文字时的感动,想起他清逸脱俗、不染纤尘的处世方式,想起《和时间赛跑》,想起《桃花心木》,想起葫芦瓢子,想起白雪公主泡泡糖,想起林妈妈水饺,想起芒花,想起“人间有味是清欢”,想起好多好多。一时间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这个我生命中最喜爱的散文大师,这样一位身兼禅意与诗意的自由人,竟走得如此匆忙。他最后一条微博写道“在穿越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字里行间充满人生的智慧。只是,一代文学大师就此陨落,唯留下无数经典永恒的作品和人世间依然行色匆匆的我们,幸好,他来人间一趟,见过太阳,他这一生,过得精彩。

许多人在迷茫时会打开他的书,低头翻看几页,心便沉静下来,先生的文字确实有这样的魔力,如风而似雨,缓缓途经世人焦躁的心房,过后唯留余香。为缅怀先生,我决定重新拿起林清玄先生从容幸福系列的三部散文集,重拾心灵的满足感,重温旧籍,似遇故人重逢,目光所及,处处莲花盛开。

读《世界因你而温柔》,先生写到“在都市里生活的人,更需要一些古典的心情、温柔的心情,一些经过污染还能沉静的智能”在这本书中,林清玄先生看待人生和情感也有着自己特别的见解。

如何面对轮回与转世,他告诉我们:

轮回与转世都是佛教的基本观念,佛教里认为有生就有死,有情欲就有轮回,有因缘就有果报,所以生生世世做朋友是可能的,永生永世做爱侣也是也是可能的,当然,一再地做仇敌也是可能的······但生生世世,永生永世就永处缠缚,不得解脱,唯有放下一切才能超出轮回的束缚。

如何回望自我意念的轨道,他告诫我们:

我们不止要常常擦拭自己的心灵之镜,来照见世间的真相;也要常常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长相与昨日的不同;更要照心灵之镜,才不会走向偏邪的道路。

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他这样写:

我多么希望,我写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都洋溢着柔软心的味道,我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如莲花的花瓣,温柔而伸展。因为我深信,一个作家在写字时,他画下的每一道线都有他人格的介入。

对于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他这样写:

人生的火一定要过,情感的火要过,欢乐与悲伤的火要过,沉定与激情的火要过,成功与失败的火要过。我们不能退缩,因为我们要单独去过火,即使亲如父母,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就连小学时代的零食,在他的笔下也十分生动有趣:

唯一记得的倒是,那是一种旧时乡间十分流行的泡泡糖,是粉红色长方形、十分粗大的一块,一块要五毛钱。对于长在乡间的小孩子,那时的五毛钱非常昂贵,是两天的零用钱,常常要咬紧牙根才买来一块,一嚼就是一整天,吃饭的时候把它吐在玻璃纸上包起,等吃过饭再放到口里嚼。

作家也是平凡人,不知文中的“我”是不是就是先生自身的写照呢,充满童趣的描写,在重温的过程中,心头的有关该文段的记忆击中了我,我清晰的记得,这段文字曾被幼年的我摘录在积累本上,还有撒泼耍赖皮的那一节也依然记忆犹新:

我小时候并不是那种很乖巧的孩子,常常因为要不到两毛钱的零用钱就赖在地上打滚,然后一边大滚一边偷看母亲的脸色,直到母亲被我搞烦了,拿到零用钱,我才欢天喜地地跑到街上去,或者就这样跑去买了一个“白雪公主”,然后嚼到天黑。

每个人心里都珍藏着一件旧物,先生笔下母亲手里使用过的葫芦瓢子,经年过后,依旧散发着木香。虽然主要写一把葫芦瓢,但总是可以引起我的共鸣。每到丝瓜长成时,母亲就在藤蔓下观察,将形状最美、长得最丰实的丝瓜留下,待长至全熟,再陪在棚架下晾干,再摘下干丝瓜,将其剥皮,显出它轻松干燥坚实的纤维,切成一节一节,成为终年使用的“丝瓜布”丝瓜旧日在民间运用之广,今日其影响力也未消退。先生笔下,自然产生的果实总是最可珍惜,一把小小的葫芦瓢子似乎代表了一种心情——社会再进化,人心中珍藏的岁月总不会完全消失。葫芦瓢子总关情,正如文中所写:

