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恐惧》读书笔记 -原来艺术家,也会在创作里社恐?

“放弃与停止创作有本质上的区别,

停止会经常发生,但放弃只有一次。

放弃意味着不会重新开始,

而艺术创作就是要不断重新开始。”

“每个人都能讲五分钟脱口秀”。李诞如是说。在这样的语境下,roasters的身份可以是任何人。

与脱口秀不谋而合,《艺术与恐惧》一书向我们指出,我们所崇拜的理想的艺术家们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艺术创作同样,是一项平凡的工作。

与设想中的华丽不同,创作的过程里充满了痛苦,创作本身很可能成为一件孤独和徒劳无功的事情。

不确定性、失败与焦虑是创意活动的常态,而非凡的创意也正肇始于此。

伴随艺术而来的恐惧对艺术家有怎样的打击?对创作失败的恐惧是否必然导致创作的失败?为什么有些创作和作品会半途而废?导致创作者放弃创作的那些困难的本质是什么?

今天,我们摘编《艺术与恐惧》一书中部分章节,希望可以和各位读者们一起拆解“伟大艺术”阴影下的巨大焦虑,带你走进这项孤独又异常艰难的创意性活动——艺术创作。

艺术与恐惧

希望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最好先了解一下前辈们的经历。你会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刚刚起步就放弃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糟糕的是,这不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悲剧。继续创作和中途放弃的人,心路历程其实非常相似,在外人眼里甚至没有区别。我们所有人都会陷入一个熟悉而普遍的困境,而且大抵都能安然度过。但令人不解的是,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却往往难以摆脱这个困境。作为一个艺术家,若想摆脱困境,首先必须直面自己遇到的困难。根本而言,那些继续创作的人,都是学会了如何继续走下去的人,更确切地说,是那些学会了永不放弃的人。奇怪的是,尽管艺术家总是有无数个放弃的理由,但他们往往要等到某个特定的时刻才会放弃,例如,认为自己的下一步努力注定会失败,或者失去了创作的方向。

事实上,所有艺术家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因而,担心自己的下一个作品会失败,是艺术创作过程中一个正常的、不断重复的而且总体而言尚属健康的现象。这种情况会经常出现:你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中的几个新创意上,但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到达了效果递减的临界点,于是决定放弃。文人们甚至想出了“江郎才尽”来形容这个过程—其他领域也有类似的比喻。这是一个正常的创作周期,你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所以需要重新开始发掘新的创意。但是下面发生的却标志着创作之死:尝试了一个新的创意,但效果不好,于是你就放下了画笔……直至三十年后你在喝咖啡时才向别人透露,年轻时曾经尝试过创作。放弃与停止创作有本质上的区别,停止会经常发生,但放弃只有一次。放弃意味着不会重新开始,而艺术创作就是要不断重新开始。

另一个普遍的情况是,突然失去了创作的方向。对于从事创作多年的艺术家来说,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即将接近目标的时刻—这与我们的感觉正好相反。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唯一的目标就是在他居住城市的最大美术馆举办个人作品展。他最终实现了目标,然而此后再也没有像样的作品问世。实现目标却导致了如此结局,且屡屡发生,确实令人痛心。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的一个方法,就是不要将你当下的目标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就一件作品而言,就是要留下几条线索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留待创作下一个作品时继续探索。如果是更宏大的目标,比如撰写专著或举办大型展览,就要留下激发创作灵感的种子,以便实现下一个目标。如果从事身体风险较高的创作,比如舞蹈,就要准备好替代方案,以防因年龄或伤病原因而无法继续。

对于学习艺术的学生,失去创作目标的另一个说法就是毕业。他们中的很多人毕业后就停止了创作,毕业展成了他们的告别展。如果将“获得好评”作为艺术创作生涯前五年的唯一目标,那么很多人会放弃创作便不足为怪。如果百分之九十八的医学系学生在毕业五年后就离开这个行业,那么美国参议院就一定会展开调查。然而,同样比例的艺术系学生在从业早期就结束了创作生涯却无人关切。当他们的作品突然失去了别人的关注和展览的机会,也不再有人评论他们的作品和给予鼓励,就没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创作。恐怕你也不会继续下去吧?

