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物语 ——读《一只猫的生活与哲学观》

喵星物语——读《一只猫的生活与哲学观》 作者:马克·吐温 等

起因是读书群的梅子姐姐写了一篇关于猫的文章,把她养的一只调皮小黄猫写得活灵活现,在群里掀起一波秀宠热。接着书友悦秀出了她养的萌化了人心的兔宝宝,大家都恨不得隔着屏幕亲一口。我家里没养猫,没养狗,没养兔子,唯一的小动物是鱼缸里的四只金鱼。转而一想,我没有猫,但有猫书啊,翻开这本全是写猫的书,把书抱怀里,在幻想中过过撸猫的瘾。

与这本书的相识还有一个渊源。书友王贞是这本书的译者之一,或许她留的不是本名,我一直不知道她译的是哪一篇,所以在看每一篇时都会在心里想一下:这是不是她译的呀?

很多作家喜欢猫,如同很多演员喜欢狗,这或许与他们的职业个性也有关系。作家平时的工作对着纸、笔、书的时候居多,不读不写时需要用心体味生活,用脑好好思考给自己带来疑问的事物。读写思都是安静的劳动,需要安静的环境配合,此时有一只安静的猫在身边陪伴最合适不过了。若是正奋笔疾书,旁边一只狗看到窗外一点动静汪汪大叫,说不定灵感瞬间被汪没了。演员工作时就是群体的热闹的,片场众声喧哗,表演时卖力去构建虚幻中的世界,经历别人的人生。待回到家若空无人声,心中难免失落。对演员而言,一只黏人而活泼的狗是更好的伙伴。

我很喜欢猫,但一直没动过养猫的念头。也许内心深处,对猫有那么一丝丝的恐惧。曾经有过几次长久盯着猫的眼睛看,看到后来那目光仿佛要把我吸进去,吸到一个未知的神秘世界。在我心里,猫不仅是神秘的生物,它的世界多少还有些诡异。它与人若即若离,眼神有时似洞穿一切,仿佛一切都逃不过它的眼。与猫相比,狗的世界单纯得多

这本书一共有16个猫的故事,作者全是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一只英国猫的苦难》以讽刺口吻写出了十八世纪英国那种道貌岸然的做作。来看看当时一位上流社会的老夫人是怎么给她家的小母猫上礼仪课的:

你要明白,美人小姐,英国猫要懂得秘密地隐藏任何有违礼节的生理需求,绝不会当众做出不体面的事情。猫咪最大的特权,就是可以不动声色地优雅离开,而且永远没人知道你是在哪里上厕所。这样你就能始终以最美的一面示人,所有人都会把你当天使。以后再有类似需要,先看向窗外,做出想去散步的表情,然后你就可以跑去小树林或者排水沟解决啦。

看到这里简直笑喷,原谅我不厚道地想到了李敖和胡茵梦。年轻时的胡茵梦美若天仙,李敖一直视她为仙女。可他既然把仙女娶回了家,人家总要过凡间生活的呀。某天李敖下班回家,撞上正坐在马桶上为拉屎憋得满脸通红的胡茵梦。李敖一下子头脑空白,仙女在他心中崩塌,他接受不了他的仙女像凡人一样拉大便。自此这对才子佳人感情上渐生嫌隙,最终背道而走。

与书同名的这篇之前在微信读书上看过电子版,这次重读依然喜欢。农场里的一只猫从出生到长大所见所闻所感,虽然是通过人的双眼来揣度,猫生也是非常丰富的呀!

爱伦·坡的《黑猫》是个惊悚故事。一个凶残的酒鬼酗酒后杀了自己的爱猫,后来又巧遇另一只猫,与他杀死的猫长得很像。当他再次酗酒凶病发作时,想用斧头砍死第二只猫,妻子出手阻止,他一斧头砍死了妻子。他把妻子的尸体砌进地下室的墙壁内。结果猫破了案,给女主人讨回公道。

华纳的《卡尔文》是我目前最喜欢的一篇。作者回忆他家的猫去世之前与他共度的时光。这只猫身上有各种不张扬的低调的美德。让我觉得,一个人若是人格不健全,即使来世投胎做猫,也做不了一只好猫。

生而为人,时常会觉得自己的一生多么不易。看着别的动物,错感猫呀狗呀猪呀鸡呀,它们活得多么容易呀。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吃还有人喂,闲暇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也没人管。那实在是大大的误解。在喵星球上,有活得快乐的猫,也有活得抑郁的猫,有一帆风顺安稳度日的猫,也有历尽磨难辛辛苦苦的猫,多了解一下就会发现,猫生不易呀。

小草在长呢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喵星物语
分享到: 更多 (0)