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这个问题大多出自哲学话题里面,或者是一个疯子的口中。但这并不防碍我今天来写这个话题,因为我仅仅是想借此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准确的说是:我与文学。
一直影响着我的小说,最早是《平凡的世界》。主人翁孙少平,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改变所处的环境,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而实现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当年的我可能对人生追求会懵懵懂懂,但这好像并没有影响我对它的热爱。
记忆中,是在我小学五年级还是六年级的暑假,姐姐把这本书带回了家,整个暑假我趴在蚊帐中,没日没夜的把她读完了,总共600页左右。后来上高中时不知道在哪个同学的mp4中用电子书的方式把它读完;大学计算机课时,用txt文档的方式再读了一次;电视剧出来时,也看了一遍,但并没有小说过瘾;还有一次去大叔叔家,在他家的书柜中也看到了,当时我还暗自把大叔叔当作我的书友;还有就是大学暑假工时,工友让我给他家娃推荐书时,我推荐了这本《平凡的世界》。
中短篇
能够看这么多小说,而且还有些热爱。不仅仅是受《平凡的世界》影响,另有部分就是中短簏小说对我的影响。
这部分的影响是大学期间的《小说月报》。上大学那会,我最爱呆的就图书馆。记得每到周未,或阴雨天无课时,我就喜欢呆在图书馆二楼的阅览室,选上两本小说月报就开始看起来。短篇会快点,但是月报最后面的中篇,我有可能要读上一天。喜欢跟着小说情节进入到故事中去,读完后还意犹未尽的去看看作者介绍。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小说产生,作者经历了什么。
走出图书馆后,看着夜色下人来人往的同学们,亦或是走在蒙蒙细雨中,再去回味一下小说中的人生,那种感觉直到此时此刻,我仍然形容不出来。不能说好,但是也不差,至少是我喜欢的。
小说月报,我是真的喜欢。毕业后,我自己又续订了二,三年的样子。后来因为工作有点忙的原因,就断订了。但是我想,在不久的将来,你可能会在我的书房里看到。
散文
散文,我也是喜欢的。比如说最初接触的青年文摘、意林;当然,这是我姐姐爱看的。尽管后来觉得这上面的文章有些鸡汤,但是不排除还是有些短小精悍的精品。
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要数俞老师在新东方英语周刊发表的。当然,这也是大学图书馆的事。当时图书馆二楼阅览室,进门右手边就是放着这些刊物。大学那会英语稀烂,所以每次也就只是看看俞老师的开篇文章就放下了。
现代诗
不敢随便说现代诗,可能是觉得诗人这个形象高不可攀,一直处在敬畏的状态。但我是喜欢的,因为有那些诗是那么的唯美、那么的有哲理,让人不得不爱。再别康桥、未选择的路、乡愁、一切、热爱生命等,如果你也喜欢,可以先欣赏一下。
当然,谈到这里,也不得不祭奠一下那些英年早逝的文学家。他们是热爱生活的,尽管人已离去,但是诗还活着。
借此,我还想着重介绍一下我喜欢的那首海子的《日记》。最后那一句“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是整首诗的情感爆发点。诗人通过前四节,这些词对情感的不断加深,氛围的不断渲染、对情节的铺排,一直等到”今夜“、”人类“、”想你“这些导火线的出现,瞬间被点燃,情感的炸药“嘭”一声巨响,响彻整个德令哈的夜空。
我是谁?
我想,通过上面的文字,你或多或少的知道了我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