令人惊讶的是,艺术系学生的辍学率并不高,扼杀艺术创作的元凶是没有支持他们毕业后继续创作的体制。如果外界不愿提供支持,那么他们就只能依靠自己。具体建议如下:

坚持不放弃原则

❖结交从事艺术创作的朋友,

经常分享彼此正在创作的作品。

❖注重交流,

而不是把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视为作品的最终目的地。

这样看来,如果一切顺利,博物馆最终会自动找上门来。

创作的欲望萌芽得非常早。应当鼓励儿童进行创作——随心所欲的创作至少无害,但过早地接受“正规”教育,会扼杀他们的理想和憧憬。我们知道一些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在创作上浪费时间,也不愿意为他们支付学费。但是有些孩子持续保持着创作欲望,这个问题迟早要面对。因为创作美好、有意义和有感染力的作品的欲望,是自我意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生与创作一旦遭遇,就会立即密不可分。到了九十岁上下时,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1867—1959,美国建筑师)仍在设计,伊莫金·卡宁汉(Imogen Cunningham ,1883—1976,美国摄影师)仍在摄影,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 ,1882—1971,作曲家、指挥家,生于俄国,后入籍美国)仍在作曲,而毕加索也仍在作画。

如果说创作有助于你了解自己,那么随之而来的恐惧就是担心自己无法实现目标:无法进行、做不好或不能再次成功;担心自己不是真正的艺术家、不优秀、没有才华或者没有什么可表达。艺术家和他/她的作品之间的联系非常微妙,他们自己甚至感觉不到联系的存在——这种情况相当自然。艺术创作就是要展示自我,因而会令人感到危险。创作会导致自我怀疑,担心在自己“应该是”和“实际是”之间存在差距。对于很多人来说,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即使迈出了这一步,也会很快遇到困难。事实上,各种疑虑很快就会涌现:

我不是一个艺术家——滥竽充数

我没有什么值得表达的

我不确知自己在做什么

其他人都比我优秀

我不过是个学生/物理学家/母亲……

我没有举办过正式的展览

没有人理解我的作品

没有人喜欢我的作品

我一无是处

客观地说,这些恐惧与其说与创作有关,倒不如说与艺术家本人有着更大的关系,与个别作品则没有多少关系。创作时你毕竟会竭尽全力,使用最喜爱的材料来表达自己对最关切事物的看法。创作是崇高的使命,然而恐惧也会随之而来——形式多样、破坏力极强。恐惧可能以多种形式表现:懒惰、拖延、厌恶某种材料或环境、看到他人的成就便浮想联翩……

事实上,恐惧可能以任何让你无法专心创作的形式出现。艺术家和曾经的艺术家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战胜了恐惧而继续创作,后者则被恐惧击垮而放弃了创作。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每个阶段,艺术家都要面临能否战胜恐惧的考验。

梵高说:“我也想再去户外创作,比起担心不能出去,我更担心不能再拿起画笔。艺术是善妒的情人,她不允许我的一点小病凌驾于她之上。……你必须理解我的艺术观念。人必须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有可能触碰到艺术的本质。我渴望的和我追求的虽然难以企及,但并不是我好高骛远。”

“这一切更多基于爱而非怒,更多基于平静而非激情,这就是我的理想抱负。虽然麻烦缠身,但我的内心是宁静的,纯净而和谐,宛如乐曲。在这破旧不堪的小屋,在这肮脏无比的角落,我能看到油画或素描。就像被一种无法遏制的冲动所驱使,我的灵魂朝那个方向飞去。”

我们也许没有艺术家的天赋,但我们拥有感知艺术的思维,拥有在书中,展览里对精妙无比的杰作拍掌叫绝的机会。这个世界越缺少人性,艺术家越是相信并让人相信人与世界的关系,因为世界为人而存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艺术与恐惧》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