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apel 听享会上,一位与会者明智地说:“Don’t freeze people in time。” 显然,他洞悉到生活中我们如何倾向于记住人们犯的错误,而鲜少给予他们改变的机会。
彼得一生中有那么多冲动的时刻,上帝可以及时“冷却”他,但从未这样做过。他因“纠正”Jesus,受到上帝的严厉斥责(Matthew 马修16:21-23);他公然地否认基督(John 约翰18:15-27)后来才被恢复(21:15-19)——因为教会内部的种族分裂做出过贡献;当彼得(也叫Cephas)与外邦人分离时(Galatians 加拉太书11-12)有些犹太人,坚持基督的信徒必须受割礼,彼得故意开始避开未受割礼的外邦人——这标志着摩西法律的危险回归。保罗称彼得的行为为“伪善”(V.13) 由于保罗的大胆对抗,这个问题得以解决。彼得继续为所希望的团结精神服务于上帝。
没有人必需在最糟糕的时刻保持冷静。
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一切源于利益的冲突,观念的差异,隔膜,误会等等。化解和原谅的力量却可超越人性的局限。
1
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 ‘轻与重’ 》提到尼采的“永劫回归”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得承认,这种永劫回归隐含着一种视角,它使我们所知道的事物看起来是另一回事。我们谁能去永远谴责那些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事物呢?历史上惨绝人寰的法西斯暴行最终被原谅了,这个世界赖以立足的基本点,是回归的不存在。
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应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许多时候人需要遗忘,还需要装作已经遗忘。作为普通人,我们仍然可以甚至必然有意无意地选择原谅别人,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的欢乐上。
2
爱你身边的人,忽视你不喜欢的人,这都出自一个有局限性的人的本能。做一个处在种种人际关系中的人,爱那些善待自己的人,这有什么难呢?
难的就是超越所有这些局限,不受狭隘的本能和习俗的支配。
有人打了你的右脸,你就一定要回打他吗?那打你的人在打你的时候是狭隘的,被胸中的怒气支配了,你又被他激怒,你们就一齐在狭隘中走不出来了。耶稣要你把左脸送上去,这也许只是一个比喻,意思是要你丝毫不存计较之心,远离狭隘。那计较的人只念着自己被打的右脸,他的心才成了他的右脸的奴隶。
这段话的精义,在于开启人的胸怀,与《道德经》暗合。子曰:’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 。 佛家的慈悲,道家的虚纳,都出于这个原则。
全部基督教义,就是“你要人如何待你,你就如何待人”
3
阶级观念的差异,化解的方式需要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觉醒和救赎。
《复活》中,玛丝洛娃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俄罗斯底层劳动人民,以及 — 苦难。而聂赫留多夫象征着贵族的猥琐、低下、空虚、渺小。这两种人,正是俄罗斯当时社会阶层分化、矛盾对立的最好体现。
只有精神上先’死’,才能重现’复活’,体现在聂赫留朵夫身上,就是他曾为自己的灵魂肮脏而深感愧疚,这其实是他的精神开始觉醒。精神上萌生出复活念头之后,他逐渐开始从原来的醉生梦死、风花雪月的生活中觉醒,对于上流社会的虚伪奉承,他的感情上完完全全变成了厌恶。
之后流放的旅程使聂赫留朵夫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爱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在有爱心的时候,才会对人有益。对玛丝洛娃的爱情,“牺牲”的选择,无疑是两种阶级捆绑在一起的束缚和包袱得到化解的方式,以此达到彼此解脱的境界。
聂赫留朵夫在精神上的转变,其实是托尔斯泰回顾一生后对自己的反思:他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自己却过着贵族生活。托翁毕竟有其时代的局限性,甚至人格的局限性。
托尔斯泰显然有着’撕下一切伪善面具’的决心和彻底暴露旧世界的批判激情 — 以此化解两种阶级矛盾的对立, 所谓’复活’其实只存在于意识中。书中聂和玛两人互相为了彼此的真正解脱,选择了放手。这’理想的结局’可以看出托翁的匠心。强调了托翁的博爱思想,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即:赎罪、拯救灵魂、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
4
化解也是在迷失中寻找那个真实的自己。
雷秋·乔伊斯的《时间停止的那一刻 》 — 《Perfect 》 by Rachel Joyce 主人公拜伦的母亲是个要求完美的人,也是个害怕犯错,且不知道如何面对错误的人。
母亲发生意外的悲剧,让拜伦43年里不断去尝试,以为不去爱就不会有伤害,忘记时间,时间就可以停止,就可以假装自己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
拜伦在时间中一边失去,一边寻找那个真实的自己。时间之痕,度日如年;弹指之间,顷刻之间,旦夕之间,恍惚之间,你以为忘了时间,时间从来不曾忘了你,等你惊觉,可能和拜伦一样从少年到了老年。
生活中很多造成巨大影响或是后果的因素,一开始都只是微乎其微的错误。
5
是人,都会犯错。化解的方式,靠的是承认错误、自我救赎的勇气。更高的境界是,虔诚的信仰。
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 《The Kite Runner 》 by Khaled Hosseini
有个如《百年孤独》一样漂亮的开头,“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雨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12岁……” 将故事搬进我们每天都要呼吸的世界里。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小说中,儿时伙伴、仆人哈桑对小主人阿米尔常说的话。他一生都遵循着忠于阿米尔的信念,周遭的环境让他的潜意识里也灌输了毁灭友谊的身份尊卑。哈桑用金子般的赤胆忠心,宽厚原谅小主人的不良德行,最终他被迫离开了家;阿富汗战乱中,为了坚守阿米尔的家,哈桑被枪杀街头。
阿米尔看来,哈桑理应为自己赴汤蹈火。自己作为少爷,不必为了一个身份卑微的仆人全心全意的付出。他的懦弱、沉默和冷酷,辜负哈桑对他的坦诚珍贵的情谊。那个年代,纯真的友情最终难逃社会等级给他们的禁锢。
书中多次提到了一首古老的阿富汗歌谣《慢慢走》
将清晨化成钥匙,扔到水井去
慢慢走,我心爱的月亮,慢慢走
让朝阳忘记从东方升起
慢慢走,我心爱的月亮。
透着悲怆,仿佛是思念故乡记忆里的人……
20年以后,阿米尔无奈得知哈桑与自己是同父异母关系时,他试图选择对自己进行救赎。他找到历经磨难、被塔利班蹂躏的哈桑留下的孤儿索拉博– 带他回到美国视如己出。
当阿米尔去追被剪短的风筝时,他回头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为此,阿米尔终于拥有了那份他追了一生的友谊与兄弟情了。
6
人们总是擅长把自己的懦弱与胆怯归结到与生俱来的天性中,去掩饰自己的懦弱,去逃避自己的错误,缺乏原谅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心底的容量之杯。无须探究它究竟有多大。一切情形下,它都不会超载,每个人所分配的容量恰好是TA所付出努力才能装满的。
渡边淳一发明“钝感力”一词,即“迟钝的力量”。说实话,迟钝可算不上优点,我们更希望自己能“敏感”一点。可有时,不管身体还是精神,敏感了都未必是好事。反倒是迟钝一些,更能让我们活得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