我回家的时候,喜欢舀一瓢水,细细看着手中的葫芦瓢子,它在时间中老去了,表皮也有着裂痕,但我们的记忆像瓢子里的清水,永远晶明清澈,凉人肺腑。那时候我知道,母亲保有的葫芦瓢子也自有天地日月,不是一勺就能说尽,我用那把葫芦瓢子时也几乎贴近了母亲的心情,看到她的爱以及我二十多年成长岁月中母亲的艰辛。

从一件器物中写尽人间百味风情,从儿时路边捡到的一只松鼠亦可窥得先生的柔软心。松鼠与儿时的自己培养出了颇为深厚的感情,却在一场事故中夺走松鼠脆弱的生命,松鼠的死给先生以长长的暗影,在二十多年后才明白,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不能测知的命运,完全不知何解地推动我们前行,使我们一程一程地经历欢喜与忧伤,在文末,他写到:

所有的物件与躯壳都可以埋葬,唯有情感是无法埋葬的,它如同松鼠的精魂,永远活着。

虽然后来养了很多小动物,但是它们都不能代替那只死去的松鼠在“我”心里的位置,或许,不能替代的不仅是死去的松鼠,还有他们一同度过的欢乐时光,以及彼此之间的感情。

经常为什么而感动?为一棵草,为一朵花,为一次新生,为一场久别重逢,还是为一个尘封的善意谎言?在临沂街雨巷内,没有与撑油纸伞的丁香姑娘相逢,披衣寻木鱼声的来处。道路颠簸,微雨飘摇,老人以木鱼声为铃,为繁忙疲惫的都市人打造深夜食堂。这种温暖传到了胃里,也传到了先生柔软的心上:

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讯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着的美梦。

木鱼声美,老人的心肠美,生活也很美。

在先生笔下,生活充满了乐趣。提着一部录音机,从海边走到树林,午后走到溪畔的林间,黄昏回到海边,夜晚去到湖畔的田野,看“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声前”,收集虫鸟的光明序曲,充满热力的蝉声,虫声伴蛙鸣,自然的声音:鸟的歌唱、虫的低语、海的潮声、风的呼号······自然的声音细腻而又单纯,温暖而又清冷。从声音中,反观内心,达到至高境界:

那从许多地方录下来的声音,不只是心的洗涤,有时真能令我们体会到空明的觉性,知道佛的慈力与众生的悲仰。

也常常看到从他者的人生经历中获得自己的人生启发。大江健三郎,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生活明朗,作品却晦涩沉郁,这种特质源于他的孩子大江光——一个头盖骨发育不全的重度智障儿。他为儿子放河灯,想让儿子就那样死去,可当明了“严肃,是一种病”的道理后,他立下与儿子共同活下来的壮志,本是智障儿又患有严重癫痫的孩子在父母精心关照下显露出其音乐天赋,成为“日本古典乐坛的奇葩”。所以,作家悟得:人生已经够苦了,能够带给别人欢乐,是一件好事。我们增长自己的智慧,是为了自己开一朵花;我们奉献自己的心,是为了世界开一朵花。

有一种旅程是感伤的,萨特如是说:“是我们,使这棵树和那一小块天,产生了联系。由于我们,那颗死了一千年的星星,那一弯新月,那一条黑色的河流,才在浑然一体的景色中显现出来。”文字是一场感伤之旅,也是欣荣之旅。“要了解一个作家,除了读他的作品,最好也去探访他的家乡”正如渡边淳一之于北海道,只有亲临作家本人所处的环境,才能了解影响其思维方式的环境背景,才能知晓作品形成的物理条件,才能更好地与作家进行一场心灵上的对话。

纵观此书,在林先生笔下,每个字都有道的展现,每个字亦含有人格的芳香。一个字,就足以显示个人生命与万有空间的庄严;一朵花,就足以显示整个春天的美丽;一角日光,就足以显示宇宙的温暖与辉煌;一片落叶,就足以显示秋天飞舞着的萧瑟;一瓣白雪,就足以显示冬季的一切信息。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解读“美好的心灵”的语句我想更适合用来解读“柔软心”,即能体贴万物的心,能温柔对待一草一木的心。人生在世,只要怀有温柔的态度、理想的怀抱、浪漫的情怀,世界当然会因你而温柔。

重温的第二本书是《幸福从不缺席》。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人人都想要但没有人能说清的东西,即使哲学家对之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倒并不奇怪,因为在日常语言中,这个词通常用来表达一种强烈的对生活满意的感觉,或者换一个实质性相同的说法,用来描述生活的一种特别令人满意的状态。可是,究竟怎样的生活才是令人满意的呢?

也许对于林清玄先生来说,幸福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贫困岁月里,喝汽水喝到呕气是一种幸福,在石阶上细细品味猪油拌饭是一种幸福,再添一碗白饭、浇一匙猪油是一种幸福;闲暇时光里,幸福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在田园中徜徉一个下午,幸福来自于看到萝卜田里留下来做种的萝卜开出一片宝蓝色的花,幸福来自于家里的大狗突然生出一窝颜色都不一样的毛绒绒的小奶狗······

在哲学家威廉·史密德看来,幸福包含了可遇不可求的运气,短暂但可多次复制的快乐,长久的充实,以及知觉,心灵体验,精神思考和跨越自我的思考,幸福是由许多东西共同作用的结果。夏目漱石的幸福,是那句“今晚月色真美”,王小波的幸福,是那句“你好哇,李银河,见到你真高兴”,顾城的幸福,是“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幸福是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是纳兰性德“一生一代一双人”;是徐志摩于茫茫人海寻其唯一灵魂伴侣;是叶芝情话“一生只做两件事,爱你,写诗”;是白落梅久别后的重逢;是沈从文“我相信你会来,所以我等”;是林徽因“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对于不同人,对幸福自然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先生在书中举到的一个例子令我印象深刻。许多朋友来到他十五楼的工作室,有人羡慕:在这么高的房子,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并能日日感知青天的白云与黑夜的星月。有人担忧:哎呀!你怎么住这么高的地方,地震怎么办?台风怎么办?火灾怎么办?他由此总结出这两种人的性格:前者都是生性乐观开朗,他们不论何时何地总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后者则是生性悲观忧郁,他们不管在何时何地都会自然地生起烦恼,由于烦恼使他们常常过着惊怕的日子。由此可见,人类对于幸福的感知很大程度上是由性格影响的。

在《宁静海》这篇文章中,先生提到,对于蚕,执念是它的一种小确幸:

世界的众生何尝不如此呢?每一众生的内心世界都深奥一如海洋。以蚕的近亲飞蛾来说吧,它们世世代代寻火而扑,在火中殉身,永不疲厌,是为了什么?以蚕的远亲蝴蝶来说吧,同一品种的蝴蝶,花纹世世代代均不改变,甚至身上的斑点不会多一个或少一个;而它们世世代代只吃花蜜,不肯改一下口味,这是为什么呢?众生都有不能破除的执着,小似无知的昆虫到大似灵敏的人,都是如此,众生的识执都有如海洋,广大,难以探测,不能理解。

人皆说“玩物丧志”,可事实如何,对于物痴本人,却有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洒脱旷然,这其中也包含了本身的幸福:

第一流的人物,不在于拥有多少物,拥有多少情,而在于能不能在旧物里找到新的启示,能不能在旧情里找到新的智慧,进出无碍。

读《清雅食谱》,味觉瞬间被唤醒:

有时食物也能像绘画中的扇面,或文章里的小品、音乐里的小提琴独奏,格局虽小,慧心却十分充盈。冻顶豆腐是如此,在南门市场有一家南北货行卖的“桂花酱”也是如此,那桂花酱用一只拇指大的小瓶装着,真是小得不可思议,但一打开桂花香猛然自瓶中醒来,细细的桂花瓣像还活着,只是在宝瓶里睡着了。桂花酱可以加在任何饮料或茶水中,加的时候以竹签挑出一滴,一杯水就全被香味所濡染,像秋天庭院中桂花盛放时,空气都流满花香。

读这段时,桂花香仿佛已从书中冒出,流窜到我的五脏六腑。我想到了不久前我写的一些关于饮食的文字:

冬天的街头什么最诱人?不言而喻,烤红薯和糖炒栗子。有人说,缺少此二者的冬天是不完整的。尤其是糖炒栗子,人们推崇它,竟至于宁愿在强劲凛冽的寒风中甘愿为其驻足,黑砂里翻滚着的深黄色板栗被捧在手心里时,暖暖的很贴心,哪还有人会再去说“人间不值得”人间很值得。糖炒栗子之所以诱人,不仅因其味道,还因其场景。所谓场景,即翻炒栗子的过程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这种过程更像是对顾客的表演,仅食客所见,已成佳肴。故而,糖炒栗子之所以能征服中国百姓,不仅因为它是美食,也因为在其中有情感的投射,使其有血有肉也有情,在过去,它是一道美味,在今天也依然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服饰、住宅、出行方式、食物制作方式在变化,但实质上,那留存给中国人的情怀是不变的。不管今时或往日,旧味永远如新人。

还有这些:

《水浒传》中往往是一贯大块牛肉,大碗村酒,如此搭配方能衬出梁山好汉的粗糙背景。《红楼梦》里大名鼎鼎的茄鲞,琐碎细腻的做法让刘姥姥惊叹的同时,也让世人直流口水。就连《社戏》那一碗偷得的稀疏平常的罗汉豆,在夏夜徐徐凉风、朗朗明月的陪伴下也显得别有一番风味。莫言本以《粮食的故事》歌颂母爱,作为吃货的我依然从中嗅到饥饿年代的缕缕豆香,还有许三观的“一盘炒猪肝,二两温黄酒”安妮宝贝那一罐用柴火余热熬煮出的甜糯八宝粥······如此种种美味,在严冬不知温热了多少人冰封的心肠。

寒冷的存在意义,也许就是让我们找到更多的温暖事物,被冬天包裹,才更能体会到一碗食物的温香。这也许就是食物带给我们的幸福感。

我们的嘴巴应该品尝温暖的美食,耳朵应该用来听好的声音,眼睛应该用来看光明的事物,鼻子应该用来闻清雅的气味;这样,我们的身体才能维持清净,我们的心才能与美好的世界感应。身口意都回到最素朴之处,才能听闻来自心海的歌声。

林先生还写道:

生命里有许多正向时刻,也有许多负向时刻。一个人快乐的秘诀,便是抓住正向的时刻,使它更充盈;转化负向的时刻,使它得到清洗。

有人对我们深深地微笑;乡间道上的油麻菜花开了;炎热的夏天午后突来了阵雨和凉风;一只凤蝶突然飞过窗边;在公园里偶然看见远天的彩虹;读了一本好书,听了一段动听的音乐······

每天,有一些正向的时光,便有好心情走向明天;时时有正向的时刻,生命便无限美好。日日是好日,处处莲花开。

人生中经历的事岂能尽如人意,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能与人言无一二,先生从朋友电话安慰的“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得到感悟:

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中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却很困难,那种比例,大约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

在先生的文字中,经常能看到平凡家庭里充盈的亲情,被父爱、母爱、手足之情紧紧包裹,令人倍感温馨,不论是妈妈除夕清晨到菜园小心翼翼采摘菠菜为儿女们做长命菜,抑或是爸爸长途跋涉带回家分享给妻儿的美味肉羹,都彰显出父爱母爱的细腻和伟大:

家里还种菜的时候,妈妈会在除夕当天的清晨到菜园去采菠菜,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生怕折断了菠菜。后来家里不种菜了,就会到市场去选特别嫩的菠菜来做长命菜······“不可咬断,要连根一起吞下去!”要吃长命菜前,爸爸都会煞有介事地叮咛我们,并且先示范表演一番······好不容易把一棵长命菜吞进腹中,耳畔就会响起一片鼓励的掌声,等到所有的人把长命菜吞完,年夜饭才算正式开始。

先生说:“我的父母都是善于表达爱的人,因此,在我很幼年的时候,就知道再微小的事物,也可以作为情感的表达;而再贫苦的生活,也因为这种表达而显现出幸福的面貌。”

先生与母亲情感深厚,他说:“我的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无数的平凡人之一,却也是这个世界上无数伟大的母亲之一,她是那样传统,有着强大的韧力与耐力,才能从艰苦的农村生活过来。”还说:“这一世我觉得没有白来,因为会见了母亲。”亲情在表达中得到升华,质朴的语句却描绘出了人世间最好的幸福。

心中常怀感恩,也是一种幸福,然而,最大的感恩是,我们生而为有情的人,不是无情的东西,是我们能凭借情的温暖,走出或冷漠或混乱或肮脏或匆忙或无知的津渡,找到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泉。

对于爱情,对于失恋,先生告诫道:

失恋不是坏事,春天过了就是夏天,秋天过了就是冬天,这是必然的过程,我们热爱春秋,但并不能阻挡炎热和寒冷的来临,我们热爱莲花、玫瑰、金盏花、紫丁香,但我们不能使它不凋零。我们不喜欢凋零,然而,凋零是一种必然······那些没有经过监狱的悲惨的人,不会懂得外面的世界是多么值得欢喜与感恩,你现在知道心灵监狱的悲惨,一旦你走了出来,就可以知道生命确是值得幻舞与庆祝的。

“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

原来,幸福不过是生活中的花草,粗心的人践花而过,细心的人怜香惜玉罢了。

《从容的底气》这本书更能体现先生禅的思想,对于生命,他在这本书中给予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封面上这句“唯有从容的生活才能让人自重”不禁让我想起扎西拉姆·多多在《喃喃》中书写的一段文字: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拥有,只能经历。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失败,而只是经验而已。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情与风景。

正如作家余华所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所以,对待生命,我们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在从容中探索活着的本质。

先生在书中对于这几点进行了发掘:梦想、生命、财富、烦恼、价值和困难。在下面的篇幅中,我将选取一些内容深刻的语句进行摘录。

1. 只有梦想可以使我们温暖,只有梦想可以使我们有希望,只有梦想可以使我们保持充沛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一个人战胜一千个敌人一千次,远不及他战胜自己一次。

3. 在旁人来说,写作也许只是他们的兴趣,觉得写文章可以做一些自我的表达;可是对我来说却不同,我一开始写作的动机就是希望为这个世界写作,为这个世界的人写作。

4. 你一定要放下你的习惯和经验,让风带走你的水,飞过沙漠,这是河流越过沙漠的唯一方法。

5. 不怕跌倒、不畏失败,就能生起一些从容。从容,是老天送给内心有空间的人最好的礼物。

6. 一朵花里,就能看到宇宙的庄严,看到美,看到不屈服的意志。

7. 假若说,人心的价值是一滴水,万物存在的价值是一片海洋,那么唯有发现心里一滴水的人,才能体会海洋是一滴水的汇集与映现。

8. 要为重活的高兴,不要为死去的忧伤。

9. 使生命感受到丰盈的,不是欲望的扩张,而是心灵深处的触动;使生命焕发价值的,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开发了多深的智慧;使人生充满意义的,不是对某一个目标的奔赴,而是每一步都得到心安与落实。

10. 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11.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12.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是人有一个广大的灵性世界。如果一个人花在灵性思维上的时间很少,他的身心就接近禽兽了。

13. 悲悯使我们心胸宽广,善于包容;谦卑使我们人格高洁,善于感恩。

14. 一个人如果有一点利于他人的心,也就值得怀念。而一个人如果有一些独特的思想与观点,就不容易被潮流淹没了。

15. 爱情是有季节的,天底下没有永远的春天。

16. 寄情,不是在外面寻找寄托与慰藉。寄情,是在转动的世界中,有自己不变的内在风格;是在俗世的花草中,有自己一片清朗的天地。

17. 一株花如果不用全心来凋谢,就没有足够的养分长出树;一粒种子如果不全心来消失,就不会从内在最深处长出芽来。

18. 生命的过程原是平淡无奇的,情感的追寻则是波涛万险的,如何在平淡无奇、波涛万险中酿出一滴滴的花蜜,这花蜜还能让人分享,还能流传,才算不枉此生。

19. 这个世界上虽有许多人可以告诉我们远处的风景,却没有一个人能代替我们走茫茫的夜路。

20. 我们为未来做准备的唯一方法,是集中所有的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正在实践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21. 不论做什么事,都把全部精神投入其中,活在现在,这就是承担。当我们有这样的承担,生命就不会无聊。

22. 拔除人生的痛苦烦恼之毒箭是最要紧的事,因为人生是这样无常短暂迅速于箭。

23. 一张诗签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它最大的意义是在让我们转个弯,做一次全新的思考,因而在顺境时抽到下下签、在逆境时抽到上上签,格外有意义。

24. 只有永远保持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才能在流血之后还能满树繁叶,然后结出比剪枝以前更好的果实。

25. 我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使我们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苦的人,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经验过更巨大的苦难。

26. 受苦的好,在于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正受苦,就无法会意真实的喜乐;在于有大痛苦的人,才能得到大解脱。

27. ······

我不是那么烦恼,也不是那么在意!我不会那么执着,也不会那么僵化!我不想那么缓慢,也不想那么着急!我不爱那么虚无,也不爱那么现实!我已穿了文学的轮鞋,也跌倒过数回,我还会自由地溜滑轮,比起昔年,我已学会了从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一)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